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斌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指出:"在今后的作文教材中,首先要更新觀念,作文是一種精神產品的獨創(chuàng),要引導學生說真話、抒真情,反對套話、空話、假話,要引導學生切實體會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與做人密切相關,要使教師認識到,提高學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個重要方面;第二,使學生認識到作文也是生活的實際本領;而不是為了應試,要培養(yǎng)學生簡潔、明了、準確的表達信息的能力,包括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積累生活素材的習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語言習慣,認真寫作、反復修改的習慣等。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語言素材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64-01
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中,學生往往對寫作望而生畏,嘆為觀止。學生在現(xiàn)實的寫作中不是詞窮文短,就是空洞無物;不是無法下筆,就是欠缺表達。所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頭號難題,也是小學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主要教學矛盾。伴隨著新課程的強化改革,學生主體的內在種種因素成為教學所要開發(fā)的重點,成為教師教學應當立足的根本,語文寫作教學也成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成為提升學生內在素養(yǎng)的關鍵形式。所以,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及時轉變教師立意、學生隨意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學生視為教學的主體,將學生的內在需求作為有效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教師的充分關注與積極引導下能夠放開手腳、放飛思維,讓學生的語文寫作技巧能夠實現(xiàn)顯著性提高。
1.留心生活,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與根本,脫離生活的寫作自然就會成無源之水,沒有內容可寫,缺乏真情實感。為此我們要引導學生留心生活,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從平凡而豐富的生活中來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沒有內容可寫的問題,讓學生可以寫出內容豐富、情感真摯的好作品來。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是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盡管具有優(yōu)厚的物質條件,但是相對來說他們的集體生活是個空白,與他人交往的機會很少。觀察是思維的窗口,要讓學生真正地融入生活,不僅要讓學生多參與各類活動,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觀察與思考,認真觀察他人的語言、動作、表情,觀察事物的特點與特征,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身邊的人與事、景與物,讓人物與場景活躍于學生的頭腦中。這樣存儲于學生頭腦之中的不再是靜止而枯燥的物象,而是動態(tài)而生動地存在著,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可以生動而傳神地進行描寫。
2.以閱讀為輔助,豐富和積累寫作的語言素材
閱讀與寫作之間,就如同語文教學體系的左手與右手,只有兩手緊緊相握,才能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整體性發(fā)展。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寫作的前提,只有廣泛閱讀、深度積累,才能將寫作的道路鋪設得更加平坦與廣闊,只有貯備豐富的寫作素材,才能讓創(chuàng)作中的文章與眾不同、表露內含。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引導學生大量閱讀,才能打開寫作的視野,才能拓展寫作的范圍,才能提升寫作的質量與水平。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也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向學生傳遞和解說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連帶關系,并鼓勵學生將閱讀的視角由課內轉為課外,通過教材文章的閱讀和課外精美素材的補助充實寫作。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班級設置讀書一角,將精美的報刊、雜志、故事書、經(jīng)典著作等等置于教室之內,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并鼓勵學生將其中的名言警句、精彩片段和精悍短句等內容進行摘抄、記錄,進而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才學,將其提煉提純?yōu)樽约旱膶懽髡Z言。
3.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安排
本著語文即生活的大語文教育觀念,筆者以為只要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只要對學生的寫作有幫助,在教學的形式上就大可不必拘泥于單純的課堂教學的形式。畢竟寫作的素材來源于生活,學生要想有話可寫,或者寫出水平、寫出檔次,就必須從生活中去尋找材料,而生活又是豐富多彩的。以進行"綠色作文"而聞名全國的趙謙翔老師就很有創(chuàng)意。
4.多樣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素材的積累、技巧的掌握并不等同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而是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親自練筆的機會,讓學生在大量的寫作實踐中來運用素材與技巧,這樣才能真正為我所用,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全面提高。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利用好每周固定的那幾節(jié)寫作課,還要抓住教學的每一個契機,開展多樣的小練筆,以讓學生有更多寫作的機會。學習始于模仿,模仿大大降低了寫作難度,更加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利于學生對詞語、修辭等的掌握與運用。為此,在教學中當遇到好詞佳句、各種修辭等,教師都可以讓學生進行模仿,小到詞語,大到布局謀篇,都可以讓學生來進行模仿,在模仿中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在閱讀中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看法與見解,這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忘。而讓學生用文字記錄下來,則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因此,在閱讀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用文字來記錄閱讀的體會與感受,通過寫讀書心得來促進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這同樣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在教學中以學生的內在需求為本位,以生活實踐為原型,以課外閱讀為支撐,以此實現(xiàn)學生學習水平的綜合性提高。
參考文獻:
[1]李華.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J].語文天地,2006(08).
[2]陳俊.如何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J].快樂閱讀,2007(16).
[3]肖琴.提高小學生寫作方法之研究[J].考試周刊,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