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峰娟
摘要:增強小學生素質教育水平是教育界的共識,在本文中針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相關要求進行闡述,并且提出了增強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相關對策。
關鍵詞:小學教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對策研究
在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思想品德教學的重點工作。加強小學思想品德素質教育質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升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學生對思想品德能力的認知
思想品德能力包括許多方面,其中認識能力、分析能力、道德體驗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等等,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情況的不同,采取針對性的培養(yǎng)措施。①培養(yǎng)學生認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思想品德教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思想品德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選取一些學生能接受的比較典型的事例,這些事例要能夠對道德規(guī)范的本質有充分解釋。教學可以根據自身選取的事例,幫助學生層層分析事情的本質,在這個過程中要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使學生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使學生認識、分析能力的雙方面提升。②培養(yǎng)學生道德行為選擇能力道德行為選擇能力是學生認識、分析問題能力的一種延伸,結合相應的情感基礎,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有非常直觀的體現。在現階段,學生本身也在注重個性化發(fā)展,因此,在進行學生道德行為選擇能力培養(yǎng)的時候,就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在傳統(tǒng)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自身在課堂中的作用,知識機械的講述課本上的內容,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也沒有考慮學生內心的情感波動,這樣就導致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負面效果,可以說,學生長期接受這種被動教育,是不利于其身心發(fā)展的。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這樣學生才會有存在感。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表達自身的觀點,這樣學生之間就會起到互補的作用。思維的碰撞,能夠幫助學生打開全新知識學習的大門,交流則是學生進行思維碰撞最好的機會,采取這種教學形式,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知識內容也會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思想品德教學需要教學融入自身的情感,缺乏情感的教學,就很難真正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的內心世界是非常豐富的,學生也是比較容易感情用事的群體,因此,學生道德觀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情感的支配,如果合理利用學生這種心理特征,將為學生道德品德建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教師需要重視情感對學生的作用,盡可能給予學生更多的情感體驗,這樣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也就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三、規(guī)范小學生的行為習慣
思想品德課對塑造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此階段形成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一生都會產生影響,不可否認的是,在小學階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將是終身制的。道德的形成是比較復雜的,許多的因素和協調途徑都可能產生影響,另外,實踐也是道德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相關的研究表明,學生如果能夠接受長期的訓練,就會形成一定的條件反射,在道德層面上也有會更高層次的定義。任何一位經驗豐富的思想品德教師,都會在建立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上下功夫。一位具有資深班主任的教師,在剛開始接觸本班學生的時候,關注的不是學生的分數,而是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建設上。思想品德教學也是一樣的,教師除了要掌握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還需要從不同角度上塑造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格。
四、聯系實際進行思想品德教學
小學階段,各個學科都與生活有很大的聯系,思想品德課更是如此,許多在課堂上講述的內容都源于生活,其中涉及的道德問題在生活當中更是非常常見的。在這種情況下, 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與生活進行聯系,實現課堂到生活實際的延伸,思想品德課程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因此,教師就可以選取一部分生活中的事物,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實現對接。最好的教材就是生活,但是就當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情況來說,還存在許多問題,小學生的心理還為成熟,關于生活的諸多問題往往都是一知半解的,出現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耐心的為學生進行講解,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要給學生束縛的感覺,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新課改背景下明確指出,當前小學階段教學,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教師不僅僅要起到傳授知識的作用,還要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了解生活和學習意義,幫助學生如何體現自身價值,引導學習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之中,這樣學生在道德水平上也會有更高的層次。小學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正確人生價值觀的重要時期,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特點,源于生活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找出更正確的人生發(fā)展方向。
五、優(yōu)化教學評價方式
適當的贊揚,會使學生前進的動力更加充足。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還需要對學生進行贊揚,贊揚是對學生行為的一種肯定,也是學生能夠不斷進步的源動力。另外,贊揚學生能夠樹立學生強大的自信,是學生能夠奮發(fā)圖強的重要因素。
六、結語
小學階段的教育,對學生養(yǎng)成正確人生價值觀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更是學生道德啟蒙的重要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就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內心,從學生的內心出發(fā),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進步。除此之外,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上采取合理的對策,也是提升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許靜.如何提高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J].小學教學參考,2014.
[2] 王興文.如何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實效性[J].讀寫算(教研版),2014.
[3] 劉咸全.增強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性的對策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
[4] 李險峰.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實效性探析[J].科學咨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