楊景
摘 要:隨著中職學校生源的日趨緊張,中職生的文化基礎也不斷下降。大多數(shù)學生化學學得不好,有的甚至沒學過,這給中職化學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本文從摸清學生狀況,提高學生興趣,加強化學實驗,結合所學專業(yè),進行化學史教育,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六個方面對中職化學教學的有效途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職化學 教學途徑 探討
一、了解學生狀況,進行針對性教學
當前,普通高校入學門檻的大幅度降低,使得本來就生源困難的中職學校招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中職學校為了生存,被迫招收部分初中未畢業(yè)生甚至小學畢業(yè)生,這樣就造成了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大降低,普遍文化基礎差,自控能力弱。他們當中相當一部分初中化學知識掌握不好,有的甚至沒有接觸過化學課程。而中職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教材內容基本與高中化學相當,理論性、邏輯性較強,內容抽象復雜,比較難懂,他們學起來就更加困難,容易喪失學習信心。因此,在學生入校后,要對他們進行摸底調查,如查看化學科目成績、進行摸底考試、召開座談會及問卷調查等,了解學生化學知識水平,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要求低起點,從學生可理解的知識和熟悉的事物開始講解,分散難點,多搭知識臺階,引導學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中職化學與初中化學的銜接問題,并根據(jù)教學內容適時補充初中化學知識。如果有條件,最好對學生實行“分層次教學”,使“快班”學生側重于化學知識的“加深”“加厚”,為學生升入高職院校深造和今后的繼續(xù)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慢班”學生則注重于基本化學知識和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的訓練,以本專業(yè)最基本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對學生做要求,做到實用、夠用。
二、培養(yǎng)學生興趣,調動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神奇的驅動作用,強烈的興趣會產生巨大的動力,驅使學生積極思考、觀察和探究,把無效變有效,低效變高效,當學生滿懷興趣帶著愉悅的心情學習時,對知識掌握的迅速而牢固。提高中職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要求化學教師自身綜合素質要高,要有豐富的生活生產經驗,教學中多結合實際中看得見摸得著的事例;課上課下尊重關心學生,課堂上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做好課堂實驗,加強師生互動并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三、加強化學實驗,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化學教學中實驗占極其重要的地位。通過實驗,學生可以觀察到大量生動有趣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了解大量物質變化的事實,加強對課堂上講授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通過實驗,學生可進一步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提高自己的動腦動手能力;通過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以及科學的安全防范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
中職化學實驗包括課堂演示實驗和實驗室學生自主實驗。演示實驗具有很強的示范性,教師的每一步實驗操作要規(guī)范、準確,引導學生定向、有序、有目的地觀察,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和要領,為學生的自主實驗做示范指導。有時教師也可故意造成實驗“失敗”,如做“銀鏡反應”實驗時,改用直接火加熱煮沸,就不會產生“銀鏡”,引導學生探究和討論,指出正確操作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在學生自主實驗時,教師一是要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并積極認真地對本實驗內容進行預習,做到理解實驗目的,明白實驗步驟,了解注意事項,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實驗的能力;二是要指導學生在實驗時勤于觀察,善于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三是要督促學生勤動手、敢動手,規(guī)范操作,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結合專業(yè)需求,科學處理教材內容
中職化學作為專業(yè)基礎課是為學生學習專業(yè)課打基礎的,因此,教師在講授中職化學時應在為專業(yè)課服務的思想指導下組織教學,以增強學生的專業(yè)意識。各專業(yè)對化學知識的需求有直接需要和間接需要兩種形式。如食品加工專業(yè),對物質特別是有機物的性質和用途、化學平衡、化學計算等方面的知識有直接需要,間接需要的是化學基本操作、定量分析、滴定分析等知識;而食品質量檢驗專業(yè)則恰恰相反。對直接需要的知識要作為重點進行講授,間接需要的知識可作一般性要求,而對教材中與專業(yè)幾乎沒有什么聯(lián)系的部分,則不作要求。如教材中過度元素及高分子合成材料部分的知識,與兩個專業(yè)幾乎沒什么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時可以刪去或略講,以減輕學生負擔。當然,也可以根據(jù)專業(yè)需要對化學教材在內容上做必要補充。
五、進行化學史教育,培養(yǎng)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
化學史是人類長期以來應用化學知識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反映,與其他學科一樣,化學科學的形成、發(fā)展和演變也經歷了復雜曲折的漫長過程。每一項化學成就的取得都是化學家門嘔心瀝血、廢寢忘食、鍥而不舍探索創(chuàng)新的結果,很多史實都說明科學家們都對其所從事的事業(yè)無限忠誠,即使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也沒有動搖過自己的信念,甚至為事業(yè)獻身。如法國化學大師拉瓦錫在他人實驗的基礎上,經過反復驗證,推翻了“燃素”說,創(chuàng)立了氧化理論,提出了質量守恒原則,實現(xiàn)了化學革命。居里夫人在簡陋的實驗室里,歷經三年九個月處理很多瀝青鈾礦渣,成功地提煉出0.1g氯化鐳,并測定了鐳的相對原子量。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為了實現(xiàn)硝化甘油的安全引爆,在實驗過程中失去了五位朋友和親人,他頂住壓力和痛苦,經過上百次試驗終于發(fā)明了雷汞管,死后又捐出自己的財產,設立了著名的諾貝爾科學獎勵基金。我國化學家侯德榜為了我國的氯堿化工事業(yè),毅然放棄國外優(yōu)厚待遇回到祖國,在艱苦的條件下,經過多年努力終于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沖破了其他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在化學教學中引入化學史教育,能夠激勵學生產生學習化學的強烈動力,樹立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遠大理想,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膶W習方法和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能力。
六、聯(lián)系生產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不斷變化的,化學是研究物質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因此,世界上各行各業(yè)包括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瘜W工業(yè)的發(fā)展,給人們帶來琳瑯滿目的物質,大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化學也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困擾,如制冷劑氟利昂的排放造成臭氧空洞,能源的過度開發(fā)利用造成的溫室效應,工業(yè)“三廢”排放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等。就食品行業(yè)而言,食品添加劑的運用改變了食品品質,人們才能夠享受到色、香、味、形俱佳的各式各樣的誘人食品。而化學品的濫用又使人們面臨嚴峻的食品安全問題,如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豬肉、蘇丹紅鴨蛋辣椒油、毒大米毒蔬菜、假酒地溝油等等,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因此聯(lián)系生產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讓同學們懂得學習化學不僅是學好專業(yè)課的需要,對學生樹立節(jié)能減排、安全環(huán)保意識以及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冰.淺談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J].職業(yè),2009,(1).
[2]趙華.中職生學習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06,(5).
[3]楊林梅.提高中職化學教學效果的探索與體會[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