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莉莉
摘要:微課,一種新型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在數字化環(huán)境下向學生提供豐富學習資源,引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建構,嘗試體驗,探索新知。微課介入語文學科的學習使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再次迸發(fā)出生命的靈光和智慧的火花。課前課,幫助學生科學預習。課后課,幫助學生鞏固復習。課中課,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微課設計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活力,較好地促進了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語文教師應當注重整合資源,更好發(fā)揮微課的促進功能,讓微課動起來,珍視現代化手段給課堂教學的機遇與挑戰(zhàn),積極研究實驗取其精華,讓微課更好地服務于教學,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更加靈活、生動、有效。
關鍵詞:微課;高效;課前課;課中課;課后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68-01
初次接觸微課是在金陵教授的翻轉課堂講座中。他詼諧的語言,有趣的互動活動贏得了在座老師的陣陣掌聲,尤其是微課的實用大多數老師初次接觸的知識領域,讓我們大開眼界,先進的理念,對自身的工作學習非常有幫助。一年多的實踐和學習讓我深刻感受到,微課介入語文學科的學習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活力,較好地促進了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微課與數字化技術的完美結合,能為學生提供更為靈活的語文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下面淺談一下微課的優(yōu)勢以及對語文課堂的貢獻。
1.微課發(fā)展背景及學習前景
微課,是微型視頻課程的簡稱,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時間一般在10分鐘左右,這與小學生最佳注意力集中時間相一致,較好地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學生手中所持有或者家庭所擁有的數字化移動智能終端普及率越來越高,這些智能終端與初中語文微課相結合,能將學習活動向學生的生活全方位延伸,并且學習重點突出,學生學習興趣更為濃厚,學習效果也更為明顯。
2.微課對語文學習的促進作用
語文微課對提高學習成效方面的作用較為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微課的新穎性和移動性非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沒想到有一天在家中也能聽到老師講課,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隨意播放和暫停。只要手中有電腦或者ipad、手機,可以隨時隨地的播放學習資源,不受區(qū)域限制。在制作微課時,老師的語言也非常自然親切,教學環(huán)節(jié)流暢,不比在課堂上受到一些因素干擾而影響老師的授課。教師在制作微課時經常會加入一些小游戲,小動畫,幻燈片的切換、flash、音頻、視頻的加入使得微課本身更具有趣味性。在語文教學中,不同的微課選取的教學切入點可能不同,教師會按照自己的理解選擇不同的材料來開展微課教學,學生能根據自身的興趣和風格選擇微課學習,從而提高語文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2.2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微課學習的高效性在于學生可以自由"控制時間"。每個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所需要的時間都是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進行重復播放或者快進。不懂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反復聽,這個節(jié)奏是由學生自己掌握。而課堂上卻做不到,往往這個地方還沒有聽明白,老師就要講述下一個知識點了。知識的理解內化學生不可控。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會依據自己的教學思路,利用微課適當補充、延伸教學信息,這就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
然而,微課不是在線視頻的代名詞,不是視頻取代教師,不是在線課程,不是學生無序學習,不是讓整個班的學生都盯著電腦屏幕,不是學生在孤立的學習;是一種手段,是讓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的環(huán)境,老師是學生身邊的"教練",不是在講臺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講解與建構主義學習,是學生課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是課堂的內容得到永久存檔,可用于復習或補課,是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學習的課堂,是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教育。
3.微課在語文學習中的運用
3.1課前課,幫助學生科學預習。預習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向學生提供預習類微課學習資源,可發(fā)揮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基礎知識與篩選學習難點這雙重功能。由于小學生受到自身認知水平的限制,對文本背景、作者的生活經歷與思想狀況都不夠熟悉。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師生共同收集資料,在課前或課堂導入時用PPT形式交流以達到了解、熟悉相關的內容。而課前微課的介入能使這部分的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鳥的天堂》,生長在北方的孩子不了解南方的榕樹甚至都沒有見過,預習微課中可以增加些"鳥的天堂"的背景資料以及如何篩選這些資料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學會有效的搜集;另外,課前微課還可用于課堂教學前情境渲染;生字書寫指導;重、難點的解析等教學內容進行前置性學習。比如《亡羊補牢》中窟窿一詞的講解,教師把微課制作好后上傳于班級QQ群等,讓學生課前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用智能手機或者電腦上網收看。
預習微課往往和預習單配合使用。學生一邊觀看微課一遍完成預習作業(yè),使得微課中的學習內容更有指向性,注意力更集中,增強學習效果。學生將觀看微課時所產生的困惑,記錄在預習單上用于課堂上師生交流。"微課作為新的學習形式實現了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學習的高度個性化,超越了課堂教學的藩籬"。
3.2課后課,幫助學生鞏固復習。在課堂學習之后再進行微課溫習,能更有效地鞏固、消化、吸收課堂知識。例如在語文學習之后,有學生認為自己某個知識點理解、掌握得不夠透徹,可以再看一看同一篇課文、不同老師講解的微課。語文閱讀教學絕不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完一篇課文就結束了,它必然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按照老師的推薦書目進行課外閱讀,使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的結合起來。課后微課可以抓住課內的文本延伸,通過視頻點播,可以提供給學生語言、文字、音樂、圖像有機結合的感性閱讀材料,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例如學習《記金華雙龍洞》后,增加拓展性閱讀《三味書屋》和未刪減的葉圣陶游雙龍洞的全文。讓學生理解了何為游覽順序和雙龍洞的全貌。
3.3課中課,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教學難點的突破是教學的重要抓手。但是教學難點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并非能全部理解,這就需要鞏固加強。針對學生語文學習方面的難點,微課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聽取教師的詳細講解與深入分析。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強化理解效果,能較好地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例如學習查字典,反問句陳述句的轉換、標點符號的合理運用微課的現場示范會讓學生看得更清晰明白。2015年參加的一師一優(yōu)課,講《鳥的天堂》。這一課寫得極有畫面感,因此,這一節(jié)課中所運用的信息技術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學生感悟到了榕樹的美后,讓他們觀看榕樹的畫面;學生感悟到了鳥的熱鬧場面后,再播放畫面,這些都對學生的情感感悟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加深了學生對鳥的天堂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也利于老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實踐證明學生經常通過微課進行補課,可以輕松突破學習中的難點。
微課,"感受教育的卓越性,學校和師生的發(fā)展能夠在受到尊重的氛圍中培育起來。這是學習出色的學生們與兼?zhèn)涔そ硽赓|與專家實力的教師們共同培育的"。語文教師應當注重整合資源,更好發(fā)揮微課的促進功能,讓微課動起來,珍視現代化手段給課堂教學的機遇與挑戰(zhàn),積極研究實驗取其精華,讓微課更好地服務于教學,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更加靈活、生動、有效。
參考文獻:
[1]《學子:理論版》張巖
[2]《中國電化教育》,2014(9)戴曉華,陳琳
[3]《中小學電教》2015(3)李凌
[4]丁念金.從翻轉課堂到教學體系的重建[R].揚州市教學論壇,2014,(08)
[5]佐藤學著,鐘啟泉譯.學校見聞錄[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