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飛
【關鍵詞】體育課 安全問題 思考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0A-0006-02
體育鍛煉能夠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但日常體育課教學中各種安全問題頻發(fā),輕者擦傷、割傷,嚴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學生的安全是一切教育教學的前提,更關系到個人的健康、家庭的幸福及國家的未來與發(fā)展。因此,研究體育課中的安全問題,找出解決安全問題的防范措施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樹立“健康第一、防范為首”的思想,客觀看待體育課中的安全問題,預防、減少事故的發(fā)生,為體育課的順利開展、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一、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體育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體育課是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內容,以增進學生健康,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標的課程。體育課的課程性質,決定了體育技能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不同運動項目的風險系數不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各環(huán)節(jié)處理不當容易產生運動傷害,如碰傷、擦傷、挫傷等,嚴重的甚至危及個人的生命安全。
(二)體育教學設施是影響體育課安全的外在因素
學生在運動場地參加體育活動時,場地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雨后地面濕滑,容易滑倒;運動場地上堆放大量體育器材及雜物,會成為危險的障礙物。學生長時間在較硬的場地上進行強度大的運動,會對膝關節(jié)等造成損傷。運動場地過小的,容易出現碰撞或造成班級間相互干擾,學生注意力分散,聽不到教師的要求導致運動時受傷。此外,教學過程中使用的器材也可能成為威脅學生安全的隱患,如器械松動、破損,有質量問題等。
(三)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影響體育課堂的安全性
體育教師是體育課的直接實施者,教師對體育課的設計、教學實施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課堂管理能力以及體育教師的職業(yè)道德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如教師設計的運動負荷過高,超出學生的承受范圍,會使學生產生生理上的不適,身體機能下降,產生嘔吐、暈厥甚至猝死等狀況;教師組織學生排隊時,學生之間距離太近,容易發(fā)生相互沖撞。體育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決定了課堂能否有序進行,如個別學生做出危險動作或擾亂課堂秩序,體育教師如果不及時糾正可能引起其他同學效仿,課堂秩序一旦失控,安全將無法保障。此外,體育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影響體育課堂的安全。如教師對犯錯的學生使用蔑視、侮辱等攻擊性的語言,會影響學生的情緒,造成學生暴力或自我傷害等極端行為的發(fā)生。
(四)學生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能力與行為習慣養(yǎng)成是影響體育課安全的重要因素
學生在體育課上活潑好動,情緒激昂,有時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舉止,容易與同學產生言語乃至身體沖突,引發(fā)安全問題。有些學生心理素質較差、缺乏自信心,在技能訓練中畏首畏尾,最終導致受傷。部分學生紀律性較差、安全意識淡薄,在課堂中實施“惡作劇”,造成對他人及自己的傷害。學生缺乏安全防護知識與能力,當意外發(fā)生時不會進行自我保護。此外,學生患有先天性疾病體質較差的,一旦進行劇烈運動也會產生危險。
二、體育課安全問題產生的影響
(一)家校矛盾突出
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安全問題尤為重視,學生在學校中一旦受傷,很多家長都無法理性地處理,往往歸咎責難于體育教師及學校,部分家長動輒采取投訴或狀告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家校矛盾問題已引起社會的密切關注。這種狀況也給個別體育教師形成職業(yè)懈怠的借口,影響了學校體育的發(fā)展。
(二)學生體質下降,健康問題突出
近幾年,媒體頻繁報導學生在運動中猝死的事件,全國學生體質監(jiān)測數據顯示出我國學生的體質不斷下降,健康問題突出。學生體質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與學校體育往往有著直接關系。由于體育安全問題引發(fā)家校矛盾,體育教師為了規(guī)避風險,往往在教學過程中束手束腳,很多對學生體能發(fā)展有益的運動,教師不敢開展或較少開展,學生運動的量與強度隨之降低,這對于學校體育的長足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
(三)國家體育發(fā)展不平衡
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群眾體育是現階段國家體育的三個組成部分,這三部分的協(xié)調發(fā)展直接關系到我國能否實現體育強國的戰(zhàn)略目標。學生體質的下降、學校體育質量的衰退,使得國家體育的發(fā)展趨向不平衡,學校體育與群眾體育的良性發(fā)展成為當前社會的迫切要求。
三、安全防范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教育立法,明確參與者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學生在體育課中一旦發(fā)生安全問題,家長、學校及社會輿論更多地傾向于問責體育教師。但是,安全問題除了和體育教師的組織教學有關以外,還與場地設施的養(yǎng)護狀況、學生的狀態(tài)甚至其他突發(fā)狀況息息相關。因此,安全問題不應一概而論,應該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guī),明確界定不同情況下各教育主體的責任與義務,及未履行責任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
(二)政府要加大對學校運動設施的投入
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學校運動設施的資金投入,改善運動場地,定期進行場地器材的檢查與維修。規(guī)范采購環(huán)節(jié),保證體育器材的質量,為體育教學提供安全保障。
(三)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教師要遵循科學化、合理化的原則備好課;課前要檢查場地器材,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檢查學生的服裝及身上有無攜帶尖銳物品,講明課堂要求;組織學生做熱身活動及專項準備活動,讓身體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教師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能夠減少安全隱患,降低課堂風險。
(四)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以“健康第一”的理念為指導,在進行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的基礎上,確立教學的重難點與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育教學方法與組織形式,合理安排運動負荷,規(guī)劃好活動場地及擺放好器材,預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做好安全防范。教師要調控好課堂,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做到語言表達準確有感染力、簡練有條理、中肯有親和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和學生溝通。其次,要建立合理的體育課堂規(guī)范。師生通過討論,共同確立體育課需要遵守的規(guī)則,師生達成默契,學生會以主人公的態(tài)度相互監(jiān)督與提醒,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體育課堂氛圍。再次,要優(yōu)化評價機制,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生生互評、師生共評、師生互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此外,要轉變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形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師在夯實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延伸橫向知識,學習心理學、管理學、運動醫(yī)學等對體育教學有幫助的相關學科,在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同時,為課堂安全問題的防范與解決提供理論支撐。教師要尊重、愛護每一個孩子,不辱罵體罰學生,及時到崗,“不放羊”,按照教學大綱要求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在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提高學生預防意外的能力。關愛患有疾病的學生,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安排運動量;常與學生談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給學生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五)加強家校溝通,構筑安全防線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學校和家庭比作兩個“教育者”,認為這兩者“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學校進行家校溝通有利于家長和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加強家長和學校的相互了解、支持與理解,形成教育合力,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為體育課安全保駕護航。加強家校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如家訪、電訪、家長視導日、家長會等。學??赏ㄟ^安全知識講座、安全演練、安全知識競賽,利用校園廣播等宣傳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性,促進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形成。教師還要教會學生急救方法,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與保護他人的意識與能力。
總之,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體育教學的安全問題要引起相關部門、學校、體育教師和家長的高度重視。安全不能靠不活動和躲避而得來,而要靠教師的愛心、責任心和縝密的工作而來。我們教師要時時關注學生的安全問題,把學生的人身安全落到實處,做到防患于未然,真正做到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