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
摘要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以及教育全球化趨勢的加強,“慕課”時代的到來儼然成為當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一大趨勢?!澳秸n”的發(fā)展,既給教育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機,又給我國的高校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思想政治教育課作為高校的一門必修課,對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都起到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如何在“慕課”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是目前高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和嚴峻考驗。本文旨在對“慕課”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創(chuàng)新方法進行探討,并與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交流。
關鍵詞 慕課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改革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7.025
“慕課”英文名稱為“MOOCs”,全名“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意思是“大規(guī)模開放式在線課程”。2011年秋天發(fā)端于美國的“慕課”包括三大平臺,即Coursera、EdX與Udacity。在這一背景下,我國的清華、北大等名校也紛紛開始嘗試慕課,加入慕課的全球在線課程聯(lián)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應順應這一潮流,應對慕課時代的機遇與挑戰(zhàn)。
1“慕課”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中的應用前景
1.1為課堂教學模式帶來變革
與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相比,慕課更重視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慕課教學模式極大地促進了教育發(fā)展,動搖了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做到教學方法的改善和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采用教學視頻和良好的教學反饋是一大特色,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提前對課程進行預習,通過“慕課”中的練習題和小測驗進行聯(lián)系,還可以在平臺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問題,與更多學生和老師進行交流答疑。在老師進行講課時,便可以參照學生在預習中的疑問和易錯點更有計劃地進行教學的組織和課堂設計。因此,“慕課”無疑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一個很好的補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效果,教師也可以因此節(jié)省很多精力和時間,使得思政課更加有計劃地進行?!澳秸n”的運用必將促進思想政治課教師對教學的反思,為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供新的思路與啟發(fā)。
1.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向?qū)W生解釋世界觀、方法論兩個問題,引導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引導他們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較為關注的是顯性知識的傳授,對于學生的態(tài)度以及認知等方面往往缺乏培養(yǎng),因此,學生常常只重視對知識的掌握和記憶,忽視了對個人發(fā)展的要求,也由此出現(xiàn)了很多學生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長此以往將極大影響學生的自身發(fā)展。而慕課的應用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情景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擺脫刻板單調(diào)的教學,讓學生把學到的思政課知識運用在某一個具體的情境之中,從而加強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多媒體技術中微視頻等教學形式的應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課在教學中有著能夠更加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各個感官之間的交互能力,能夠更好地啟發(fā)學生,加深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
1-3促進教學資源的傳播和共享
“慕課”的興起,極大地促進了教學資源的共享與傳播,知名高校通過開設“慕課”課程,可以使全球大學生進行學習,不僅促進了教學發(fā)展,還能提高教育公平,也擴大了學校知名度,而普通高校通過引入有效教學資源,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汲取校外名師的優(yōu)點,為學校的教學發(fā)展改革提供借鑒。慕課的應用,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例如,通過觀察學生在某一知識點的學習時間、在哪里停留、看了幾遍、答對幾道題等,了解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進而形成有利于思政課程改革的大數(shù)據(jù)。因此,慕課實現(xiàn)了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研究慕課平臺產(chǎn)生的大量系統(tǒng)化的教學數(shù)據(jù),對于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有著重要作用。
1.4推動教學競爭格局的形成
“慕課”的應用,使得教學資源的共享沒有了國界限制,因此,高校之間的景致與交流也在不斷強化,“慕課”時代下,教學競爭的格局將會逐漸形成,在這一背景下,各高校教師必會被促使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促進教學模式改革。進行教育改革,實現(xiàn)教育公平,己然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中的一項重要計劃和目標,慕課將會得到越來越廣闊的發(fā)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也定會不斷得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不斷改善,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
1.5促進教學的反饋
