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軍
摘 要: 數學學科具有相對抽象性與枯燥性,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效果自然不盡如人意。寓教于樂,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與形象性,調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學生才能成為知識的構建者,成為快樂的探究者,這是廣大數學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 寓教于樂 教學情境 高效課堂
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性的消極行為,而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真正喜愛、積極參與與獨立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愛學樂學一直是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不同的形勢賦予了不同的內涵,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形勢下,我們不能再死守以往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而是要緊跟教育形勢的發(fā)展,讓數學教學與生活接軌,與時代同步,從封閉的教材與教室延伸開來,為學生打造充滿樂趣與智慧的數學課堂,寓教于樂,以情寓教,這樣才能更貼近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情感需求,才能調動學生參與數學探究的主體性與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快樂的學習者,讓教學富有活力、更高效。
一、樹立良好師者形象,贏得學生對教師的積極情感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學科的喜愛正是建立在對教師的喜愛與尊重基礎之上的。我們所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他們所喜愛的自然也是活潑開朗的教師。為此教師要在自身形象上下工夫,展現給學生良好的形象,首先從心理上贏得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這樣學生才能將這些積極的情感轉移到學科學習上。簡單來說,作為師者,我們要外塑形象,內練修養(yǎng)。一方面教師要具有良好的外部形象,也就是說教師要重視衣著打扮,穿戴干凈整潔,自然能帶給他人好心情。教師要衣著整潔大方,帶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教師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教師要擁有高尚的心靈,良好的道德品質,要熱愛學生,善于幫助別人,與他人和睦相處,這樣就可以在無形中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以教師的人格魅力與道德修養(yǎng)贏得學生對老師的敬佩、尊重與喜愛,這樣學生自然就會愿意與教師親近,能夠打開心門與教師積極交流,這樣才能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
二、引入生活這股活水,開創(chuàng)自由而寬廣的學習平臺
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這決定了數學學科的學習不是死的、封閉的,而是有著寬廣的平臺、豐富的素材,這樣的數學教學才能充滿樂趣,才能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再死守教材與教參,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而是要將教學視野引入生活,將生活活力引入教學中,這樣的數學教學才能富有活力與魅力。不僅能激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更能讓學生從知識的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深刻理解知識,促進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如在學習軸對稱時,我們就可以收集更多現實生活中的學生所熟悉的各類生活實物,如美麗的蝴蝶、多樣的樹葉、宏偉的建筑等,從而打破以往封閉的教學空間,為學生開創(chuàng)開放而寬廣的數學學習平臺,這樣的教學自然會變得更有趣、更生動,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調動生活經驗展開主動而積極的認知活動,從而讓學生從大量豐富的生活素材中獲取直觀認知,進而上升為理性認知,實現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這樣的認知活動更富有趣味性,學生不再是機械地學習與記憶,而是發(fā)自內心地喜愛,會燃起學生求知的火焰,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深刻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關系,這樣更能讓學生正確而科學地認識數學學科,開闊學生視野,實現學生的長足發(fā)展。
三、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打造富有動態(tài)化的課堂
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再是傳統(tǒng)黑板加粉筆的枯燥教學,也不是課件高度程序化的教學,而是融合了二者的優(yōu)勢,實現了信息種類、傳遞方式等的全方位變革,更能為學生打造動態(tài)化、立體化的高效課堂,讓數學教學具有濃郁的現代化氣息,使電子白板成為師生共同探究的平臺。這正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電子白板實現了語言、文字、圖畫、音頻與視頻輸出的統(tǒng)一,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可以根據實際學情靈活調用數學資源庫中的數學素材,并可以進行當堂的二次創(chuàng)作,可以在白板上進行即時書寫,這樣教學信息更多樣化,更能實現人機互動、人人互動,使之真正成為師生共同探究的良好平臺。如在學習圓的基本性質時,我們可以從資源庫中調取小動物騎車比賽的視頻,向學生直觀而動態(tài)地展現小選手騎著各式車輪,如三角形,圓形、橢圓、矩形等前進的實況。以此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同時更能讓學生從直觀的畫面中獲取最直接的信息,圓形車輪最穩(wěn)當。在學生獲取這一感性認知的基礎上,再利用電子白板的特殊功能,將車輪放大,讓學生看清其構造,動態(tài)模擬將車軸安放在不同位置時車子的行駛情況,從而讓學生對圓心、半徑等有更深刻而直觀的認識。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的理解更深刻,更能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創(chuàng)設豐富教學情境,打造有積極情感的課堂
情境教學不再是孤立講解知識,而是將知識符號寓于一系列直觀而生動的場景中,將情與境結合起來,這樣的教學自然就不會是枯燥而呆板的,而是富有活力的生動課堂,更能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實現學生快樂參與及主動學習。
如游戲情境,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可以將學與玩結合在一起,這樣的教學更貼近學生心理,順應學生天性,自然能夠換來學生高度亢奮的思維與飽滿積極的熱情。如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我們可以將以往枯燥的計算訓練設計成游戲,可以在小組間進行搶答,也可以設計成闖迷宮的游戲,等等,從而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內化計算算理,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又如故事情境,每個小學生都喜愛聽故事,將抽象深奧的數學知識寓于直觀生動的趣味故事中,學生更能從心理上接受,更能主動參與其中,何樂而不為。又如操作情境,小學生活潑好動,動手能力很強,我們正可以利用這一點讓學生操作學習,解放學生的雙手與大腦,讓學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識,享受動手與動腦的樂趣。
總之,教師要心中裝著學生,從學生的角度閱讀教材、審視教學、設計活動。這樣的數學教學才能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構建開放和諧而高效的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宋學萍.數學課堂中的“寓教于樂”[J].成才之路,2012(23).
[2]張榮凱.創(chuàng)建寓教于樂的高效數學課堂[J].師道:教研,2012(5).
[3]李春麗.寓教于樂,實現生動有趣小學數學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小學,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