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磊
摘 要: 針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單一、枯燥無味的現(xiàn)象,本文提出愉悅教學方法以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總結了愉悅教學的基本特點“新、活、悅、實”,并分析了具體方法。
關鍵詞: 思想品德課 愉悅教學 教學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改變方法單一、枯燥無味的現(xiàn)象,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許多學生“不喜歡思想品德課”,他們認為是死記硬背的學科,聽不聽課無關緊要,老師講解讓人乏味,無興趣。針對這種狀況,要改變學生對這門課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只有改進教學方法。中學德育大綱指出:“思想品德課應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內(nèi)容體系,教學方法應適應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思想和社會實際,避免空洞的說教。”這是改進教學的方法和途徑。
“興趣,情緒對學習的推動作用是獨特的,它的感染力往往使學習處于最優(yōu)狀態(tài)。它所形成的愉快、輕松的氣氛,往往給學習帶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觸及學生的情緒、意志、精神,讓學生想學,愿學,愛學。
一、什么是愉悅教學
所謂愉悅教學,它是教師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多方激發(fā)學生情緒,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形成快樂愉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知識上、心理上感到滿足、愉快。這樣,就能使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從而激發(fā)教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二、愉悅教學的特點
愉悅教學的基本特點是“新、活、悅、實”。
1.新:就是在教學時從內(nèi)容到形式講究常教常新,使學生感到耳目一新,從而產(chǎn)生新的心理刺激。
內(nèi)容上“新”,思想品德內(nèi)容要接近生活,是大家關心、關注的話題;形式上“新”,是指課堂教學的結構安排新,教學手段新,教學方法新,對疑點、難點和易錯易混的知識點讓學生認真探討,辯論,把死知識學活,學牢。比如,在學習“資源在枯竭”中關于“水資源短缺”這一知識點時,讓學生明白水的分布,人類與水的緊密聯(lián)系,水短缺、水污染對人類的危害。通過討論,讓學生得出“水是生命之源”。大家要節(jié)約用水,防治水的污染。
2.活:愉悅教學講究對教材內(nèi)容要靈活處理,教學形式靈活掌握,教學方法靈活選擇,教學手段靈活運用。這就要求教師課講得活,學生才能學得活。在上課時,在難點、重點或枯燥無味處,恰如其分地設置、制造懸念,使之感到驚奇、刺激,產(chǎn)生興奮和熱情,在興趣盎然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從而發(fā)展智能,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比如,在學“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重要性”,教師可以先出示“禮品”和“大公無私”的漫畫,學生看了漫畫后,興趣自然大增,議論紛紛,便會對一些官員追求個人物質(zhì)享受和收賄受賄現(xiàn)象產(chǎn)生厭惡情緒,并且迫切想了解如何完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以便對這些人加以嚴懲。又如,在教學《人類面臨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一課時,課前,我先制作了一張表格,讓學生填寫家庭、學校內(nèi)及周圍的環(huán)境狀況、成因及危害,課堂上結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學習,學生的認識從感性到理性,不斷深化,教學效果很明顯。用漫畫導入,發(fā)現(xiàn)問題,引人入勝,讓學生的情緒達到最佳狀態(tài),從而調(diào)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這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活躍,有助于學習靈活和創(chuàng)造性思想的發(fā)展。
3.悅:也就是樂,就是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得愉悅與成績的一種新體驗。也就是讓學生學得輕松,愉悅又有收獲,這就是愉悅教學所追求的效果,是區(qū)別于其他教學的重要標志。例如,在學到“我國經(jīng)濟制度”時,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用投影儀放出“新鞋”的漫畫,讓學生觀察到小象和小熊的腳與鞋不相適合時出現(xiàn)的情況,然后討論分析,老師再講解,最后得出結論。這樣把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淺顯易懂,讓學生從視聽角度愉快地接受知識并有種獲取知識的成功感。又如有時練習課,教師往往布置完要求掌握的內(nèi)容后,就讓學生默記,然后要求學生回答。采用這種方法,意志力強的同學能自覺主動地去記、去背;而另一部分同學則不專心,記不住。我便采取一系列游戲方式,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使之感興趣,愿意背。一會兒我點名讓學生回答;一會兒我讓會的學生提問別的同學,這種方法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種緊張而愉快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既鍛煉了注意力,又培養(yǎng)了思維能力,讓學生愉快地接受知識并有種獲取知識的成功感。
