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玉
摘要:以多媒體、網絡、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把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作為一種工具,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小學第一學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于識字和寫字,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主要論述了如何合理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與寫字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低年級;識字與寫字;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22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4-094-1
一、巧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習興趣,打下漢字學習基礎
小學低年級學生以形象記憶為主,對外形新奇、色彩艷麗的動態(tài)事物興趣較大,并且小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自控能力差?!墩Z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這樣的識字量是比較大的,再加上漢字比起圖形、動畫顯得更加抽象難懂,這就很容易造成小學生對識字與寫字失去興趣,甚至學起來感到困難。而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差,單憑教師的講述或學生的想像,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這時就需要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來調動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帶領學生認識漢字時,我主要采用故事引用的方法,將每個漢字背后所蘊藏的故事和含義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回憶故事或聯(lián)想的方法識記漢字,同時,理解漢字的意思。例如,在教學“除夕”一詞時,我抓住低年級學生喜歡具有神秘色彩的寓言、傳說故事這一心理特點,結合多媒體動畫,展示了關于除夕的神話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lián),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我將怪獸夕的形象通過電子白板展示給學生看,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興趣,透過“夕”這個漢字,聯(lián)想到可怖的怪獸形象,學生自然印象深刻。同時將與之有關的“年”的傳說也講給學生聽,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識字。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栩栩如生的“夕”和“年”的怪獸形象比起方正的中國漢字顯然是更有吸引力的,將漢字與圖像、故事相聯(lián)系,這樣一來,學生對這兩個字的印象也就更為深刻了。
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教學相比起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形式更為豐富,內容更為生動有趣,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同時將聲音、圖片、文字等多種信息傳遞給學生,帶給學生更豐富的感官和情感體驗,真正做到繪聲繪色,不但吸引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
二、精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效率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充分體現(xiàn)教學的形象性與直觀性,有助于學生識記漢字的音、形、義。例如,在教學生字筆畫時,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生字筆順,學生一目了然,再自己動筆描紅、練寫,省去了老師抽象的口頭講解,學生記憶也更深刻了。
要使學生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閱讀和寫作學習,積累詞匯量是基礎。漢字抽象難記,低年級學生學得快,也忘得快,因此如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成為重中之重。在引導學生識記生字時,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尋找和自由選擇識記漢字的方法,變被動學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設計了一些有趣的生字鞏固游戲,如識字雷臺賽、闖關識字、給生字找朋友、猜字謎、編字謎等,通過這一教學手段,加強鞏固練習,寓教于樂,調動多種感官,讓學生真正“動”起來,這個“動”不僅僅是手“動”、嘴“動”,更重要的是心“動”,即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和思維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游戲活動中鞏固對漢字的記憶和理解,提高識字的能力和效率,讓學生記得更牢、記得更多。利用多媒體課件,還可以進行音近字、行近字的類比記憶,以及給生字加上不同的偏旁,變成另一個新漢字的練習,通過這些形式豐富學生的生字及詞匯量積累。
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還能為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與寫字教學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效率。
三、妙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及時反饋指導,優(yōu)化寫字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對第一學段寫字的具體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努力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在寫字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字寫得端正美觀,則更需要借助現(xiàn)代電教工具。首先需要借助電子白板,將田字格中的生字放大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一個字的排列布局和間架結構,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教師邊講解注意點,邊示范書寫,比如在教學“蘆”字時,要引導學生觀察“蘆”字的草字頭,一橫要較長,蓋住下面的“戶”。在觀察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描紅、仿影,最后才是學生自己動筆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在寫字教學中,及時反饋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很多老師往往容易忽視或安排的時間不夠充分。在反饋的環(huán)節(jié)中,多媒體投影儀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師可將寫得好的字與寫得不好的字選取典型代表通過投影儀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具體詳細地說一說這些字好在哪,不好在哪,如何改正等等。老師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觀察非常仔細,他們能說出很多想法,并提出自己的書寫及修改意見,通過這樣的展示、反饋以及評價,學生能夠將老師的示范與講解吸收并消化成自己的知識,并且學以致用。這樣一來,便能夠將寫字教學落到實處,學生真正學會了如何去寫好一個字,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不再單單是老師脫離實際的空談。結合學生的評價,教師應相機進行指導,學生在此基礎上對自己寫的字進行修改、調整,再次展示,對比前后的變化,實現(xiàn)寫字教學層次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