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梅
摘 要:當今,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斷引起人們的重視和關切,班主任是實施心理教育輔導、幫助小學生改善和疏導心理問題的主要負責人之一,面對社會上出現(xiàn)的關于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各種質疑和關注,班主任應以身作則,主動對小學生心理進行教育和輔導,以減少或避免小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
關鍵詞:心理發(fā)展;心理健康;學生個性
一、班主任進行心理教育輔導的意義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是班主任的基本責任之一。小學班主任的身份比較特殊,是學生的啟蒙老師。對與父母外出打工無法得到照顧的學生來說,班主任則成為其心理輔導和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心理問題要尤為關注。學生在小學階段心理尚未成熟,同時其心理也在逐漸得到發(fā)展,此時,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會很好地幫助其了解心理發(fā)展過程,解決其成長中的人際交往問題,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學生在該時期的心理發(fā)展健康。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輔導可以及早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主動對其進行糾正,避免學生長期處在心理壓力的生活中,從而產(chǎn)生嚴重的后果。良好的心理教育輔導的目標是促使小學生的心理逐漸成熟,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fā)展,即培養(yǎng)小學生活潑樂觀的性格、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熱愛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發(fā)自內在地友善待人、尊敬長輩、尊師重道等。
二、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1.學校制定的各種條例是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學校的嚴格管理是必要的,但也要重視校規(guī)校紀對于學生的壓力。校規(guī)過于苛刻,學生對此的反應就會很抵觸。因此,往往會出現(xiàn)南轅北轍的效果,如果學校過分嚴厲地規(guī)范學生行為,就會導致學生在一種壓抑的氣氛中學習,加之過重的學業(yè),就會使學生機械地學習、積極性不高、對別人的關心沒有反應,甚至學生有可能會怨聲載道,產(chǎn)生暴力傾向和反叛心理。
2.社會是復雜的,小學生還無法很好地適應,因此對待社會上的誘惑不知道正確的處理方法
例如,部分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不能自拔,小學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因此沉迷于網(wǎng)絡而不能自己醒悟,這會對其心理健康造成傷害,使學生自我厭惡,甚至會產(chǎn)生輕生的念頭。此外,學生整天沉迷于網(wǎng)絡會缺少正常的人際交往,從而使人際圈狹窄,朋友較少,長此以往,會有陷入抑郁癥的風險。
3.有一部分家長沒有時間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由于家庭狀況和生活所迫,家長忙于工作,只好將孩子交由老人看管,而老一輩人的思想與時代脫節(jié)比較嚴重,往往容易對孩子產(chǎn)生誤導,而且一般會忽視學生的心理教育,使學生心中的感情得不到很好的表達,從而容易感到孤獨。
4.群體的壓力會制約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
班級對學生的成長起著特殊的作用,在班級的日常生活中,互助的學習環(huán)境、輕松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生心理的成熟會發(fā)揮關鍵作用,否則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陰影。班級中學生的人際交往也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應該學會與人交流,接受別人的缺點,看到別人身上的閃光點,照顧到其他人的感受。
三、如何正確進行心理輔導
1.要相信天下沒有“壞孩子”
老師應注意觀察學生的動態(tài),時常思考輔導學生心理的方式方法,探索教學和心理教育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原因。要相信學生,即使塑造學生健康心理的過程再艱難,學生再頑劣,都不應放棄。對待人們口中的“壞孩子”,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音樂家克萊門特對于不聽話的孩子一直不曾放棄,他認為孩子是天使而非魔鬼,天底下沒有真正的壞孩子,他們只不過是一群迷失的天使。
2.心理教育輔導應持續(xù)深入地進行
班主任要認識到心理輔導的作用并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因此對待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應定期進行輔導,并長期注意觀察。老師不應只看表面,對待學生的心理問題不能簡單處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老師應深入挖掘學生的內心世界,由于小學生自身對于問題的嚴重性認知比較差,往往對于問題所產(chǎn)生的后果評估不足,所以老師要在問題發(fā)生之前予以制止,哪怕是亡羊補牢,依舊為時不晚。
3.事事為學生著想,換位思考
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原因,往往來源于家庭、老師、學校以及同輩群體等各方面的壓力。因此老師應換位思考,適當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體諒學生的困難,適當緩解學生的壓力、減輕學生的負擔。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營造歡快輕松的課堂氣氛,勤于與學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優(yōu)勢與個人興趣
對于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學校和老師都要注意引導,同時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并促進其建立心理上的優(yōu)勢。例如,對于好奇心重、活潑好動的學生,要給予他們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給予愛畫畫的學生更多創(chuàng)造來源,積極發(fā)展其熱愛繪畫的興趣;對于愛唱歌的學生可以讓其做文藝委員,在文藝匯演上展現(xiàn)才藝;對于愛運動的學生,要積極鼓勵其鍛煉身體,讓其在運動會中為班級爭得榮譽,樹立榜樣等。積極引導學生興趣的發(fā)展,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彌補人際交往中的不足,學生在有了一種興趣之后,會更有自信心,更加積極樂觀,這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意義非凡。
參考文獻:
[1]王健.淺談小學班級管理[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2):32-34.
[2]岳軍祥.新課改背景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理念[J].新課程研究,2009(169):56-58.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