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夏璇
摘 要:在中學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的語言應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富有啟發(fā)性,并善于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有趣,化平淡為新奇,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極大興趣,他們就會在聽課時感到津津有味,這樣既可節(jié)省時間,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又能提高學習效率。在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在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英語課堂教學氛圍有顯著成效,本文通過對情境教學法、在中學英語中應用進行簡單介紹和分析,并闡述了它在英語教學方面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英語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212-02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新時期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促進了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所謂情境教學,只要是指教師為了實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而采取一定的手段,創(chuàng)設一定的英語情境,刺激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活躍英語課堂氛圍,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化。語言學習本身是相對單調(diào)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有求知欲,沒有興趣就不會有求知欲,學習熱情大減,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所以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有趣,化平淡為新奇,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尤為重要。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 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減少學生利用母語進行心譯的過程,加快與客觀事物建立直接的連接,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有必要認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英語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因文設境,以境動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行是知之路、學非問不明?!睂W生只有通過親身經(jīng)歷或親眼所見,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積極性才較為持久,因此在設置情境時,應與授課內(nèi)容相一致。教師可搜集、制作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音樂、圖像及文字資料等。在課堂上適時展示,給學生以視覺、聽覺上的刺激,使之產(chǎn)生相應的感情共鳴。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MY BIRTHDAY》一課時,事先準備好一份精美的禮物,并播放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在音樂中把生日禮物送給這一天生日的學生,讓學生重溫起自己以往過生日的幸福情景,感受到老師的真情祝福。這樣,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八年級下冊《Welcome back to school》culture部分時,結合3月8日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學生為母親做一件小事,如送一杯茶、獻一束花、制作一張賀卡等,并用口語“Happy Womens Day Mom.”祝福媽媽節(jié)日快樂。這樣,充分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僅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還讓枯燥的書本知識以生動的語言走進了學生的生活。
二、因課制宜,因境入情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是傳授知識,而是激勵、喚醒、鼓舞。”而情境教學則是一種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能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當兒童興致勃勃地進入英語課情境時,教師還應根據(jù)教材的特點進一步挖掘教材內(nèi)在的情趣。例如,復習動物名稱時,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獲得知識的程度,設計了猜迷的游戲,即根據(jù)一些動物的特征編成易懂易記的兒歌,如:“I have a new friend. She has a long nose and a short tail. She has big ears. Who is she? ”又如:“I am an animal, I can climb the tree quickly. I like bananas very much. My face looks like a mans .What am I? ”等等。通過游戲的生動性和競爭性,激發(fā)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鍛煉了兒童的語言能力。在短語“Look out”時,充分挖掘遠程教育的資源,設計了兩輛車在公路上相撞的動畫片,讓學生直觀地了解“Look out”這一短語的含義,同時聯(lián)想起“Watch out ”一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領悟教材,學會英語。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熱情
兒童好動、好奇,又能大膽使用語言。因此,教師要大膽地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扮演角色、合作學習等形式鍛煉學生的會話表演能力,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在教授七年級年級下冊第四單元《WHAT ARE YOU DOING?》一課時,設計了打電話這一情境,教師給學生準備一部手機,讓他們與遠在外地打工的親人用英語進行交談,學生在真實的角色中嘗試用英語打電話,學習、學會本課句型“What are you doing?”既溝通了師生之間的情感,又鍛煉了學生在實際語境中運用英語的能力。
四、優(yōu)化情境,鼓勵實踐。
在英語教學中,要積極鼓勵學生用英語交談,根據(jù)主題設計不同的活動,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用所學生語言材料,獲得學習英語的成功感。如:設計“小小天氣預報員”,請學生扮演weatherman/weatherwoman報告天氣情況:“Good morning .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 Its fine today. But its going to rain tomorrow.”設計“五好家庭演講會”,讓學生使用句型“My father is……”介紹父母等家庭成員的職業(yè),設計“小天使藝校招生”,讓學生使用句型“I likes……”談各自的興趣愛好,通過各種主題鮮明的語言實踐活動,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充分展示。
五、運用體態(tài),烘托情景
豐富的體態(tài)表情也是不錯的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法。它能補充、代替有聲語言的不足,提高課堂教學的信息容量和準確性。如在教學“ like footb和 “ dont like ”時我通過運用體態(tài)語,學生就能根據(jù)教師的表情很快區(qū)分“l(fā)ike ?” 和 “dont like”的意思,并迅速地掌握所學知識
六、通過活動,激活情景
孩子的天性好動好玩。在課堂上適當?shù)赜幸庾R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戲,創(chuàng)設豐富的活動情景,能讓孩子們覺得好玩,從而延長注意的保持時間,更有效地參與教學。如在鞏固操練本節(jié)課的所學的單詞football,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時我通過教師做動作 ,學生說出相應的詞語 ;或者教師說單詞 ,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前者鍛煉了學生說的能力 ,后者鍛煉了學生聽的能力 ,兩者有效結合起來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課堂氣氛,還使他們在活動中迅速地掌握所學知識。 還有就是在學習句子“I like football.”“I dont like football.時通過模擬打籃球來學習,操練句子,進行教學。使得課堂情境性濃。從而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也突破了教學難點。
七、角色表演,活化情景
中學生模仿性強,進入角色快,這些與生俱來的特性可以加以利用。如在進行課文的復述時,通過扮演運動時的角色,不僅復習了已學的知識,還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活化了課堂氣氛,也為接下來的學習提供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
在英語課的教學中,利用恰當?shù)慕虒W手段,創(chuàng)設動人的教學情境,把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yǎng)、智力的開發(fā)以及道德情操地陶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就一定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達到英語課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 勇 試論“英語情景教學”在課堂上的運用. 中學英語第5期,2009
[2] 孫書霞 王彥榮.談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中小學教育與管理4期,2004
[3] Paul seligson.林立小學英語教學活動[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4]CookVivian.19911996.SecondLanguageLearningandLanguageTeachin.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5] 鐘海莉;;初中英語情景教學的探究[J];新教育;2010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