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月(商丘醫(yī)學高等??茖W校,河南商丘476100)
?
醫(yī)學生與師范生考試焦慮現(xiàn)狀的比較研究
崔月
(商丘醫(yī)學高等??茖W校,河南商丘476100)
摘要:以本市512位醫(yī)學生和師范生為調查對象,采用實證的研究方法進行考試焦慮測試(Test Anxiety Inventory,TAI)調查。結果表明:醫(yī)學生的TAI總分、TAI情緒分、TAI憂慮分均顯著高于師范生(P<0.01);女生的TAI總分、TAI情緒分顯著高于男生(P<0.01);在TAI憂慮分上,存在新生和老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差異(P<0.05)。期待教育部門和學校等機構對大學生的考試焦慮問題投入更多的關注,并開展積極的預防和干預工作,尤其是對存在較嚴重焦慮問題的群體給予更多的關注和疏導。
關鍵詞:考試焦慮;醫(yī)學生;師范生;壓力
考試焦慮是大學生最常見的應激源,是學校心理衛(wèi)生工作研究的重要內容,已經引起心理衛(wèi)生工作者的普遍關注??荚嚱箲]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輕則影響大學生考試時的正常發(fā)揮,重則會對認知、情感、心理狀態(tài)甚至人格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嚴重影響身心健康[1]。特別在中國這個應試教育、“一考定輸贏”的教育背景下,考試焦慮成為多數(shù)大學生亟待解決的問題。
國內外雖然也對醫(yī)學生和師范生的考試焦慮做過一些研究,但是對這兩類學生在考試焦慮方面的對比卻從未報道。由于院校、生源、專業(yè)的不同,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存在著差異性,對考試的態(tài)度、期望會有所不同[2]。本文對醫(yī)學生與師范生的考試焦慮進行了調查,通過對大學生考試焦慮的調查研究,全面了解年齡相仿的師范生和醫(yī)學生在考試態(tài)度、考試心理、考前準備、考試期待、價值取向等方面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有利于更全面地掌握“90后”大學生的考試焦慮心理特征,可增強高校個體心理咨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更加符合和滿足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現(xiàn)將相關研究介紹如下。
1.1調查對象
選擇本市一所高職高專醫(yī)學院的醫(yī)學生和一所二本師范類院校的師范生為調查對象,在考前1周利用晚自習時間,在輔導員的配合下,以班級為單位發(fā)放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12份,其中醫(yī)學院312份,師范學院200份。
1.2調查方法
1.2.1研究工具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一共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被調查者的性別、生源、是否是新生、是否是獨生子女等;第二部分為美國臨床心理學家Spielberger編制的非常有效且廣泛應用的考試焦慮量表(Test Anxiety Inventory,TAI)[3],采用該量表針對這兩類學生的考試焦慮進行分析,以期為該領域的研究提供最新的理論實證。
1.2.2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TAI總量表和分量表的相關性
采用斯皮爾曼相關分析法得出:TAI總量表與各分量表之間、兩個分量表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P<0.01),說明TAI有較好的內在一致性。
2.2醫(yī)學生、師范生考試焦慮的性別比較(見表1)
表1 醫(yī)學生、師范生考試焦慮的性別比較(±s,分)
表1 醫(yī)學生、師范生考試焦慮的性別比較(±s,分)
維度TAI總分TAI情緒分TAI憂慮分男生35.02±8.93 14.30±4.26 13.22±4.18女生37.03±8.83 15.52±4.13 13.78±4.03 t P -2.39 -3.10 -1.44 <0.01 <0.01 >0.05
從表1可以看出,男生TAI總分、TAI情緒分均顯著低于女生(P<0.01),TAI憂慮分男女生比較,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2.3醫(yī)學生、師范生考試焦慮的生源比較(見表2)
表2 醫(yī)學生、師范生考試焦慮的生源比較(±s,分)
表2 醫(yī)學生、師范生考試焦慮的生源比較(±s,分)
維度TAI總分TAI情緒分TAI憂慮分城市34.86±9.79 14.46±4.70 12.99±4.36鄉(xiāng)村36.70±8.68 15.26±4.09 13.73±4.02 t P -1.66 -1.51 -1.48 >0.05 >0.05 >0.05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生源醫(yī)學生和師范生的TAI總分及TAI情緒分和TAI憂慮分比較,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2.4醫(yī)學生、師范生是否是獨生子女的考試焦慮比較(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是否是獨生子女在TAI總分和TAI情緒分上比較,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TAI憂慮分上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表3 醫(yī)學生、師范生是否是獨生子女的考試焦慮比較(±s,分)
表3 醫(yī)學生、師范生是否是獨生子女的考試焦慮比較(±s,分)
