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艷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學方式也在不斷的改進,多媒體數(shù)字化的運用在教學中越來越常見,而微課程是近年來一個新興的概念。本文圍繞學習目標制定,以及課堂學習和課后學習的方式,從多個視角討論了微課程教學的應用方法,并結合各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使學生得到個性化教學。讓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得到結合與統(tǒng)一,更加高效的管理自己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化學;微課程教學;教學設計;教學的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88-01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學方式也在不斷的改進,多媒體數(shù)字化的運用在教學中越來越常見,而微課程是近年來一個新興的概念。微課程采用視頻或短片等形式的教學手段直觀的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進行教學活動。微課程的優(yōu)點是直觀、高效,是一種新穎的、簡易的微型教學手段,在課堂學習和課后的學習中都可以運用,也可在電腦、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中運行。初中化學微課程,是用數(shù)字化技術呈現(xiàn)的一種教學方式,例如視頻和動畫,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也要以中學化學課程的課程要求、教學目的與學習方式作為制定教學計劃的基礎。為了提高教學質(zhì)量,適應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進行了多樣化的微課程教學的開發(fā)?;瘜W微課程的要求是多元化和微型化,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效果等幾個部分。因此,要設計出合理的微課程教學方案,就要從教學目的、教學思路、教學策略和教學效果的反饋進行研究分析,充分結合學生的需求。筆者認為,根據(jù)化學微課程的內(nèi)容以及教學特點,可以將微課程教學分為4個步驟。步驟如下:
一、教學目標制定
目標制定的原則是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也就是在制課程目標時,要按照在學生的思維方式來研究課標與教材,思考學生要學的內(nèi)容;判斷學生能學的內(nèi)容;找出難點和核心,判斷學生的興趣點。目標的深度和廣度以及課堂容量都要與學生的認知特點相契合,教學目標的邏輯關系、知識密度等都要順應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習慣。
二、教學內(nèi)容選擇
微課程類型可分為如下幾種:
1、概念型知識微課程
化學學科上的一些核心概念的學習稱為概念性微課程,例如元素、化合物、氧化物等。它是初中化學的學習重中之重,是往后高階學習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記憶難點。概念型微課程知識主要的教學形式是教師講解,一般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而研發(fā)。把課程核心概念研制成微課程后,就能夠形成“微課程知識體系”,學生記住一個關鍵點,就可以聯(lián)想到相關知識,使雜亂的知識系統(tǒng)化,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的學習和記憶,是知識更為牢固,也能讓學生學習更加輕松,總而言之,概念型的初中化學微課程教學重在歸類與總結。
2、策略型知識微課程
策略型微課程的重點是教會學生化學的學習策略和方法,要求學生靈活掌握知識,學會方法變通與知識的遷移。主要針對學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有相似規(guī)律的化學知識,例如“方程式的配平”、“物質(zhì)的量的求取”、“化學計算題”等問題,總結出一些常見的化學學習方法,能為學生提供快速解決問題的途徑。針對記憶難點,總結了分類教學的微課程。在學生在大腦中形成縝密的知識網(wǎng)絡,將知識學的靈活,逃離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3、動手型知識微課程
前面兩種微課程類型都是理論知識類型,而動手型微課程主要內(nèi)容是化學基本實驗操作和重要的化學實驗,需要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同時結合理論知識,使學習更加立體化,學生能從多個角度理解知識、運用知識。通過視頻觀看和動手實驗等方式,主要內(nèi)容是化學重要實驗操作和常見的化學實驗的方法、現(xiàn)象。視頻觀看可以讓學生學會正確的實驗方法和基本技能,學習實驗規(guī)范。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操作,能讓學生真正學會實驗方法。同時可以針對實驗中化學反應和化學現(xiàn)象邊實驗邊講。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回答問題,最后轉化會知識留在學生的腦海中。動手型知識微課程,能讓學生了解化學變化和化學現(xiàn)象的本質(zhì),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記憶。動手型知識微課程能更好的將書本知識變成行動能力。
三、教學策略的提出
教學策略是微課程教學設計的核心內(nèi)容,提出一個好的策略能夠有效解決微課程如何教與如何學的本質(zhì)問題。教學策略的內(nèi)容有教學過程與內(nèi)容的制定、教學的方法、學習方式、教學步驟等。制定教學策略的依據(jù)是教學目標,所有的教學策略都是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比如實驗教學我們可以設計微課提供安全有效的實驗素材,比如用酸堿指示劑驗證物質(zhì)酸堿性的實驗,濃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稍不注意就會傷害皮膚。教師制作了《會說話的酸堿指示劑》的微課,模擬不同酸堿的聲音,詼諧有趣,學生情不自禁地隨著微笑,心情愉悅。有學生還模仿微課講述,躍躍欲試,深深沉醉在課堂上。
四、教學效果評估
教學效果需要進行評估才能不斷得到提高和該進。教學效果評估的核心是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情況。是微課程的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這種檢測可以考試試卷形式,還能以線上答題途徑等等。其中在線做題可行性和更強。在此過程中,學生既復習了基礎知識,又能提高思維能力;不僅可以自我檢測,又可以實時得到老師的解答和測評。
每個步驟都做到“精耕細作”,教學內(nèi)容充實生動,教學主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方式新穎活潑,牢牢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把握好知識的重點難點。
化學微課程可以參與到各種教學形式和內(nèi)容中,例如復雜知識點模型建立、課程的引入、課后的測評等。老師需要提前準備相關內(nèi)容,做好課程規(guī)劃,將相互聯(lián)系的不同的微課程整合成一個有機整體,讓知識更加的飽滿,知識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