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登翠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經(jīng)常聽同事們說:“作文難,難作文”,但我個人覺得,一個人閱讀量的大小,決定著這個人寫作水平的高低?!皶凶杂悬S金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耳熟能詳?shù)脑~句,都在強調(diào)廣泛閱讀的好處。
關(guān)鍵詞 小學生;閱讀能力;提高
在現(xiàn)實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現(xiàn)象。那怎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下面是我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作為教師,首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在課堂中,通過運用自己的文學功底,使課堂充滿情趣,帶動學生進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根據(jù)各自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不同類型的活動,比如閱讀比賽、速擬提綱復述比賽、心得體會交流活動、讀后感文章評比等,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每個小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欲望,因此,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機會均等,讓每個小學生都有機會參加活動。利用教學文本引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既使課內(nèi)知識得到鞏固,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生熱情。我在教學中盡量多地創(chuàng)設競爭和成功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到通過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感受到努力的價值。
運用多媒體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閱讀興趣。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氣氛,鋪設場景,組織討論、辯論、看圖說話、分組競賽等活動,使學生在樂中學、在做中學。
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在課堂中的疑問越多,他的求知欲也就越強烈,疑問是一切學習的源頭。在我們的課堂中,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勤提問題,以提問的形式理解文章,不僅提高學生的口述能力,還有助于學生把握文章主旨,進而在以后的學習中自己能盡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
三、鼓勵課外閱讀,開拓學生視野
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的進行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課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不僅擴大了閱讀量,豐富了知識儲備,還增加了學生對世界的了解,同時也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閱讀中,指導學生變換方法閱讀,培養(yǎng)學生一邊讀一邊動筆圈、點、畫、記的習慣,要求學生從小形成認真讀書的習慣。
總結(jié):小學階段,正是各種素質(zhì)全面和諧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教師要用大課程觀,整合課程資源,綜合設計切實可行的教育活動,尋求學科間的有機滲透。才能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朝著自主閱讀的方向努力,既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做好基礎,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我們的語文教育教學效果。學生有了較強的閱讀能力,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攔路虎的說法也將會成為過去,經(jīng)過我們不懈地努力,“閱讀難,難閱讀”的問題也會離我們而去。
參考文獻:
[1]石雪莉.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國教育科研與探索,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