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福章
摘 要: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也處于田徑潛力開發(fā)與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學生的身體情況準確把握田徑訓練強度和訓練量,并不斷調整教學方法,提高田徑教學的質量。針對初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進行分析和探討,同時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幫助廣大教師運用到教學實際中。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強度;訓練量
在初中教育階段,學生處于青春發(fā)展期,而田徑作為一項歷史十分悠久的運動,可有效促進他們思維能力和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在初中體育田徑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體質狀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組織他們訓練,并掌握好田徑訓練的強度與訓練量,只有采用恰當?shù)挠柧毞桨福拍苷嬲嵘龑W生的田徑訓練效果。
一、初中體育教學影響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主要因素
(1)社會因素?,F(xiàn)階段,我國的田徑運動水平整體不高,在社會上的關注度相對較低,田徑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地位不高,教師對田徑運動了解不夠完善,制定的方案訓練強度和訓練量很難實現(xiàn)科學化與合理化,影響訓練效果。(2)家庭因素。大部分家長比較關注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情況和考試成績,對體育教學中的田徑訓練不夠重視,認為可有可無,在無形中為初中生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平常參加的田徑訓練較少,在訓練中很難合理把握訓練強度及訓練量。(3)教師因素。在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活動中,教師的作用非常重要,學生自身對田徑訓練知識了解不多,需要通過教師來獲取。但是不少教師的田徑專業(yè)素質較差,采用的訓練方法傳統(tǒng)落后,與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不協(xié)調,影響訓練質量的提升。
二、初中體育教學優(yōu)化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有效策略
1.完善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體系
在初中體育田徑教學過程中,完善的訓練體系是提升訓練質量的關鍵保障,所以,學校和體育教師應共同商討、研究,構建一個完善的田徑訓練體系,保證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協(xié)調。(1)學校應真正關注學生身體發(fā)育和健康,調整好文化課學習與田徑訓練的時間,避免彼此之間出現(xiàn)沖突,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2)初中體育教師應制訂一個科學合理的田徑訓練計劃,在課堂上嚴格執(zhí)行,保證計劃得以貫徹落實。(3)教師應努力提升自身的田徑專業(yè)知識水平與綜合素質,保證可以勝任田徑教學。在訓練活動中,教師應掌握與田徑相關的體育知識,認真研究訓練強度與訓練量,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出一套適合他們的田徑訓練方案,并科學設計訓練方式、安排訓練內容,不斷分析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之間的內在關系,提高訓練效果。
2.協(xié)調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適度性
在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活動中,教師應把握好學生的訓練強度及訓練量,保證二者之間相互協(xié)調、比例科學。田徑運動對最終訓練結果要求較高,只有訓練過程具有較強的有效性與針對性,才能促使學生獲得較好的訓練效果。因此,在平常的體育課堂上,教師在組織學生參加田徑訓練時,應掌握好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之間的平衡,不僅需要關注高負荷、高強度的訓練模式,還應注重訓練量,保證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合理化。同時,初中體育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田徑專項訓練,專項訓練能夠有效訓練他們的力量、速度、爆發(fā)力和意志力,可有效提升其田徑成績。另外,教師應將田徑訓練強度與專項訓練有機結合,遵循適度性原則,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將專項訓練的強度和力度適當降低,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將專項訓練與普通訓練相融合。
3.提升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科學性
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初中體育田徑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身體情況,科學安排訓練強度與訓練量,提高訓練體系的科學性,只有這樣才能以學生的身體健康為前提,提高他們的田徑水平。假如初中生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過大,容易出現(xiàn)肌肉拉傷或酸痛等現(xiàn)象;如果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過小,則又無法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即使他們長期訓練,也難以提升學生的田徑運動水平。同時,初中體育教師應把握好田徑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范圍,并按照這一科學體系組織學生進行訓練,先引領他們進行力量訓練,然后逐步提升訓練強度,增加訓練量,提高速度,最終提高訓練效果。另外,教師還應注重田徑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穩(wěn)定性,保證學生每天都能夠參與一定的訓練,讓他們的身體處于運動狀態(tài),時刻準備進行田徑訓練。
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與特點,制訂科學的田徑訓練計劃,精心設計訓練方式與內容,保證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合理性,組織他們參加田徑訓練,提高其身體素質和訓練效果,提升體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周斌.試分析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J].才智,2015(14):131.
[2]張群.論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J].新課程學習:中,2014(2):106-107.
[3]劉道彪.論如何做好初中體育田徑訓練[J].新課程:中學,2015(8):4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