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愛
摘 要: 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影響學生對其他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的需要,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質量,使學生學好語文,打好基礎,教師可以采用高效課堂和小班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本文主要討論采用結合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結合教學 應用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觀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小班化教學的特殊性,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要以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放下教師的架子,與學生交朋友,促進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由于小班化教學的特點,教師充分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進行指導和幫助。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充分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教學的有效進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幽默語言、靈活的肢體語言表達自我,這樣不僅能夠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營造寬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而且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充分利用多媒體
教師在教學主要內容前,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采用多媒體的方式,給學生播放一些有關的視頻,觀看一些相關的圖片,讓學生聽一些有關的歌曲,給學生普及一些課外知識。通過刺激學生的感官,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有力地結合起來,將書本上枯燥的字體變得生動形象,將教學內容更直觀地顯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可以抓住學生的眼球,促進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1.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學習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將知識教給學生,還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從思想上明白:學習不是為了父母,更不是為了老師,而是為了自己的將來,學習是為自己而學。這就需要教師在每節(jié)課上采用合理的方式,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改變自身的錯誤思想,從思想上重視學習,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2.使學生從課前預習做起
課前預習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對學生學習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授每節(jié)課的內容前要布置課前預習的任務給學生,使學生從課前預習做起,在學習知識前進行課前的自主學習。在課前預習中就使學生通過相關的書籍、網(wǎng)絡查閱相關資料,提前掌握一些知識,并找出、標記出自己在預習過程中不懂的疑點難點,在課堂上注意聽自己不懂的部分,向老師提出問題。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時間讓學生討論,解決自身不懂的問題,促進學生之前互相幫助、互相解決難題,促進合作學習。學生在每天的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漸漸地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可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當前語文教學多采用單一的講授式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感覺課堂枯燥無味,而且大大降低課堂學習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在講課前提出一個問題或設置懸念,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去思考,促進學生提高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些有關教學內容的小故事、讀些有關的文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舉辦一些有關語文教學內容的活動,比如:詞語接龍、演講比賽、知識競賽、辯論比賽等,促進學生踴躍參與,激發(fā)學生的競爭心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帶領學生學習,讓學生與老師互換角色,使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我,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做課堂上的主人翁。
當然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單僅僅是這些,還有許許多多。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具體的實際情況,根據(jù)教學的不同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建立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豐富評價方式,進行合理評價
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評價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激勵學生,促進學生以后的學習。當前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多是以筆試為主的試卷考察,教師以分值評價學生。為了豐富評價方式,避免單一,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其他教學評價方式。比如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交換評價,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結合起來,使評價的結果更客觀、更符合實際;在每節(jié)課后,對個別學生和整體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將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記錄下來,使其最終影響期末的評價,使評價更綜合,使評價的結果更科學。這樣不僅豐富了評價的方式,而且增強了評價結果的客觀性,減少了主觀性,使學生更信服最終的評價結果,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五、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高效課堂和小班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兩種教學方式相結合,使各自的優(yōu)勢充分顯現(xiàn)出來。結合教學要求教師轉變自身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對學生積極引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通過合理的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避免單一的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豐富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姚秀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文教資料,2016,06:59-60.
[2]米紅社.論小班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2015,0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