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鈴
摘 要:現(xiàn)如今,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逐漸深入到教學中,在初中語文的課堂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但是在實際的課堂中,教學效果仍未達到小組合作學習應該達到的效果。本文作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新課改; 小組合作
一、關于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
1.學生合作學習習慣還需進一步培養(yǎng)。近年來,隨著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其成績有目共睹,但問題也非常明顯,應試教育仍是目前教育的主要弊端。因而,大部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仍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其主要表現(xiàn)有:沒有獨立思考問題、自行解決問題的習慣,缺乏團隊合作意識,不善于提出疑問,缺少個人見解等。同時,有相當一部分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偏重于教學任務,對于在課堂上用大量時間調動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認識不足,致使學生無法進行合作學習。
2.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化。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要保持相互合作,為了一個學習目標共同努力,學習成果必然是集體合作得來的。然而筆者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不參與,作為旁觀者在觀望;有的學生對組內成員不關心,只專心于自己的學習;還有的不知該如何合作,導致合作效果不理想。同時,小組在展示合作學習成果時,很多學生以“我認為”作為開頭,小組合作成果成為個人的,無視小組其他成員的貢獻;老師在最后做結語時,也會經常以“按你的想法”為開頭,這些做法都會導致小組內其他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3.沒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應事先分配好時間,先提出問題,然后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查閱資料的時間,這可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的機會,最后再開始小組學習,這樣學生會帶著問題去思考、學習。然而一些語文教師提出問題后會立刻讓學生開始小組討論,學生完全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這使得很多學生產生依賴,坐等老師和別的同學的答案,其合作成效顯而易見。
4.評價缺乏科學性。在合作學習結束時,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要全面客觀,不但要評價學習過程,還要對學習結果有所總結。但現(xiàn)實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關注學習結果遠超過學習過程,對學習結果的評價也不客觀辯證,要么肯定,要么否定,這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非常大的打擊。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1.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在課前查找關于本課內容的資料,布置給學生關于課文的任務,讓學生進行預習,使學生在課前對于本課所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舉例說明,在學習《詹天佑》的時候,教師布置的課前預習內容可以為詹天佑的生平,詹天佑修建鐵路時的背景以及鐵路修建成功對于我國的影響。通過閱讀文章,讓學生說出自己心目中詹天佑的形象以及詹天佑的優(yōu)秀品質,說出文章給自己帶來了哪些影響等等,在課堂上通過分組的形式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意識到合作學習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學生之間更加團結,形成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學習理念,增強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2.提升課堂的教學成果。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還會提升學生的語文水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升。舉例說明,教師可以在課上讓組內成員自由的探討關于課文的任何問題,然后各個小組派出代表說出經組內討論仍未解決的問題,其他小組的學生可以幫忙解答,最后沒有解答的問題進行匯總,由教師進行解答,這樣就提升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提升了課堂效率。
三、關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與策略
1.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第一,讓學生學會聽。傾聽在合作中尤其重要,不管發(fā)言者所說是對是錯,學生都要認真聽,只有傾聽完別人的想法,才能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判斷,從而做出自己的判斷,形成自己的觀點;第二,鼓勵學生提出疑問,敢于質疑。學生要擁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非常重要,學生不但可以質疑權威,也可以對老師的觀點提出疑問,對其他小組成員的觀點也可以提出不同見解,當然前提是要有理有據,不能胡編亂造。
2.分組要有效。分組合理有效,是小組合作學習能得到良好開展的前提。在分組時,語文教師需將學生的個性特點、語文成績、學習風格等因素綜合考慮進去,讓學生各展所長、優(yōu)勢互補,使學生將能力和水平充分發(fā)揮出來。小組內部也可設置組長、記錄員、觀察員、發(fā)言員等,使每個學生既能各施其職,又能分工合作,從而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習慣;在小組學習開展一段時間后,可根據組內情況調整成員的職責,使學生能嘗試不同的職位和角色,從而得到鍛煉的機會。
3.教師需綜合考慮知識難易程度。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應使學生充分理解學習目標,并將問題設計得更加合理,題目不能偏難抑或偏易。對此,語文教師需根據課程重難點確定教學重點,將充滿爭議的問題挑出來作為合作學習的要點,讓學生積極發(fā)言討論,這樣學生才有討論問題的動力,進而通過爭辯、交流掌握知識。
4.客觀評價學習效果。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進行總結點評時,教師需將評價的科學性放在第一位:將學習過程與結果相結合,最好稍稍偏重于學習過程,將集體評價與個人評價二者相結合,對集體的評價應放在首位。另外,教師在點評時也可用不同的方法,或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考量,然后就小組的整體表現(xiàn)進行評價,或者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競爭,對表現(xiàn)好的小組進行整體肯定和表揚,對表現(xiàn)一般的小組成員提出改進策略和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和學習方法,形式可以多樣,并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發(fā)挖掘新的方法。我們完全相信,只要語文教師依照新課改的要求,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貫穿教學始終,初中語文新課改必將迎來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群.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2(12).
[2]張銳.如何讓初中語文課堂充滿活力[J].學周刊.2013(06).
[3]楊葉. 初中語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調查與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 .
[4]李歡.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
[5]吳丹.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及實施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