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彥偉
摘 要: 如何指導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力求得法呢?本文認為,應該引導學生認真鉆研教材,抓住重點;幫助學生分析課文內在聯(lián)系;通過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引導學生進入故事角色,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關鍵詞: 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 農村中學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薄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讀整本書”。課標還對各年級段的課外閱讀總量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我國對小學語文教育在課外閱讀這一塊的總要求,農村小學也不例外。然而農村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離《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太遠,迫切需要我們從中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如何指導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力求得法呢?
一、引導學生認真鉆研教材,抓住重點
在學生課外閱讀時,老師要運用正確流利、兒童化的語言渲染課堂氣氛,引導學生進入意境,在大腦中產生視像,把它像電影一樣一幕幕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景物的每個部分,人物的外貌特征、語言、神態(tài)、行為、心理活動等,事情的每個細節(jié)、古詩的畫面、情景等,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笔箤W生欣賞一副很美的畫面:“杜甫草堂前兩棵枝繁葉茂、郁郁蔥蔥的柳樹上,兩個黃鸝在歡叫、在唱歌,而一行白鷺振翅飛向深藍的天空。從窗口向外望去,西面的山嶺上有厚厚的積雪,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閃閃,門前的河面上還停泊著通向萬里之遙東吳的船只。”主要寫了黃鸝、翠柳、白鷺、西嶺、白雪、船只。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里重點描寫了水是怎樣的靜、清、綠,山是怎樣的奇、秀、險,這樣的山倒映在這樣的水里,能不叫人贊譽嗎?能不叫人陶醉嗎?世界上哪里的山水能跟桂林山水相媲美?指導學生鉆研教材后再閱讀,效果甚好。
二、幫助學生分析課文內在聯(lián)系,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一篇完整的文章是由字、詞、句、段內在聯(lián)系而成的,如篇中分段、段中分層、層中分句、句中分字詞。篇有中心,段有段意,層有層意,句有句意,詞有詞意,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是自然流暢的,也是有規(guī)律的,有倒敘、插敘、順序,有時間的推移、空間位置的變化,有先總后分、先分后總等。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了解作者寫文章時的目的,如何選擇材料、組織材料,如何按一定思路、順序把材料自然排列起來,如何推敲字詞、遣詞造句,在體現(xiàn)中心的地方采用哪些表達方式、描寫手段等。學生了解文章內在聯(lián)系之后,再閱讀,是比較容易的。
對于內容較復雜的文章,教師可與學生共同擬訂全文提綱、板書等,幫助他們掌握內容層次。學生根據(jù)課文線索和板書詞語先分段閱讀,再全篇連起閱讀。這樣就省力多了,如《富饒的西沙群島》共有七個自然段,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群島進行了介紹和說明。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優(yōu)美的風景和豐富的物產,最后講英雄的兒女守衛(wèi)著祖國的南大門。教師可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再引導學生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南大門”的順序閱讀。
三、通過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引導學生進入故事角色
引導學生進入故事角色,置身于故事情節(jié)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跟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加深理解,對學生閱讀文章很有幫助。如《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學生初讀文章會產生一些疑問:這次戰(zhàn)斗在什么國家、什么地方,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戰(zhàn)斗等,老師必須對當時時代背景做簡要介紹,使學生了解志愿軍為什么要抗美援朝。解決了這些疑問后,教師分析講讀文章時先進入角色,置身于故事情節(jié)之中,以真摯的感情感染學生,引導其進入角色,和作者產生共鳴。講到邱少云和戰(zhàn)友們潛伏在敵人的前沿陣地,連敵人的講話都能聽見,咳嗽一聲或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敵人發(fā)現(xiàn)時,整個教室都靜悄悄的,學生連氣都不敢喘,生怕敵人聽見似的,好像自己就是潛伏部隊的一員。當講到邱少云被烈火包圍,進而發(fā)展到邱少云身上燃起了大火,作者焦急而痛苦的心理活動,以及邱少云在烈火中犧牲的情景時,學生好像和作者一樣痛心,激動得流下熱淚,有的學生不斷地抽噎著。當講到戰(zhàn)斗打響了,戰(zhàn)士們從地上躍起高喊著“為邱少云同志報仇”,勇猛地沖上三九一高地時,許多學生情不自禁地喊起來,好像自己也在沖鋒似的。這樣,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仿佛置身于故事情節(jié)之中,對文章印象十分深刻,再閱讀就比較容易。
我認為要營造書香校園,首先要營造一種書香文化,讓農村小學生知道為什么要讀書,如何讀書,讓他們知道書在人生歷程中的重要性,從而形成課外閱讀的內驅力,真正自覺自愿地讀書,讓讀書就像吃飯一樣變成一種習慣、一種需要,以徹底改變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觀。
本文是“隴原名師”專項教育研究課題《農村小學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課題批準號:GSGB[2015]MSZX152)的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