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開林
[摘 要]主要是由一道模擬題而引發(fā)的思考,重在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吃透書本細節(jié),真正理解人大代表的四項職權之一——提案權。
[關鍵詞]人大代表 提案權 反思 成長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220083
【試題回放】
據(jù)悉,新的高考方案即將出臺。人大代表張?zhí)煊蛟谏钊虢逃痪€調研,了解學校、老師、家長態(tài)度的基礎上向教育部提交了一份報告。在此,張?zhí)煊颍?)
A.行使了提案權 B.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職責
C.行使了表決權 D.代表了全體公民的職責
答案:B。參考答案一出,這讓部分平時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很迷惑,也讓部分多年從事政治教學工作的教師很費解。試題中明明就是說人大代表向……提交了一份報告,因此人大代表應在行使提案權,那么到底是不是呢?
【反思與成長】
我們都知道人大代表有四個權利: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在新授課之時教師總習慣于通過預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環(huán)節(jié),了解并掌握人大代表的四個權利。如以下預設情境。
鏡頭一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代表們共提出議案506件。有2052位代表領銜或參加附議。大會議案組還收到代表建議7000多件。
鏡頭二 2016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經(jīng)過代表們分組認真審議并提出修改意見后,在3月17日的全體會議上獲得高票通過。
鏡頭三 某大型住宅區(qū)由于交通配套不合理,居民飽受出行難的困擾。居民小張找到市人大代表老王反映自己的苦惱。老王和其他人大代表深入實地考察,并把意見反映到市政府。市政府很快把該住宅區(qū)居民出行難的問題提上議事日程,并予以解決。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總能得到正確的答案:鏡頭一反映的是人大代表的提案權,鏡頭二反映的是人大代表的審議權及表決權,鏡頭三反映的是人大代表的質詢權。
教師在學生探究的基礎上再對人大代表的四個權利加以點撥,先引導學生重點了解提案權與質詢權的含義:提案權是指人大代表有權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向人大提出議案;咨詢權是指人大代表有權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對政府等機關的工作提出質問并要求答復。再引導學生注意不要混淆人大代表與人大的職權,不能張冠李戴。更細心的教師,甚至會引導學生區(qū)分人大、人大代表、公民的各自權利。
這樣的教學流程許多教師得心應手,自信滿滿,好像預設到了所有的問題。然而這道模擬題的得分率卻給了我們無情的警示,教師并沒有挖掘與預設所有的教學點。師生需要成長,就必須在實踐的挫折中反思我們教學經(jīng)驗的不足。
記得一位心理學家曾經(jīng)提出:經(jīng)驗+反思=成長。沒有反思的經(jīng)驗是狹隘的經(jīng)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認識。具體到人大代表的權利,因為教師以經(jīng)驗自居,導致師生對人大代表權利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深刻。如果教師不加以反思,已有的認知結構就無法被打破,新鮮的血液就無法被充實到接下來的教學實踐中去。
這道典型的易錯模擬題,作為最生動的教學資源,就應該成為教師反思的對象。關于人大代表的權利,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到底哪里存在遺憾,有哪些教學機智是教師沒有想到的,通過層層反思,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太多的細枝末節(jié)、點滴毫末被我們所忽視,也正是這些師生思維缺乏嚴密性的地方,造成了學生的考試失利。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師生總是對人大代表提案權的含義一帶而過,不做過多的解讀,這便是教與學的遺憾之所在。不做解讀,師生的思維都只能停留在表層。通過反思,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引導學生思考:1.人大代表提交的是“議案”;2.人大代表一般是在人大開會前或開會時向人大或人大常委會提交議案;3.形成的議案必須是聯(lián)署,以個人名義提交的只能作為建議;4.人大代表行使提議案權,需要重點把握的問題是所提出的議案必須是人大職權范圍內的事項,如果屬于政府工作方面的事項,則不宜以議案的形式提出,而要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形式提出。
通過反思這道模擬題,師生的內在知識結構得到了優(yōu)化,再審視這道易錯模擬題,便顯得得心應手多了。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去選出正確的答案:1.試題材料中并未出現(xiàn)提出議案的字樣,A選項排除;2.材料中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并不是人大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不宜以議案的形式提出,應以報告即建議、意見的形式提交給相應的職能部門,從這個角度,A選項排除。這樣選項B就呼之欲出了,師生的迷惑也自然會煙消云散。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