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超 張 穎 羅 曉/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
?
單片微機應用技術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麻 超 張 穎 羅 曉/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
【摘 要】針對單片微機應用技術的課程特點,探討了課程改革中采取的一些措施。通過改良課堂教學方式、注重課外實踐等方法,顯著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單片微機;教學改革;實踐式教學
【Abstr act】Sever al teachi ng r efor m attemp ts of Ap pli cati on of Si 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ourse ar e i ntr oduced i n thi s p aper,which are focused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teaching.After practice by years,these attempts are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words】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eaching Reform;Practical Teaching
隨著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各種電器及設備自動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單片機技術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發(fā)重要。因此,各理工類院校都將單片機列為自動化、電氣、電子信息等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然而,由于該課程理論抽象、邏輯性強、實踐要求較高,學生在學習中普遍感到無所適從,大多以應付考試為目標,對知死記硬背,學完之后仍然無法獨立完成單片機的簡單應用和開發(fā),違背了該課程的設置初衷。針對這些問題,我院教師團隊近年來嘗試了一些新的教學手段,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了教學效果。
1.1精簡理論教學
本課程內容繁雜,既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又包括51系列單片機的結構、指令系統,串并口、定時計數器等功能模塊,以及系統擴展與接口技術等應用范例。如果教師授課時面面俱到,在48課時的教學中,留給學生獨立思考及課堂參與的時間將所剩無幾。如此多的知識內容,也會讓學生在學習時舍本逐末,感到枯燥乏味、逐漸喪失學習興趣。
為改變此現狀,在理論教學中,將重點放在計算機基礎知識、51系列單片機內部結構、存儲器組織、中斷系統、指令系統上。這些是單片機的核心內容,是單片機系統開發(fā)的基礎,扎實掌握后再學習其他類型單片機,學生可以觸類旁通,很快上手。因此將大部分理論教學時間投入到這些內容上。而對單片機各種功能模塊,理論教學中僅簡單提及,重點放在應用中由學生邊做邊體會。
通過精簡理論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中有的放矢,為掌握單片機的應用打牢基礎。
1.2注重實踐
單片機課程實踐性很強,學生動手設計電路、調試程序,是本課程取得滿意教學效果的關鍵。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照顧學生的知識積累,由淺入深。初期階段,以純軟件實驗內容為主,給出部分參考程序,讓學生通過修改完成功能替代。待學生掌握后,逐漸引入如流水燈、交通燈等基礎的軟硬結合實驗內容,并逐漸增加內容難度。
為縮短開發(fā)時間,在教學中引入PROTEUS仿真軟件,讓學生親自搭建電路、編寫單片機程序、仿真調試。在親自動手中理解與掌握單片機中斷系統、定時計數器、串并口通信等功能的原理以及應用。
1.3加強學生參與度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教與學中。
課程前期,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通過一些簡單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逐步引入知識內容。比如有符號數的表示方法,讓學生思考+0和-0的原碼、反碼的不同可能會帶來的問題,進而給出補碼的知識,加強學生對三種表示法的理解。
課程后期,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個自由任務,讓學生根據興趣,討論確定設計內容、角色分工,共同完成該設計。每個成員分配完全不同的角色,保證所有人員都能全力投入。通過幾年的觀察和實踐,該方法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由于學時限制,課堂授課只能起到啟蒙作用。想要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達到獨立開發(fā)單片機系統的目的,在課外還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類實踐,以學習指導實踐、以實踐帶動學習。
2.1大學生創(chuàng)新
學生根據自己興趣,結合單片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選擇合適的創(chuàng)新課題申報,立項后可獲得學校經費支持。從組隊、撰寫申報書,到硬件電路設計、程序編寫、整體調試,再到最后的項目結題報告,都由學生獨立完成。這類創(chuàng)新活動不僅鞏固并提高了學生對于單片機的理解與掌握,還增強了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鍛煉了學生的文獻研究與文檔撰寫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近年來學生參與創(chuàng)新活動的熱情不斷提高,參與人數、課題質量逐年增加。學生通過創(chuàng)新活動還成功獲得了多項發(fā)明專利和實用新型的授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與實踐的關系也進入良性循環(huán)。
2.2競賽
大學生電子競賽、智能車競賽等項目,也是鍛煉學生學習與掌握單片機的良好途徑。這類比賽目標明確,要求學生盡可能完善與優(yōu)化系統的軟硬件設計,促進了學生對單片機知識的深入理解與研究。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鍛煉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本領,提高了學生的應變能力。
此類比賽具有跨學科特點,涵蓋了控制技術、傳感技術、機械工程等多個領域,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共同組隊、通過比賽相互交流,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視野。
2.3中外合作
我校與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長期合作,每年派遣學生赴美參加由中美教師共同指導的畢業(yè)設計項目,該項目要求學生設計制作完成特定功能的機器人,并參加Robofest大賽。在短短四個月時間內完成從設計、制作、調試,到參賽的機器人,對學生單片機知識的掌握、軟硬件設計能力是一個考驗,要求學生在前期相關課程的學習中打下堅實基礎。為能赴美參賽,學生具有極大動力認真學習單片機課程,整體學習效果也得到提升。
作為一門應用型課程,單片微機應用技術要求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教師在授課中對內容合理安排、適度取舍。本文所探討的教學改革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鍛煉了學生知識綜合應用能力。教學作為一項長期工程,今后仍需要不斷總結、改進方法。
參考文獻:
[1]方向紅.單片機三段遞進式教學模式實踐與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4(2).
[2]羅偉華,湯婕.單片機教學探討[J].科技資訊,2014(29).
基金項目:
本文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學建設項目基金(k201402003)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