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玲
【摘要】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關鍵詞】積累 運用 短語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實施建議”中也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庇纱丝梢?,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低段正是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培養(yǎng)他們對語言文字的喜愛,對語感的正確把握才能奠定以后他們對語文的加倍熱愛的情感基礎。有了良好的基礎,才可以逐漸地進行運用和創(chuàng)造。
積累短語是低年級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簡單的,最基本的,最常用的。
一、短語的定義。
什么是短語?短語是由句法、語義和語用三個層面上能夠搭配組合起來的沒有句調(diào)的語言單位,又叫詞組。它是大于詞而又不成句的語法單位。簡單的短語可以充當復雜短語的句法成分,短語加上句調(diào)可以成為句子。也可以說是:詞和詞組合起來構成短語(詞組)。
二、短語的類型。
在低年段的短語中,可以分為“的”字短語、“地”字短語、“得”字短語、疊詞短語、數(shù)量詞短語等。
“的”字短語:美麗的圖畫、金黃的燈籠
“地”字短語:親切地說、興奮地走
“得”字短語:來得早、跑得快
疊詞短語:許許多多、紅通通
數(shù)量詞短語:一件衣服、一則寓言
三、短語的積累。
1、多認識事物,注意積累名詞短語。
在日常學習中,我們要多認識事物,隨時隨地掌握各種事物的名稱,就能增長知識,擴大眼界。但是,我們還要通過課文學習,積累優(yōu)美的名詞短語,促進語言和思維的發(fā)展。
名詞短語在課文中比較常見的“的”字短語:
難忘的日子、美麗的風箏、紅紅的蘋果、可愛的小葫蘆
數(shù)量詞語短語:
一片樹葉、一塊石頭、一副眼鏡、一位同學、一頭牛、一雙筷子
2、多體驗事物,注意積累動詞短語。
我們掌握了各種事物的名稱后,還要知道這些事物是怎樣“動”?這就要掌握一些有關動作的短語,在低年段的學習中會有一些“歸類”學習,如人教版第三冊語文《識字2》,都是一些動詞短語。更多的動詞短語還是藏在課文中,我們可以讓學生一邊學習一邊體驗,更容易理解,積累得更深刻。
“地”字短語:
用心地畫、大口大口地吃、靜靜地躺、迫不及待地爬上去、
還有一其他的短語:
練書法、畫圖畫、唱京戲、學電腦、觀天氣、拍皮球、打籃球
3、多觀察事物,注意積累形容詞短語。
在日常學習中,我們還要多觀察事物,看清楚是什么樣子?課文是怎樣真實地、栩栩如生地把他(它)的外貌、姿態(tài)、變化 描繪出來?掌握了一定數(shù)量的短語,說法能把觀察到的事物形象地描繪出來出來。
形容詞短語常見的是“得”字短語:
長得又細又長、長得好看、做得對、做得認真、說得好、看得入神
還有其他的一些類型:
神氣極了、非常漂亮、很多很多、立刻喊起來、可怕極了
積累對學生學好語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如同蓋一幢大樓,要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的積累就是這個基礎,我們的積累越豐厚,我們的積累越廣闊。那么今后,我們形成的學習語文的能力的大廈,語文素養(yǎng)的大廈才能更穩(wěn)健。
四、短語的運用
毛澤東說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狈e累,最終是要會運用,不會運用,單純的積累也就失去了意義。但是沒有積累儲存,又何來運用呢?所以,積累,是用的前提,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有意引導學生在說話中能經(jīng)常運用短語。先讓學生模仿文中的句式來說,再聯(lián)系課文、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朗讀和知識積累造句。
在寫話練習和寫日記中提倡學生經(jīng)常運用好詞、好句。如在語文第三冊《語文園地一》的“口語交際”《秋游》,有位學生這樣開頭“美麗的秋天到了﹍﹍”用上名詞短語“美麗的秋天”。有的學生在寫看圖寫話《打掃衛(wèi)生》,寫道:“同學們有的擦黑板,有的掃地,還有的拖地,很快就把課室打掃得干干凈凈?!辈坏蒙狭诵稳菰~短語“打掃得干干凈凈”,還用上了“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
“萬丈高樓平地起”。我相信,只要在平時的請讀訓練中堅持積累,并引導學生多種方法相結合,課內(nèi)外相結合。一定能讓積累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讓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讓積累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參考文獻:《小學語文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
《語文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