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摘要】隨著國際貿(mào)易的繁榮發(fā)展,商務高層次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書面信息溝通能力。本文以體裁及其相關理論為基礎,提出了現(xiàn)代商務英語寫作教學的新認識,以此培養(yǎng)適應現(xiàn)代國際貿(mào)易的商務人才,在實際工作中學會英語語言運用的策略,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關鍵詞】體裁分析 商務英語 寫作教學
一、引言
隨著現(xiàn)代的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于商務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確保商務貿(mào)易取得成功的關鍵。英語寫作是外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輸出”技能,在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商務英語人才時,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商務英語寫作能力,通過“寫”來促進“說”、“讀”、“聽”等英語技能,即采用“輸出為驅動”,促進英語教學的策略與實踐。
二、理論研究
目前國內(nèi)對于體裁的研究引起重視,涌現(xiàn)大量關于研究體裁應用的文章?!墩Z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詞典》對體裁這一詞匯給出了如下定義:“(話語分析中)一類特定的言語時間,這些言語事件被言語社團認為屬于同一種類型?!睂w裁和體裁分析的大量研究,語言學界對于該論題主要形成了兩類派系。一類是以Swales和Bhatia為代表的“Swalesian School”,另一類是以Martin為代表的“Australian School”。這兩大派系都是把體裁研究與教學相法結合。Bhatia在體裁研究的領域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他在《書面語篇的世界》(2008)中提到,專業(yè)的商務技能包括問題的確定和分析、批判性思維、交際能力、了解團隊動力、數(shù)據(jù)處理和決策能力。Swales認為體裁是一種交際事件,它具有一系列的交際目的,而這些目的是可以被處在同一職業(yè)或學術社團下的人認同(Swales 1990)。Martin在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基礎上,提出了對體裁這一詞匯的認識。Hasan是20世紀70年代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代表人物,他把體裁定義為話語(或語篇)。他認為體裁是由結構中某些必要因素決定的,而結構中的另外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則可以出現(xiàn)在此體裁的結構中,也可以出現(xiàn)在其他體裁的結構中。換句話說,就是文本的結構決定了此文本的體裁,從而在具有同種體裁的各種文本中,會具有相同的結構上的必要因素。此后,Martin在研究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和補充了Hasan的理論,他對于體裁給出了如下的定義:“體裁是一種有步驟的、以交際為導向的社會交往過程?!保∕artin 1993)
綜上所述,盡管對于體裁給出了不同的定義,但是卻包含著顯而易見的相同點,即:體裁與交際活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交際目的決定體裁的形式和模式。在商務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培養(yǎng)學生既能掌握英語基本技能,同時又能清楚了解國際商務中的交際目的和交際原則,熟練運用各種商務溝通技能,以便確保國際貿(mào)易進展的順利,也可以使自己成為適應當代國際商務競爭中的佼佼者。
三、體裁分析對商務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
商務英語的寫作不同于傳統(tǒng)的寫作,傳統(tǒng)的寫作更強調的是寫作的形式及語言的運用,而商務英語寫作具有其特定的社會交際目的。因此,在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的授課過程中,我們要把寫作和體裁分析方法結合到一起,使學生了解到特定的主題在特定的交際環(huán)境中的目的及社會功能,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特定的國際商務中能夠更加清晰、準確、高效地表達自己,進而使國際貿(mào)易進展順利、成功。
著名語言學家秦秀白根據(jù)國內(nèi)外的研究提出了三種與體裁分析相關的教學方法:用于ESP和EAP領域的體裁教學法;新修辭派的體裁教學法和澳大利亞學派的體裁教學法。盡管三種教學法存在差異,但他們也具有共同點,就是教學過程要設置在體裁分析的基礎之上,通過對交際目的的認知,了解特定語境中體裁的結構,分析、理解和認識具體的體裁,以此達到商務寫作的目的。因此,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把商務英語寫作教學和體裁分析方法結合在一起。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了解貿(mào)易伙伴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背景和特定的文化習俗;了解商務寫作的目的,寫作題材的社會功能,清楚地認識到體裁的認知模式和寫作結構,從而使得商務寫作達到預期的交際目的。
四、結語
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掌握良好的商務英語技能是在國際商務中處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商務英語寫作,作為商務英語眾多技能中的一項,在國際貿(mào)易的交際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交際功能也決定了其體裁的特殊性。因此,商務英語專業(yè)寫作課程應當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以體裁分析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得學生的商務英語寫作更加高效、準確,進而促進商務溝通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Martin,J.R.A Contextual theory of language.In The Powers of Literacy-A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M].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93.
[2]Swales,J.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秦秀白.體裁教學法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