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斌
摘 要:現(xiàn)階段因?qū)W生認知能力、興趣和習慣,以及教師的輔導和評改等方面的差異,學生作文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為此,教師應(yīng)用分層定位、分層輔導、分層評價的方式進行作文分層教學,關(guān)注所有學生,制定切合實際的訓練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作文水平差異較大的問題,全面提升作文教學水平。
關(guān)鍵詞:初中作文;分層教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1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65
聽、說、讀、寫四項能力的訓練是語文教學的核心訓練目標,而寫作能力的訓練又是重中之重,是聽、說、讀能力訓練的落腳點和終極目標。《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工作。但在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急功近利,認為教寫作事倍功半,往往重視了基礎(chǔ)知識和閱讀的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導致學生作文水平整體不高,差異較大。如何提高那些寫作困難學生的作文水平,如何使廣大中等學生的作文水平穩(wěn)步提升,如何使優(yōu)生作文水平得到長足發(fā)展,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筆者以為,采用分層教學法,不失為一個可取的辦法。
所謂分層教學,是為了著眼于全體學生生動和諧地全面發(fā)展而根據(jù)學生、教師、教材和教學媒體等教學要素的客觀情況所采取的具有一定針對性和層次性的教學組織與實施的策略。
作文水平的差異是逐步形成的,造成學生作文水平差異的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一、學生認知能力的差異
認知能力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等方面。有的學生天生感情細膩,有超強的觀察力,有的則粗心馬虎;有的孩子注意力相當集中,有的則易受干擾;有的學生思緒飛揚、想象力豐富,有的則較為古板,缺少想象、聯(lián)想的能力;有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強,有的則長于具體、形象的思維。學生認知能力的差異直接影響到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我?guī)У陌嗉壷校切P穆犞v、閱讀面廣的學生,語文成績普遍較好,作文水平也相應(yīng)較高,而那些粗心大意,缺乏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作文水平則相對較低。
二、學生興趣和習慣的差異
學生的興趣和某方面的習慣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的學生偏好文學,善于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具有寫作的才能;有的對體育活動感興趣,表現(xiàn)出體育方面的特長。有的學生習慣于大聲朗讀,有的則只是默讀;有的學生能靜下心來專注思考,有的則好動浮躁等。而且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通常對自己擅長的科目有更加濃厚的興趣,會有意無意地使其得到更加充分的訓練;對自己不擅長的“短板”一般缺乏興趣,錯失了很多訓練彌補的良機。那些不愿放大聲音朗讀的學生,語感較差,自己糾錯的能力不強;不能靜心思考的學生,見解膚淺;對閱讀及寫作不夠擅長又缺乏興趣的學生由于缺少相對充足的訓練機會,作文水平自然就較為低下了。
三、教師輔導和講評的差異
盡管很多學校提出了面批作文的要求,但鑒于耗時多、任務(wù)重等諸多因素,在現(xiàn)實中很難一一落到實處。作文輔導和講評還停留在以大多數(shù)學生的平均水平為參照,高于平均水平的即為好作文,低于平均水平的就是差作文。這種“一刀切”的評價模式,充分肯定了極少數(shù)作文水平較高學生的表現(xiàn)和成績,提升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嚴重打擊了作文水平較低的學生,使他們難以對作文產(chǎn)生興趣。而作為參照的大部分中間學生就在這種“不好”也“不壞”中被埋沒了,積極性不高,寫作興趣難以培養(yǎng)起來。學生的整體作文水平得不到穩(wěn)步提升,兩極分化嚴重。
于此種種,在作文分層教學中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分層定位,找準方向
在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學生作文水平的現(xiàn)狀,將全班學生劃分為三組,甲組為優(yōu)等,乙組為中等,丙組為初等。當然,分組是暫時的,學生數(shù)不固定。經(jīng)過一定時段的訓練,在總體水平穩(wěn)步提升的情況下,進步明顯的,可申報晉升組別;不思進取,退步嚴重的則被“貶”,進入低一等次的行列。每組根據(jù)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組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訓練目標。比如剛開始階段,丙組(初等)要求是:結(jié)構(gòu)完整,文從字順,杜絕錯別字;乙組(中等):詳略得當,中心突出;甲組(優(yōu)等):情感真摯,力求新穎。若一味按照統(tǒng)一標準進行評價,有些學生的作文永遠得不了“優(yōu)”,寫作文就很難有興趣可言。
(二)分層輔導,確定目標
初中作文的分層教學要求我們在給學生分層的基礎(chǔ)上,有針對性地進行作文輔導和評改。三個層次的學生可以安排不同的作文題目,也可在同一題目下按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訓練。對丙組學生不必提過高的要求,讓他們放大膽子來寫,最好引導學生先嘗試口頭敘述,理清思路,再讓他們將口述的內(nèi)容組織、加工成書面語言。而對于甲組的學生,要引導他們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挖掘材料,力求構(gòu)思新穎,語句精美,不落窠臼。還可在甲組學生中組織投稿、成立興趣組、舉辦佳作展評等活動,引導他們寫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拓展思路,提高寫作水平。三個層次只有采用不同的要求進行輔導,按既定目標評改,才能使“甲組吃得好,乙組吃得飽,丙組吃得了”,使他們各有所獲,整體水平穩(wěn)步提升。
(三)分層評價,推陳出新
作文分層教學要求我們在對丙組學生輔導時多強調(diào)“規(guī)范”。訓練起始階段,向?qū)W生提供典范文章,要求寫夠字數(shù),文從字順,形式規(guī)范,結(jié)構(gòu)完整,以夯實基礎(chǔ)。乙組學生要重點在規(guī)范的基礎(chǔ)上,多錘字煉句,嘗試使用常用修辭方法及表現(xiàn)手法,爭取有“特色”。甲組則要提稍高的要求,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力求在詞句、意蘊、情感、技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亮點。規(guī)范要求學生寫出通順、流暢、連貫、不脫離主題的合格作文;特色要求寫出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做出有文采、有深度、有真情實感的特色文章。
學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奮斗,才能有所改觀。就學生作文水平參差不齊的現(xiàn)狀而言,結(jié)合本人具體的操作經(jīng)驗,分層教學不失為一個有效可行的辦法。當然,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我堅信,實踐是完善真理的唯一途徑,在不斷地嘗試探索中,作文分層教學法必將進一步成熟和完善起來,以便更好地指導實踐,全面提升作文教學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