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曼麗
摘 要: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推進,英語已經(jīng)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交流方式,而且是體現(xiàn)個人素質(zhì)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黨校英語教師要更加注重英語教學任務,優(yōu)化英語教學方法,根據(jù)黨校學員的個人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改革現(xiàn)有的英語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模式,因人施教,實現(xiàn)提高學員英語水平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 黨校 英語 教學方法
英語作為現(xiàn)在全世界應用范圍最廣的外語,是各種類型人才都有必要熟練掌握的。作為外語五項基本要素的聽、說、讀、寫、譯,在英語教學中也要以其為重點進行教學。但是針對黨校學員的特征,英語教學的側(cè)重點應該進行明顯區(qū)分,以保證學員能夠得到有價值的學習內(nèi)容。
一、黨校學員學習英語存在的問題
黨校的英語教學難點與普通高校有顯著區(qū)別,因此筆者針對黨校英語教學難點的特點進行以下幾點分析。
1.招生機制導致學員英語能力差異
黨校與普通高校最大的區(qū)別是招生機制上的差異。黨校是成人高等院校,是面向社會進行招生的,這就導致黨校的學員構(gòu)成比較復雜,學員的英語基礎與英語水平也是相差較大的,讓黨校的英語教學面臨比較嚴重的困境。如何在黨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求同存異,減小這種學員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所帶來的影響,是提高黨校英語教學的一大難點。
2.學員外界壓力較低
黨校的學員構(gòu)成多數(shù)是國家各級的行政公務人員,本身有相對穩(wěn)定安逸的工作,而且學員本身的工作內(nèi)容與英語沒有太多或者直接的聯(lián)系。黨校的學員并不需要通過普通高校大學生的四級英語考試或者六級英語考試,同時不需要面對普通高校大學生的畢業(yè)及就業(yè)壓力,所以黨校學員對學習英語沒有普通高校大學生的那種緊迫性和必要性。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黨校學員面臨的外界壓力較低,學習英語的動力較弱,所以黨校英語教學方法要有針對性的措施。
3.黨校英語教學與學員需求存在矛盾
一般來說,普通高校的英語教學都有嚴密科學的規(guī)劃,有嚴格合理的教學大綱進行指導,而且英語課程內(nèi)容與學生的需求保持一致。但是黨校教學制度不同于四年制的高校教學制度,對英語課程的安排也沒有高校英語那么詳盡完善,同時由于學員的特殊性,黨校英語教學沒辦法保持英語教學應有的連續(xù)性及重復性。而且黨校學員對英語的需求并不高,這就導致黨校英語教學與學員之間存在根本上的矛盾,黨校英語教學目標難以實現(xiàn)。
二、提升黨校英語教學的方法
黨校英語教學有其自身特點和需求,針對這些特點和需求,黨校英語教學務必從自身角度進行改革,采用因人而異的教學方式,滿足學員的自身需求,從而達到黨校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
1.倡導興趣教學,引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自主性。
在黨校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注重對英語文化的講解及對產(chǎn)生這種文化的背景進行分析。黨校的學員有自身的特殊性,單純的知識性教學無法引起學員的學習欲望,反而是偏向文化與歷史角度的英語教學更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黨校英語教師應該在緊密結(jié)合教材的基礎上,著重為學員講述英語的文化背景及知識背景等,在講解過程中,滲入英語的五大基本元素——聽、說、讀、寫、譯,這樣既能夠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又能夠拓寬學生知識面,讓學員能夠從不同角度收獲知識,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引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自主性。
2.分層教學,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
由于黨校學員的英語水平差異較大,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更是有高有低,這就要求黨校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從學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分層次、分等級的針對性教學,讓不同英語水平的學員都能夠得到相應的英語知識學習,從而取得相應的教學效果。同時在進行分層分班的過程中,應該本著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在照顧大多數(shù)學員的基礎之上,研究創(chuàng)新更多英語教學方法,保證所有學員都能夠獲得新的英語知識。
3.推行實用性英語的教學。
針對黨校學員的特殊性,黨校英語教學不能與普通高校的英語教學一樣注重知識性英語傳授,而是應該注重實用性英語的講解。在重視英語五大基本元素的同時,應該著重提高學員的閱讀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員的綜合素質(zhì)及創(chuàng)新能力。針對黨校教學課程的課時局限性,側(cè)重提高學員的閱讀能力不僅能夠讓學員能夠自主學習英語,更有利于學員通過國際網(wǎng)站新聞了解國際時事,提高學員對英語的利用率。同時針對黨校學員普遍年齡較大,對英語的記憶能力較弱,相對的理解能力比較強,因此強化英語閱讀能力有利于學員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掌握及應用。除此之外,對學員閱讀能力的強化更能讓學員學習英語不再受到語言環(huán)境及生活環(huán)境的限制,使學員離開英語課堂之后也可以在網(wǎng)絡或者紙質(zhì)讀物上接觸學習英語。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黨校英語教師應該避免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知識教學,應該選擇貼近時事的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案例,這樣不僅能夠引發(fā)學員的討論,更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英語教學更具有主動性。
4.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讓學員更主動接受英語。
黨校英語教學不應該模仿普通高校的英語教學,教師站在臺上講學生坐在下面學的被動接受式的英語教學方法并不適合黨校英語教學。由于學員的特殊性,黨校英語教師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讓學員更主動接受英語。筆者認為黨校英語教學應該以學員為課堂主體,應該注重的是學生想學些什么而不是教師想教些什么,教師不應該長時間進行知識性的英語教學,而應該主動激勵學員進行知識及時事的探討,讓學生能夠在實際中學習英語,避免抽象化的語言教學。黨校英語教學的宗旨更應該注重實踐應用而不是純粹的知識型英語知識傳授,學員更想得到的也是能力而不是單純的英語知識,黨校教師在以后英語教學中需要注意。
參考文獻:
[1]呂琳.淺談黨校函授英語教學[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6:131-132.
[2]黃建英.淺談黨政領導干部英語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桂海論叢,2003,05:92-94.
[3]尹夏璐.黨校英語教學的初步思考[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10,0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