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聽、說、讀、寫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在小學階段,“聽說領先,讀寫跟上”,也是學習英語的一條基本準則。而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育模式中,多數(shù)教師更注意筆試能力的教學,忽視了對聽力的訓練和技能培養(yǎng),特別是一般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出現(xiàn)了英語“聾啞癥”,造成了教與學的重大浪費。
關鍵詞:小學英語 聽力教學 問題 培養(yǎng)策略
其實,在課堂上由聽而獲得的語言是學生最容易理解,也是最容易加工的,因為沒有聽,就沒有說,那么要想用英語來交流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我覺得英語聽力對學習英語十分重要,尤其對小學剛接觸英語的孩子們。聽,是他們跟老師交流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們對聽力技巧與能力的培養(yǎng)應給予充分而實質性的重視。
《PEP小學英語》測試中聽力所占百分比,三年級為54%,四年級為56%,五年級為50%,六年級為40%。也就是說,從卷面上看,聽力的重要性似乎是越來越小了。隨著課本詞匯量、信息容量和知識難度的逐步加大,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將精力放在了背單詞、懂語法等看起來能穩(wěn)步提升學生測試成績的“法寶”上。但事實上,正是這種錯誤的忽視引發(fā)了小學生聽力的“停滯不前”,因此我們應該意識到聽力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日常聽力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個人見解
在7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我覺得英語教學中學生們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審題不夠細心,可以說是所有學生的絆腳石。按照我們的課程標準命題來看,聽力第一題不難,普遍是根據(jù)錄音內(nèi)容,圈出所聽到的單詞或短語。還有就是聽音標號或排序之類的題目,造成失分的原因就是審題不夠細心。
2.理解困難,主要出現(xiàn)在根據(jù)所聽到問句選答句??键c無非是:
①Is/Are/情態(tài)動詞開頭的問句,這樣我們不只要聽到這類關鍵詞,還要理解清楚主語的性別是什么。做到這一點,就輕而易舉地可以作答了。
②聽力材料中出現(xiàn)特殊疑問詞What/How/Where等等,則應選擇相應的答語,如什么東西或做什么要用What,怎么或交通方式要用How,地點或出現(xiàn)方位介詞則要用Where。
③時態(tài),時刻記?。河檬裁磿r態(tài)來提問就要用什么時態(tài)來回答。
3.詞匯量積累少,且不會融會貫通,更不懂得變通。聽力理解必須以一定的詞匯量為基礎,詞匯貧乏,不論有多高明的技巧也是枉然。此外,高年級聽力最后一題通常是填寫所缺單詞。如:
①Mike likes ___football.學生可能會聽到play,但不會結合運用like后動詞要用ing形式。
②John often goes___,大部分學生能聽出是swimming,但是通常會寫成swiming,而沒有注意到swimming要雙寫“m”。
③Amy likes ___a film.很多學生理所當然地聽到singing,馬上就填進去了,還對自己的答案深信不疑,卻不會結合整個句子理解“看電影”的這一固定搭配。
4.心理焦慮影響題聽力理解,主要表現(xiàn)在聽力時心情過于緊張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兩個方面。心情緊張主要是由于測試時“求勝心切”過度緊張導致大腦暫時出現(xiàn)空白。注意力不集中的話,則主要表現(xiàn)在聽力時思想開小差,哪怕只有幾秒鐘,對信息錄入就會出現(xiàn)斷層,這些都勢必影響聽力的效果。
二、常用而又實用的培養(yǎng)策略
1.營造英語學習氛圍
用英語組織教學,讓學生感知語境,環(huán)境能熏陶人,直接影響人的成長。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心強,記憶能力快。如果英語老師能堅持用英語教學,會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說習慣。例如:Read after me, please. Once again, please. Listen to me. Look at the blackboard.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深入,語速由慢到快”的原則,通過訓練,使學生們的聽力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2.多用口語交流
我們應該培養(yǎng)小學生多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習慣,低年級可多利用一些對話或是問候語來加以訓練。高年級的話,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前5分鐘的Free talk,結合小學生熟悉的人和事,確定幾個話題,并由教師預先提供必要的句型和用語,話題可以是天氣、節(jié)日,也可以是游玩、購物,形式可以采取輪流的方式,長期堅持下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聽說能力了。
3.以聽寫為主要手段,檢查課文語言知識的落實
聽寫是聽力訓練的一個重要形式,它貫穿于英語教學的整個過程。對聽寫可以是多種方式,比如教師念、學生寫,還可以采用循環(huán)聽的方式,也就是相當于游戲當中的“滾雪球”這一環(huán)節(jié);對語言聽寫的內(nèi)容可以選用書本上的字母到單詞,短語到句子,亦或是一段話,通過聽寫,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目的。
4.多表揚鼓勵孩子們,給他們學習的信心跟動力
孩子的成長需要鼓勵。其實,在學習上孩子們最期待老師公正的評價和積極的肯定。然而,無論失敗或是成功,都可能成為沉重的負擔,也可能會成為新的動力。那么,我們教者就更不要吝嗇自己的正能量,給予孩子們積極的評價,從而增加學生的信心。這樣,他們就會對自己更有信心,就會大膽地去聽、去說,他們的聽力自然就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了。
總的來說,我覺得小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提高聽力技能的方法也有很多,根本途徑在于多聽并會聽。同時要求我們在訓練過程中要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聽力氛圍,以調動學生聽的興趣為主導,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聽的技能和綜合語言能力的水平為目標,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注重評價,那么學生的聽力水平必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S].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社出版社,2002.
[3]安鳳歧,梁承鋒.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湯碧娟(1987.06-),女,漢族,廣東省梅州市,大專,小學英語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