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秀英
摘 要: 要尊重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研究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本配套的新教法,如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動手操作,活動中學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學形式。
關鍵詞: 初中化學 課堂教學 教學形式
傳統(tǒng)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的要求,這是許多初中化學教師共同的感受。只有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化學課堂才能真正把學生置于學習主體地位,徹底在身心上解放學生,使得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模式中獲取真知。也只有這樣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口若懸河學生昏昏欲睡、教師殫精竭慮學生學業(yè)無成及師生一起陷入苦教、苦讀的境地的尷尬局面才不會再現(xiàn)。所以,初中化學教師要下定決心更新教學觀念,積極適應新課改形勢的要求,積極嘗試適合本班學情的新型教法。
與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學課堂師生的關系發(fā)生巨大的改變。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合作、互補的關系,教師所有的設計和活動都是為了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而服務的??梢哉f,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要看他們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效果而定。更進一步來說,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效果要在很大程度上看教師的引導。換言之,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效果要視教師是否巧妙采用新型教學形式而定。
一、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在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一堂課學什么、怎么學都是由教師決定的,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和傳統(tǒng)課堂不一樣的是,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學課堂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習內(nèi)容和形式都是由學生自己決定的,這樣的課堂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在這種課堂上,學生先是通過自主學習大致了解本堂課的知識要點,了解化學現(xiàn)象,弄清變化原因,獲得化學知識,掌握相應概念,并且初步學會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基本的化學問題。在這樣的學習過程和學習基礎之上,教師組織學生提交、匯總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然后對這些疑難分門別類,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予以突破。
“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約了課堂學習時間,提升了學習效率,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像傳統(tǒng)課堂那樣的教師不知道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而對學生已掌握的東西啰唆重復的局面。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精力進行知識重難點的突破,學習更有針對性。事實證明,“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形式是真正體現(xiàn)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的,是尊重學生學習能力,是增強學生的學習自豪感,促進他們更積極主動地學習的方式,是值得所有初中化學教師嘗試、施行的。
二、動手操作,活動中學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邊學邊做的學習方式取得的效果最好。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基礎教育課堂都講究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組織學生通過合理、有效、有趣的方式合作、探究。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也是如此,特別是化學作為一門特別講求注意科學觀察,從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注重科學實驗、從實驗中獲取真知的科學,更要側重引導學生多多動手操作,引導他們在活動中學習化學知識。此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初中化學課程安排有許多的化學實驗,化學教師一定要注意克服以教師演示實驗替代學生動手操作的不良教學習慣。要對學生有充足的信心,相信他們能夠做好實驗,不必怕占用課堂教學時間,把實驗課程做足、做好。
以“酸的性質”章節(jié)教學為例,教學大綱給我們的要求是組織學生動手實驗。可是不少教師會擔心學生不認真對待或操作不當而造成實驗事故,因此就取消他們動手操作的機會,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的演示實驗。這樣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就只能是觀察,其效果是他們自己動手實驗所無法比擬的。而實際上,只要化學老師交代好注意事項,講清楚實驗的操作步驟,特別指出如果不按正確步驟操作的危害,學生是完全能夠獨立把這個實驗做好的。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教師授課輕松自然,自然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酸的性質有最為感性的認識。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極力倡導的。在這種學習方式中,自主學習是基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初步解決學習障礙并產(chǎn)生疑難,為下一階段合作探究創(chuàng)造可能。在這里,自主學習效果決定了合作探究的結果。自主學習效果越好,合作探究的深廣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我們之所以提倡推廣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就是因為這是一種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的學習方式。在這種學習方式中,學習可以自行決定學習的方向。在學習中,他們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思維的獨特性,進行思維的有效互補,取長補短,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習范圍并最終充實自己個性化的學習成果。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著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知道,引導學生建立起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得他們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是十分重要的。而這個過程往往是學生個體無法獨立完成得很好的,特別對那些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來說,引導他們進行合作探究就是非常好的一種辦法。如學生學習完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的知識后,對于這一系列知識往往會有所混淆,掌握得不是非常好。這個時候,化學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進行合作探究,讓他們在合作探究中建立起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來,使得這些知識系統(tǒng)化,這樣,學生就不會再對這些知識混淆。
參考文獻:
[1]余柏志.“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中學教學參考,2010.
[2]陳琳.新課程形勢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優(yōu)化之我見.群文天地,2012.
[3]陳娜.生本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教育教學論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