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峰
[摘 要]音樂教學是中職課程中的一門重要科目,很多學生盡管喜歡唱歌,但是部分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原因有哪些,以及在新課改背景下,中職的音樂教學應(yīng)該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本文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guān)鍵詞]新課改;中職音樂;教學探究
新課改背景下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注重素質(zhì)教育,作為中職的音樂教師應(yīng)加以重視起來,不斷的進行嘗試與完善,發(fā)揮出音樂教學的作用。讓音樂教育在中職的課堂中釋放出燦爛之花。
一、中職音樂教學概述
在中職的音樂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以及情感,培養(yǎng)他們完善的人格與魅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fā)展。在音樂的學習中,還能夠促進學生的修身養(yǎng)性,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放松,同時也能夠?qū)ξ覈年P(guān)于音樂的歷史文化得以傳承。但是目前,對于音樂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很多學校都沒有對音樂重視起來,僅僅是將音樂看成是一個副科,學或不學都無所謂,很多學生聽歌唱歌,但是卻感覺音樂課沒有多大意思。在音樂課上,很多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dǎo),學生僅僅是處于一種“放羊”的狀況,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對中職音樂教學應(yīng)該不斷的進行改革并完善。
二、新課改背景下的中職音樂教學策略
1.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意識
很多學生對音樂的內(nèi)涵還沒有掌握,對于音樂還沒有多大興趣,甚至部分學生直接將自己歸屬于沒有音樂細胞、沒有音樂天賦等,這些都是沒有信心的表現(xiàn)。在曾經(jīng)的音樂教育中,存在著很多弊端,在音樂課中,僅僅是教學生簡單的唱歌,對于一些樂器、舞蹈等,僅僅是為特長生開設(shè),這樣就逐漸的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念,即為了將來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而學習,并沒有意識到在音樂中很重要的能力卻是對音樂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體驗?zāi)芰?。通過之前的一些教育,一個中職生完全具備這些能力,但僅僅是沒有意識到罷了。而在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的任務(wù)就是幫助學生樹立起這種意識,讓他們樹立起對于音樂的信心,在音樂課中,通過對音樂的欣賞、評析,鍛煉自己的音樂能力。
2.課堂中引進流行音樂
將流行音樂引進課堂這樣就大大的增加了欣賞對于音樂課的興趣,一些學者認為,對于流行音樂來說,其實就是一種現(xiàn)代都市中的民歌,如果將那些古典的傳統(tǒng)的音樂看成是一條河流的話,這種民歌也是河流的一部分,是他的延續(xù),屬于音樂母語。在音樂的教學中,音樂母語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有著獨特的必要性、迫切性,而民歌也不應(yīng)該被排斥在音樂教育之外,應(yīng)該是音樂教育的一部分。在流行音樂中,其強烈的聽覺以及視覺都在沖擊著當代青年的心理,他們對于流行音樂是熱愛的,甚至是熱衷的,如果將流行音樂引進音樂課堂的話,將會大大提高學生上音樂課的積極性。
3.音樂教師應(yīng)該發(fā)揮出自己的魅力
對于中職生來說,他們正處于一種生理以及心理急劇變化的一個時期,對于一些新生的事物有著很強烈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他們對于自己喜歡的影星極力的追崇,模仿著偶像的一言一行。教師就可以利用中職生的這種心理,讓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明星”讓學生們喜歡他,崇拜他,這樣再來進行教學就很容易的得到新生們的共鳴。而要想達到這種效果,音樂教師就應(yīng)該讓自己充滿魅力。要保持自己的活力,并且能夠以自己的這種活力去感染別人、感染學生;在平常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美麗大方的穿著、超凡脫俗的言談、禮貌得體的舉止等等這些都能夠給學生一種好感,使得他們深深的熱愛自己的老師,甚至是將他們作為自己的偶像,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引進了自己的課堂。這就是一種明星效應(yīng),通過發(fā)揮自己的魅力,來達到這個效果。
4. 設(shè)置課外音樂活動
課外的音樂活動屬于音樂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開展這種音樂活動對于通過學生的興趣、審美情趣起著重要的影響,在一種潛移默化中通過學生的思想教育,以及陶冶情操??梢栽O(shè)置以下方式進行:
第一,開設(shè)“音樂吧”可以利用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等其儲存的一些關(guān)于音像的資料,這些資料中,除了具備單純的音樂之外,還應(yīng)該有相關(guān)的音樂作者的一些簡介、音樂的體裁、背景、形式等,以及關(guān)于音樂的內(nèi)容、意境等一些資料。就可以用這些材料作為基礎(chǔ),來開設(shè)一個音樂吧,便于學生的欣賞,也能夠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進行相互交流的空間與平臺,讓學生積極的交流自己的音樂感悟、感受、想法等等,在這樣一個平臺中,學生的興趣勢必會增加,學生的信心也勢必會提高。
第二,做到每周一歌。在每一個星期之內(nèi),倡導(dǎo)學生學習一首歌曲,要求積極健康向上,并且由學生與教師一起來選定,可以發(fā)揮出文藝委員的作用,在課后由文藝委員組織,隨著錄音學唱,然后就可以定期的組織一些歌詠比賽,以個人或者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由教師以及學生一起來擔任評委,這樣的活動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音樂能力,音樂素養(yǎng),提高了演唱的水平,而且也促進了他們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提高了學生自身的素質(zhì)。
此外,還可以讓學生自由欣賞音樂,比如,利用學校的廣播站,在課外活動時間或者是餐間,就可以讓學生自由的欣賞音樂,這樣也可以增加他們對于音樂的熱愛,在感受、體驗音樂的同時,提高自己的音樂欣賞能力。
總之,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已經(jīng)不適應(yīng)新課改形式下的要求,中職音樂教師應(yīng)該積極的轉(zhuǎn)換思維,探求有效的策略,促進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使學生樹立一種正確的審美觀念,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小紅. 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音樂課堂新型教學模式初探[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dǎo)刊, 2013(9):248-249.
[2]高慧娟. 新課程背景下流行音樂與中學音樂課堂教學銜接初探[D]. 河南大學, 2011.
[3]張曉雪. 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育特性初探[J]. 讀寫算:教師版, 2013(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