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英
【摘要】為提高我校課堂效率,總結我校多年工作經(jīng)驗,借鑒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與新課改精神的精髓。對我校的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執(zhí)行“ETS”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共同做起。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ETS”;高效;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新課程理念下“ETS”高效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
(一)課上三步
第一步:承上啟下。在開課前要回顧一下上一節(jié)課堂的主要內容,檢查一下學生的掌握能力以及對下一節(jié)的預習情況,在掌握了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以后,進行下一節(jié)的教學工作。第二步:高效的教學。在學生掌握了以前學習的內容基礎上進行下一節(jié)的內容。在此,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師的導學作用,輔助學生小組合作,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要求。第三步:檢測總結。每堂課后都要進行達標檢測,根據(jù)時間確定考試題量,測試要有分數(shù)與點評??梢圆扇±蠋熍c學生多種出題形式,批改也可以全批全改、抽批抽改、面批面改、學生批學生改等多種方式;上課最后老師一定要有總結,對題型、解法、注意、特殊說明要給學生講清楚說明白。
(二)課后三步
第一步:對學生進行摸底,對一些偏科嚴重,知識點掌握不足以及跟不上進度的學生,要對他們進行重點的輔助,對思想有負擔的同學也應該積極進行開導。對重點生實施不同的方式方法,實現(xiàn)各個突破。第二步:對課堂的內容進行檢測:針對當天課堂的內容,根據(jù)重點分出幾個小題,通過檢測來檢驗學生掌握的情況,這個檢測每天都要進行一次,一般在下午或是晚自習。第三步:在檢測完成后,教師應該對一些學生比較模糊或是掌握不好的知識點進行專項突破。對一些難點,不宜掌握的知識,教師應該就典型問題和試題進行專門的講解,這個可以在課堂的空隙或是自習上進行短時間的講解。
二、新課程理念下“ETS”高效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要求
(一)課上三步
第一步:上課前把需要的東西準備好,放在桌子上,把課前預習好的內容重新梳理一下,跟隨老師的進度對上一節(jié)的內容進行整體的回顧。第二步:全身心跟隨老師的節(jié)奏投入到學習中。認真聽老師對一些特殊問題和重點知識的講解,并努力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牢牢掌握老師講解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課上認真做好練習題,做好筆記,梳理好課堂內容的結構,主動參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達到全面掌握課本基本知識的目的。第三步:積極對待課堂上的測試。每個小節(jié)后面都有幾個習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該章節(jié)的掌握程度,學生應該在聽完課后,獨立完成課后的習題。通過習題判斷自己對章節(jié)的掌握程度,不達標的地方要在課后找同學和老師積極彌補。
(二)課后三步
第一步:整理讀書筆記,以備自己復習時用。要求每天晚上睡覺前將一天來復習的內容在自己頭腦中過一下電影。將復習的知識,學科,在每一科中復習了哪些基礎知識,哪些題型、哪些方法,進行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第二步:做好積累。每一名同學要將在作業(yè)、測試、習題中出現(xiàn)的錯題寫在自己的“錯題好題積累本”上。第三步:找一些歷年的高考題,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作答。結束后,對照答案,分析錯誤的問題,是自己的粗心大意,還是知識點掌握模糊,或是概念混淆等。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復習,找出讀書筆記,深入研究,找出問題所在。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