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昭
【內容摘要】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成為教育的核心目標,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中心的講授制教學法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能力發(fā)展的需求,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本文在分析初中歷史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探究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方法 自主建構
一、初中歷史傳統(tǒng)教學方法分析
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采用的是教師中心的講授制教學法,教學新內容主要是教師借助專業(yè)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完成系統(tǒng)化的解讀,然后根據(jù)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完成教學設計,講解給學生聽。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一個根本任務是認真聽講,將教師講解內容的重點進行記錄,借助教師的思路完成對新內容的理解,并進行記錄。這樣的課堂呈現(xiàn)出三個特征:一,學生的思維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在課堂中學生對新內容的思考是跟隨者教師的解讀進行吸收的,沒有自己關于問題的自主思考,沒有知識的自主建構;二,學生處于無聲狀態(tài)。課堂中大多數(shù)的時間放在了教師的講解上,教師講解的是否清晰成為好課堂的標準,而沒有人關心學生的學習,學生的思想是否活躍,課堂有沒有思想的碰撞;三,師生互動為單一的問答。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課堂,互動是雙向的,是思想的碰撞和交鋒,但是在這樣的課堂中,只有教師問——學生答,沒有學生對于疑難的提出,沒有學生自主思考的表達,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二、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有效策略
1.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學生主體課堂
在傳統(tǒng)教學法中關注的是教師的教,教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足夠豐富,講解過程是不是足夠的清晰,而沒有關注學習主體的學習過程,學生是否在積極地吸取知識,思維是否處于主動的狀態(tài),學生的是否在進行意義建構。初中歷史要想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就是要肯定學生的價值,將重點放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關注學生活動的設計上來。例如,在《大一統(tǒng)的漢朝》的教學中,教師將教學設計的重點放在了學生活動中,學生首先通過“漢武大帝”的視頻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視頻中的他是誰,為什么說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走入新內容的學習中;然后通過導學案的引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要求學生以提綱的形式記錄自己在新內容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再次,引導學生進行合作研究,探索漢武帝實行了哪些政策,為什么實施這些政策,這些政策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并借助小組展示引導學生把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結合教學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方法
新課程主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知識的自主建構,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但是并不是說不需要教師講授法的支持,只是需要采用更加多元的教學方法,將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動學習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首先,課前需要采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進行獨自的學習。例如,在《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座南方城市,然后思考這個地區(qū)是否經(jīng)歷過這次開發(fā),有什么歷史痕跡?這個綜合性的問題需要學生不斷地搜集資料結合已經(jīng)學習的歷史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就是自主學習;其次,教師將新內容分解為若干個研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例如,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研讀江南地區(qū)開發(fā)圖,解決教師設置的問題,并分析江南地區(qū)開發(fā)的原因以及歷史意義,在這個過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合作法、探究法、互動交流等方法;再次,在小組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難點,給于適當?shù)闹v解,進行點撥。
3.恰當使用教學方法,完成課程的延伸
新課程提出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能夠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進行主動的學習,樹立自己的個性,進行更廣闊的學習。例如,在《對外友好關系》的小組研究過程中,學生在分析唐朝時期,中國和日本、新羅、印度的關系,友好往來的歷史事跡后,學生對這些對外關系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興趣,教師并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建立學習研究課題小組,引導學生自主地搜集相關資料,進行中分析和整理,建立自己課題的分析角度,建立框架體系,書寫研究報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才用了網(wǎng)絡互動交流的方法,及時地對學生遇到的問題給于即使的指導,并引導學生定期將搜集到的資料上傳至網(wǎng)絡,實現(xiàn)共享,借助網(wǎng)絡平臺進行小組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最后借助展示法給于學生展示成果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中心的講授制教學方法受到?jīng)_擊,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學生主體課堂;結合教學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方法;恰當使用教學方法,完成課程的延伸,促進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于秀蘭.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2013.
[2] 馬勇波. 淺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 (03).
[3] 楊碧金.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的探究[J]. 華夏教師,2015 (11).
(作者單位:甘肅慶陽環(huán)縣毛井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