反饋是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難免會對課堂中學習的知識有所遺漏,造成知識體系的不完善,若不及時彌補,很容易影響到學生的進一步學習。通過反饋,教師一方面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對重點、難點的掌握程度,及時幫助學生,調(diào)整有問題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找到更適合的教學方法,更加科學高效地設計課程,然而在傳統(tǒng)的思政課教學中,往往對于教學反饋重視程度不夠,也難以進行反饋。
通過“慕課”平臺,學生可以對老師的授課進行提問和評價,另一方面,通過分析學生聽課的時長、測試的情況,了解學生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從而教師切實了解學生對課堂的感受以及自己授課中存在的缺陷,根據(jù)學生的意見來調(diào)整自身的缺點,使得自己的課堂更有效率,促進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改善。
2基于“慕課”平臺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方法和路徑
2.1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
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即在“慕課”平臺上開展線上教學之余,還要開展一系列線下教學活動,更好地完善教學體系,例如:借鑒國外“慕課”的經(jīng)驗,通過微課堂進行教學,思政課教師通過精心設計及錄制微視頻,將課本中難以理解的內(nèi)容和概念用視頻的形式生動展現(xiàn)出來,就能化抽象為具體,更易于學生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中將微課程應用于課前預習中,讓學生在課前瀏覽知識點網(wǎng)絡,觀看微視頻,完成預習作業(yè),從而在課前對上課內(nèi)容形成一定的了解;微課程用于課堂中可以起到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更好地導入課程的作用;課后的微課程運用可以及時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思想政治課的主要意義是向?qū)W生傳遞一種正確的思維模式和思考方式,因此,十分注重對于學生的一些觀點和思辨能力的考察,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微視頻的應用來幫助學生思考問題,表達對事物的觀點和看法。例如,“十分鐘讀懂《資本論》”這樣的微視頻,把深奧復雜的一些理論知識進行濃縮、抽象,以視頻的形式傳授給學生,能夠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課堂效果,使得思想政治課更加易于學生理解;在進行課堂上的學習之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稍有難度的作業(yè),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
2.2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
第一課堂就是指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第二課堂即課后的學習。課堂上的講解只能讓學生學習到理論上的知識和方法,但不能讓學生真正得到鍛煉,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中,那么,這樣的教學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因此,必須要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的實踐活動中得到提升。思政課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對于學生塑造良好的性格,養(yǎng)成正確的思維習慣、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在第一課堂之外,要讓學生盡可能去參加一些課余活動,比如辯論賽、假期社會實踐活動、思政知識問答競賽等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這些不僅能使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提高學生對思政課的興趣和重視程度;更能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受益終身。例如,在課堂上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之余,定期為大學生開設系列講座,以滿足學生對于思政課更為豐富的知識的要求,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選擇適合自己的講座,自愿去聽,也可以將一些與課程相關的講座納入到課程考核體系中來,則會督促和激勵學生去聽講座和報告,從而拓寬學生思路,豐富知識。此外,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課程設計上,除了小組內(nèi)的討論與交流之外,還可以進行小組問的辯論賽等等。
23紙質(zhì)教材和電子教材相結合
在“慕課”時代進行思政課的創(chuàng)新,還應對教材的形式進行改變,在傳統(tǒng)的紙質(zhì)教材之外,還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電子教材。應充分利用網(wǎng)絡平臺以及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nèi)容進行細化,通過社交媒體等手段供學生查閱學習。例如:把課本內(nèi)容進行梳理,制作PPT發(fā)布在網(wǎng)絡平臺上,以供所有選課同學甚至沒選課的同學一起學習和參考,使得學習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充分利用科技發(fā)展帶來的便捷,滿足學生線上閱讀的習慣。除此以外,可以建立思想政治課交流QQ群或者微信群,為學生們提供一個交流分享的平臺,教師也可以在群里為大家發(fā)布課程的一些相關訊息,在群里,學生相互交流也可以向教師提問,更好地解決在學習中的疑問,從而更好地完成思政課的學習,同時加強師生交流以及課堂的凝聚力。
綜上所述,“慕課”的提出和發(fā)展是教育中的一大變革,它對于我國高校思想政治課的發(fā)展意義十分重大。通過“慕課”可以促進教學資源的傳播,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使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為思政課教學的發(fā)展貢獻力量。我國高校應抓住機遇,努力利用這一機會提高思政課的教學質(zhì)量。
3小結
在“慕課”時代下,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但“慕課”的運用必然會促進教學發(fā)展,帶來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新變革,如何利用“慕課”進行思想政治教學的創(chuàng)新,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筆者相信,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定能抓住機遇,戰(zhàn)勝挑戰(zhàn),取得新的突破和長足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