維度TAI總分TAI情緒分TAI憂慮分獨生子女38.47±12.98 15.78±5.84 14.62±5.90非獨生子女36.11±8.22 15.04±3.95 13.47±3.78 t P 1.35 0.94 2.03 >0.05 >0.05 <0.05 2.5醫(yī)學生、師范生是否是新生的考試焦慮比較(見表4)表4醫(yī)學生、師范生是否是新生的考試焦慮比較(±s,分)維度TAI總分TAI情緒分TAI憂慮分新生36.84±9.15 15.30±4.34 13.95±4.26非新生35.58±8.41 14.81±3.97 12.99±3.70 t P 1.58 1.31 2.58 >0.05 >0.05 <0.05
從表4可以看出,是否是新生這個因素在TAI總分和TAI情緒分上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然而在TAI憂慮分上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2.6醫(yī)學生和師范生考試焦慮的比較
醫(yī)學生和師范生的TAI總分、TAI情緒分和TAI憂慮分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5。
表5 醫(yī)學生、師范生考試焦慮的比較(±s,分)
表5 醫(yī)學生、師范生考試焦慮的比較(±s,分)
維度TAI總分TAI情緒分TAI憂慮分醫(yī)學生37.38±9.67 15.62±4.59 14.15±4.41師范生34.82±7.31 14.34±3.40 12.74±3.35 t P 3.20 3.85 3.38 <0.01 <0.01 <0.01
學校學習氛圍、社會環(huán)境和自身心理因素等,都會對考生的情緒變化造成一定的影響[4]。本文對高職高專醫(yī)學院和二本師范類學校兩種不同類型學生的考試焦慮狀況進行調查,旨在通過對比不同類型學生考試焦慮的特點,深入認識大學生的考試焦慮。
3.1醫(yī)學生、師范生考試焦慮的性別差異討論
本研究顯示,在TAI總分和TAI情緒分上,女生的得分顯著高于男生(P<0.01),這一結果和國內外的很多研究都是一致的。這可能與男女學生對考試焦慮的應對方式不同有關,女生在面臨重大考試時,多采用情緒應對的方式,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容易受外界壓力的影響。同時,由于女性這一群體性別的原因,相對于男性,她們自信心差,虛榮心較強,在意排名,怕丟面子,同時耐挫力又差,容易導致一些自卑心理和思想負擔,這些因素會導致女生在考試方面的焦慮程度更勝于男生[5]。在考試焦慮的疏導方面,我們應該給女生更多的關注。
3.2醫(yī)學生、師范生考試焦慮的新生、老生差異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新生的TAI憂郁分比老生高(P<0.05),這與他們處在不同的大學學習階段有關。新生由于剛剛進入大學,學習方法還沒有完全脫離高中的模式,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大,主動性和能動性較差,有很多學生一學期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課程把握能力不足。同時,這次期末考試作為他們步入大學的第一次考試,由于不了解,很多學生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表現(xiàn)出無所適從和茫然的心理狀態(tài),在考試時死記硬背,效率較低。而相對于新生來說,大多數(shù)老生已經逐漸適應了大學的教學方式,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制訂了自己的學習目標,有良好的學習內驅力[6],這些都是導致新生、老生在考試方面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焦慮的原因。對于新生的考試焦慮輔導,我們更應該把重心放在學習適應和方法的構建上。
3.3醫(yī)學生、師范生考試焦慮的差異比較
本調查顯示,醫(yī)學生的TAI總分、TAI情緒分和TAI憂慮分顯著高于師范生(P<0.01)。由于醫(yī)學這個特殊行業(yè)對醫(yī)學生的事業(yè)心、責任感和嫻熟的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對于醫(yī)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壓力。同時,受到教師的引導和兩種不同校園環(huán)境、社會實踐等的影響,相對于醫(yī)學生,師范生更講究權益,相對醫(yī)學生的嚴謹表現(xiàn)得比較敷衍[7]。另外,醫(yī)學生由于學制長、課程多、學習內容難度大、學習緊張以及就業(yè)分配等,使得醫(yī)學生比師范生要承受更多壓力。因此,筆者認為以上因素使醫(yī)學生所要面臨的壓力更大,導致更嚴重的考試焦慮。
參考文獻:
[1]Dahlin M,Joneborg N,Runeson B.Stress and depression among medical students:a crosss ectional study[J].Med Educ,2005,39(6):594-604.
[2]陳睿,劉瀟楠,周仁來.不同程度考試焦慮個體對威脅性刺激注意機制的差異[J].心理科學,2011(1):151-154.
[3]阮鵬.考試焦慮與臨床治療[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5,11(1):11-12.[4]劉曼曼,徐琴美.大學生學業(yè)成就目標與考試焦慮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10):1241-1243.
[5]玉杰,方慶偉.大學生考試焦慮與個性特征的對照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0(21):276.
[6]劉曉秋,肖蓉,張小遠.大學生考試應激研究現(xiàn)況[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15):93-94.
[7]王瑋,安莉娟.大學生自我和諧狀況及其與焦慮的相關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15):24-25.■
中圖分類號:G52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8-01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