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堯
摘 要:情境教學是一種能夠促進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激勵學生向知識領域不斷探索的新型教學模式。在課堂中成功地運用情境教學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主體意識,提高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51-01
一、前言
思想政治課的目的和宗旨,決定了它既是一種理性教學,又是一種情感教學。因此要求政治教師必須把思想政治教育與情感教育統(tǒng)一起來。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親切感受和情緒體驗,激發(fā)起他們對思想政治課認知興趣,發(fā)展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是值得每位思想政治教師思考的重要問題?;谶@一問題的提出,情境教學法應運而生,正如新課標指出的:教師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并以其親身生活實踐為基礎,從中體驗并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fā)展??梢?,實施情境教學是目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二、情境教學的含義
所謂“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依據(jù)課標,借助教材和圖片、文字、音像等背景材料,創(chuàng)設問題與活動情境,讓他們“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學習的情感體驗,從而增進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三、情境教學的意義
初中政治課受歷史和現(xiàn)實等各種原因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其不感興趣。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課程改革以人為本、回歸生活,突出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大大豐富情境的內涵,并對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新的要求,創(chuàng)設情境也因此成為初中政治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初中政治課的內容相對比較枯燥,如果學生只是死記硬背,不能理解其內容,這樣機械的學習,壓制了學生的情感。知識需要融入情境之中,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情境教學的實施
1、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課堂活動是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它的效果是單純的講授不能代替的,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開展學生活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創(chuàng)設一種師生共同參與,互動的積極和諧的氣氛?;顒有问接卸喾N多樣的:可以是情節(jié)表演、小品等,如“禮貌顯魅力”這一內容教學中,讓學生表演在新華書店兩學生買書的故事,使學生對文中的角色產生認同感,將自然地加深學生內心體驗,然后根據(jù)這一情節(jié)分析其內容,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既烘托了課堂氣氛,又能做到了寓教于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把學生帶入社會,帶入大自然,如組織社會調查、春游秋游活動,以社會、自然情境激發(fā)學生體驗情感。
2、創(chuàng)設愛心情境。人文主義心理學家哈姆柴克認為:只有維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培養(yǎng)和諧、充滿愛的教育氛圍,才能使學生心理感到安全,才能坦然接受學習。古人也曾說過:親其師,信其道??梢?,與學生情感交流得當,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形成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慣性。與學生情感的接近,得到了他們的認可,在這一感情基奠下,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會主動、自覺,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所以在情感的情境中學生感到的是人格的尊重、自身價值的存在和智慧的展示以及愛心的溫暖,從而使學習成為學生主觀所需,成為他們情感所驅動的主動發(fā)展的過程,在教學中以誠心、耐心、愛心、熱心來建構教學的情境,不用“教鞭治學”;更不做體罰、變相體罰的“形象大使”,平等對待所有的學生。使學生在情感交流中實現(xiàn)自主學習。
3、創(chuàng)設熱點問題情境。熱點問題指的是那些被人們所關心的、討論較多的并且其影響力廣泛而深刻的大事件或者其他的問題等。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往往會發(fā)生很多與熱點話題相關的事情,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將熱點問題引入學生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方法,使同學們能夠更進一步的認識和關注熱點難點問題并得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比如在關于我國公民的權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正在進行的人大選舉與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結合起來,請同學們各自扮演人大選舉過程中的各種人選,幫他們了解各種人選的基本要求和構成要件。在整個模擬選舉的過程中,同學們不僅需要了解課本上所講述的各種思想道德法律的基礎知識并需要查閱相關資料來了解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故這樣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的提高了學校的教學質量。
4、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在課堂中開展各種生動的情境表演,發(fā)動學生參與活動,不僅可以使教學內容從靜態(tài)走向動態(tài),走向生活,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玩樂中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比如,在講到“法律規(guī)范經濟行為”時,我一開始就讓學生結合自身經歷自編自導了一些消費活動小品,如學生在買東西時遭到店主懷疑,無禮搜身、強買強賣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故事。,然后根據(jù)小品提出問題:小品中哪些是經濟活動的參與者?他們這些行為對嗎?……這樣通過小品,讓學生體驗現(xiàn)實生活中某種角色,使學生身臨其境獲得真實感受和內心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五、結束語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然而并非越多越好,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材的不同內容及教師自身等具體情況與條件,靈活運用,從而創(chuàng)設出適合學生而又富有感情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情涌動中獲得感情升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心理和行為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