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摘要】多媒體服務于教學已經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流,但許多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確實存在一些使用上的誤區(qū)。我們應該研究如何將多媒體與有效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根據課堂需要,把握尺度,適量、適當地使用,努力尋求它與語文教學特點相適應的結合點,權衡利弊,矯治誤區(qū),深化優(yōu)勢,真正發(fā)揮多媒體對語文教學輔助的現代性特點,讓新興事物在時間的錘煉下能夠茁壯地成長。
【關鍵詞】特點;主導;感悟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多媒體教學在各個學科教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在語文傳統(tǒng)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也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多媒體語文教學是把課程通過影像、聲音等方式,以直觀生動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tǒng),全方位的讓學生了解所學習內容,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程改革下,多媒體給傳統(tǒng)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主動學習并運用這一高科技的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其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現就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根據本人經驗總結一些反思:
一、教師的主導在多媒體語文教學中應強調
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為一種輔助性教學手段,不應讓它主導課堂,教師在備課以及教學中一定分清主次,更不能夸大多媒體所帶來的效果。雖然利用多媒體講課方便,又有諸多方便,但也不以多為最佳。傳統(tǒng)語文教學盡然有些不足,但也是多媒體無法取代的,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更不應被撼動。教師的主導地位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具有指導作用的。在一些課堂,經常會出現一些教師一味地依賴多媒體,播放點視頻、展現一下多媒體課件,就讓學生自己學習,不講重點,讓學生自學,使得學生一節(jié)課下來都不知道在學什么。弄的“只見機器不見人,只見畫面不見文”的情況,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比比皆是。有的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了解,弄的多媒體天花亂墜的,讓學生覺得眼花繚亂,更談不上深入了。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雖然活躍了課堂,但也讓老師忽視了教學內容和教學密度,使學生在課后腦子里空空蕩蕩,幾無所得。因此,在任何情況下,教師都應該是課堂的主導。
二、使用多媒體教學不應脫離語言品味感悟
隨著不少制作課件的軟件功能多樣化,語文教學資源也越來越豐富。但如果課堂上教師過度迎合學生口味,一味追求新奇,只大量堆砌圖片和音樂,就會流于形式,華而不實。多媒體利用聲、象和有關文字給學生太多的啟示,學生無須精品細讀課文即能夠回答老師的問題,就達不到扎實訓練的目的。多媒體課件其中不足還在于它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這樣就使得學生不去想,不去問,很難開拓思維。多媒體教學這種蜻蜓點水式的閱讀怎能取代披文入情的體味?
三、使用多媒體教學不應限制學生的想象空間
指導學生學習語文,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語感不是一種直觀的東西,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體會其意境,學生在腦海里進行再思索再創(chuàng)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體會和認識。這種過程是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如果老師用多媒體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畫面、音樂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以為這是在幫助學生理解,殊不知老師這種教學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強加到學生的思維當中,使學生省去了思維活動的感悟過程。說到底,這只是一種變相的填鴨式教育。
四、使用多媒體教學不應忽略了教學的重難點
許多教師制作的課件,過分強調內容的“大”與“全”。因而課件的龐大又成為CAI的一大誤區(qū)。備課時,教師肯定考慮到了教學的目的、重點、難點。但為“保險”、為“備用”、為“可惜”起見,在素材的選擇上采取“多多益善”策略。
五、使用多媒體教學不應該模糊邊緣知識與語文知識的關系
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教師會分出哪些屬于邊緣知識,哪些是語文知識,哪個應該重點講解,學生應該掌握知識中的哪些知識點。而在多媒體進入語文教學中,就出現了語文學科知識被弱化,其他學科知識被過分強調。在語文教學課堂上,老師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情景并補充了相關資料,特別是有歷史背景的閱讀文,為了創(chuàng)設情境或介紹相關知識,往往會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有關素材,加深學生對它的認識和了解。這里就要注意把握尺度,過度的強調背景資料,就會讓學生分不清誰主誰次,更不能培養(yǎng)其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這也就出現了課堂上“顧左右而言它”的現象。多媒體運用是否恰當,唯一標準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語文教學任務的完成,必須把握好以下的幾個原則:目標性原則,即多媒體展示必須與教學目標相適應,與學生的認識水平相適應;適用性原則,即根據不同的內容恰當地選擇多媒體;適度性原則,即從學生的注意心理出發(fā)適度選用;主體性原則,即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生置于課件主人的地位;靈活性原則,即教師能根據教學進展需要隨時調整、修改展示的內容。多媒體教學的評價系統(tǒng)應更趨科學化、客觀化、實效化,應關注學生用什么樣的方法去學習語文,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孩子開拓思維,能否有利于學生領略文章主旨,如此才不至于本末倒置、喧賓奪主。
在教育不斷改革的今天,我們要把語文教學做好,就要把傳統(tǒng)的語文與現代的語文結合好,讓多媒體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發(fā)揮現代教育的作用。多媒體教學教師不能不用,也不能濫用,根據課堂需要,適量、適當地使用,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好的授課方法。我想,通過教師的不斷探索,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一定會開拓出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
參考文獻
[1]潘德高.例說多媒體的使用維度[J].語文教學通訊,2006(3).
[2]欒華軍.論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的利與弊[J].語文教學研究,2006(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