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艷
摘 要:新課改下歷史學科的教學地位不斷提高,在此背景下,歷史教學的方式也在不斷地變革。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史料的運用被引入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以此為出發(fā)點,探討史料知識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歷史;史料教學;合理應用
史料是考證歷史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歷史教科書的編訂基礎。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史料逐漸被引入到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教學內容,彌補了教材的局限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有效地推動了初中歷史教學的發(fā)展。
一、史料教學的現(xiàn)狀
史料作為歷史教材編訂的基礎,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占據著尤為重要的地位。高效、合理地運用史料,能夠最大限度地推動歷史教學的發(fā)展。
在實際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史料的運用可謂是差強人意。雖然眾多的歷史教學者在實際教學中都注意到了史料的運用,但是在史料的篩選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F(xiàn)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史料運用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史料選擇的不合理性,這使得歷史教學的發(fā)展出現(xiàn)瓶頸。
二、史料的運用方法
史料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推動歷史教學的發(fā)展。但是,如何高效、合理地應用史料,就成為歷史教學者共同關心的問題。關于合理應用史料,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1.史料難度的合理性
初中歷史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了解基本的史實,并在熟練掌握史實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歷史使命感?;谶@樣的目標,在史料的選用中,史料難度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
結合初中生的思維特點,史料的選用應當盡量避免晦澀難懂。初中教學中如果過多地引用深奧的史料,往往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知識的理解難度,甚至可能會引發(fā)學生的厭學心理,所以史料的選擇要注意史料難度的合理性,如果確有需要選擇較難的史料,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募庸ぃ档推潆y度。
以川教版七年級上冊“活躍的學術思想”一課為例,該課講述了孔子在教育上所作出的貢獻,教師在描述孔子教學的情景時,應當避免大段的文字史料,而是要通過明代的《孔子講學圖》,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孔子教學的情景,并利用《論語》等學生耳熟能詳?shù)牟牧希源酥v述孔子在中國教育發(fā)展中的作用。
2.史料的趣味性
史料引用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在使用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它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唐朝的民族關系”一課中,教師在講述唐朝與吐蕃的關系時,可以向學生講述布達拉宮的壁畫所反映的“六試婚使”的故事。一方面,豐富了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深化了歷史人物形象,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更加立體、飽滿的歷史人物形象。
3.史料的發(fā)散性
在歷史教學中,史料的運用除了要兼顧趣味性、難度的合理性之外,還需要考慮到史料的發(fā)散性。
新課改背景下的歷史教學,不再局限于歷史學科的填鴨式教學,更多的是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分析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所以,史料的合理運用,能夠恰到好處地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缺失的部分。
在“從‘開皇之治到‘貞觀之治”一課中,關于大運河的開鑿,教材對于相關知識只是一筆帶過,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補充講解。但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介紹大運河的開鑿過程,課堂就會顯得生硬、單調,所以這時教師可以就大運河開鑿的意義提供以下兩段史料:“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薄と招荨躲旰討压拧?;“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達江都之傳輸,其利也博哉?!薄啤の膶W家皮日休。
這兩段材料雖然都是文言文,但容易理解,再讓學生就此討論大運河的開鑿意義,一方面可以增強課堂的活躍性,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了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史料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史料作為歷史的基礎,在歷史研究以及歷史教學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合理應用起著很大的作用。
1.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史料的引入,能夠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還原更加真實的歷史情境。此外,不同于教科書的單調,史料知識更加具有故事性,在實際應用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上課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推動歷史教學的發(fā)展。
2.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現(xiàn)代歷史教學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傳授,更多地在于培養(yǎng)學生相關的歷史思維能力和技能發(fā)展。史料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一方面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圖表識別能力以及其他相關的歷史技能。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收集的材料進行命題,如設置成材料分析題,對學生進行訓練。
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已經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并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要注意史料的真實性、合理性、針對性、趣味性等一系列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更多地關注史料的選擇,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絡,在浩渺如煙的史料中做出取舍,選擇最佳的史料應用于教學。
參考文獻:
[1]譚啟成.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問題[J].中華少年,2015(31).
[2]姜厚葉.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