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榮
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師生交流實現(xiàn)教學反饋的途徑。針對初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以進一步完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課堂提問;教學用語;常見問題;解決對策
一、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提問環(huán)節(jié)中仍存在一些亟須改進和提高的地方
1.問題問得很隨意,提問意義不大或是根本就算不上是問題
如一些簡單且頻繁的提問:對不對?行不行?等,像這種簡單的“是與不是”的問題,嚴格來講本身也算不上是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只是教師習慣性的教學用語。
2.提問只求數(shù)量,不求質量
教師如果將太多的問題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只會給學生增加學習負擔,而學生會因為忙于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為貪多求快而不求甚解,學生沒有時間進行深入理解和思考,只能停留在一個對知識較低的表面認知上。
3.教師控制了答案的得出
一些教師似乎總是不太放心自己的學生,或是對學生沒有信心,或是急于公布答案,難免在學生思考解答的過程中打斷學生的思路,或是搶先說出問題結果,使學生不能完整全面地表達其個人觀點,阻礙了學生思維發(fā)展和獨立學習能力的形成。
4.提問不能面向全體學生,根據(jù)個人喜好選擇提問對象
5.教師對學生給出的答案不加認真分析評論,使問與答流于形式和過程
教師如何才能使課堂提問變得有意義,對教學起到促進和深化的作用,并對激發(fā)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及探究的興趣起到積極作用?
二、在課堂教學提問中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
1.提升課堂提問的趣味性
枯燥單一的循環(huán)提問模式只會讓學生對學習越發(fā)厭惡,教師要學習在問題中加入趣味性的知識,使問題也變得生動有興趣,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深入鉆研教學內(nèi)容。
2.課堂提問是師生間的平等溝通和交流
通過課堂提問,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據(jù)學生所思所答,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內(nèi)容。同時,通過提問,學生對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但有的教師,當學生無法回答問題或是回答不正確、不全面時,就會比較傾向于責難學生,甚至是挖苦諷刺學生,這樣很容易給提問帶來更多的阻礙,使學生不敢也不愿回答問題,甚至對提問產(chǎn)生恐慌心理。所以教師在提問時一定要掌握控制自己的用詞及態(tài)度,即使學生的回答不盡如人意,但也應耐心溫和地加以引導和幫助,使課堂提問在融洽溫馨的氛圍中進行。
3.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兼顧優(yōu)差生
教師提出問題后,要鼓勵全班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特別是一些平時不善表達或是比較害羞的學生。對回答問題有理有據(jù)的學生加以表揚,對一些答錯了或答不上來的學生也要及時給予適當?shù)囊龑c撥,鼓勵他們進一步努力探索。而不是讓他們感到因為他們不會答題或是回答不正確而被冷落在一旁,而是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通過優(yōu)差互補形成幫、帶、促的良好的學習風氣。
4.課堂提問應把握好“度”
課堂所提問題的難易度應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太容易簡單的問題使學生對學習重視程度不夠,而太難的問題又容易讓學生望而生畏,這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所以課堂上問題的設計要分層有序,使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不產(chǎn)生畏學、擔憂情緒。
5.課堂上的提問要盡量做到少而精
一堂課本來時間就有限,過多的問題只會讓學生應接不暇,甚至是顧此失彼,對知識的掌握也是一知半解。與其如此,不如精減問題,留給學生更多思考和消化吸收知識的時間。因此,教師提問時要避免提出一些低級、重復、漫無邊際的問題。
6.課堂提問應聯(lián)系學生實際
課堂提問要與學生學習實際緊密聯(lián)系,把新的知識點與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相聯(lián)系,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例如:出示:“一架飛機模型的機翼的翼平面圖,它是由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組成的,它的面積是多少?”我提問這道題有幾種方法進行解答。當問題一提出,大部分學生都能用兩種方法進行計算,但有個別學生也嘗試著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他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進行相拼,形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的提問有助于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7.對學生的回答及時做出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及學生現(xiàn)狀及時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評價語言要做到不拘一格,注重激勵,要肯定學生的努力與潛力。當學生自信地回答正確時,說明這個問題對他來說挺簡單,會加以肯定,可用“正確”“不錯”等評價語言,不要做過多表揚。當學生不自信、猶豫時,應給予積極肯定,可用“完全正確”“非常準確”“很好”“太棒了”等評語,使得他以后更積極地回答問題。當學生自信地回答錯誤時,首先對學生積極思考做出肯定,引導他得出正確的結論,或者可以叫另一個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激起他的奮發(fā)向上的心理。當學生不自信回答錯誤時,這時教師不應馬上叫學生坐下,而可以再復述一遍問題鼓勵學生回答,也可改變提問的角度或添加輔助性的問題引導回答,即使多次啟而不發(fā),可請學生先坐下,讓他傾聽別人的回答。學生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就可以認識到自己不足,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總之,數(shù)學課堂提問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種藝術。合理巧妙的課堂提問,既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又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課堂氣氛才會活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孫慈根.初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改正策略[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