4.實:也就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所學知識落到實處。例如在熱點專題復習時,如果從頭到尾都由教師“滿堂灌”,則學生學得被動、枯燥,教師可以搜集相關時事背景數(shù)據(jù)、圖片,采用讓學生共同參與、師生合作的教學方式,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達到較好效果。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知識,而且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
三、愉悅教學的基本方法
1.啟發(fā)式:就是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然后,教師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引導,對教材應有準確把握,設計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新穎導語。具體來說教師可講述與本課有關的故事、名言、俗語,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例如講到“道德良好,心理健康利于成長”這節(jié)內(nèi)容的時候,我這樣說:“同學們,今天老師聽到了一件事,對我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蹦敲吹降资鞘裁词率估蠋煯a(chǎn)生了這么大的震撼呢?這時同學們的眼光一下子集中到了我的身上。引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可用一些重大時事作為講解新課的素材,如在上初二思想品德“生命健康權”時,就可以準備礦難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等,從中選取一些材料,并把它發(fā)給學生,使其成為引發(fā)學生注意的焦點,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這樣既活躍了課堂,又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回答。
2.直觀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將抽象的理論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形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從直觀感受中輕松地獲取相關知識。例如,在教“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是怎樣發(fā)展起來”時,教師應先讓學生看“大樹發(fā)芽”這樣一幅畫,并讓學生思考“新芽為何在大樹上長出來?”然后進行分析,這樣就能直觀、形象地讓學生獲取知識。
3.參與式:就是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充分展示自己,從而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學習“珍惜勞動成果”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chǎn)勞動,通過自己的直接參與,讓學生懂得“勞動成果是勞動者用汗水換來的財富,凝結著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珍惜勞動成果,就是尊重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具體體現(xiàn)”。
4.討論式:就是引導學生對某一問題的探究與討論,從而獲取知識。例如,在學習“做大自然的朋友”時,可以引導學生查閱與環(huán)境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條例,通過開展討論會、辯論會,讓學生明確人類的責任是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控制人口增長,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樹立環(huán)保意識,保護自己的家園。要積極參與植樹造林,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營造優(yōu)美生活環(huán)境。珍惜自然資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共建美好未來。
四、愉悅教學的基本過程
1.興趣導入:“親其師,信其道”。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就必須使學生“親其師”。為此,思想品德課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努力營造積極、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可親、可敬、可信的魅力,進而勇于積極思考、大膽質(zhì)疑;感受到教師熱切的希望,進而體驗成功的愉悅。
2.直觀展示: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育技術手段,讓學生在更為直觀的圖畫和文字演示下學習,再加上適當?shù)囊繇懶Ч梢愿`活、更廣泛地進行直觀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強化學習效果,使單調(diào)枯燥的學習變成一種精神享受。
3.釋疑練習: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可見“疑”之重要性。問題設計精妙又有價值,如投石激水,既能很快使學生興奮起來,激活思維,又可激發(fā)思考,引發(fā)爭鳴。這樣的提問,既緊扣學生心弦,又使課堂氛圍愉悅。
4.回饋小結 :教師的教學小結和評價是在師生互動中進行的。在教學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老師也要給予充分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成功的“愉悅”。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這種“愉悅”的激勵性的評價,可以使學生從中看到自己的創(chuàng)造天賦,從而使學習興趣得到加強,激起更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強烈愿望。覺得自己有能力,能勝任,有獨創(chuàng)性。因此,真切鼓勵,熱情評價需要教師有豐富的情感修養(yǎng),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喚起學生的情緒與情感,形成師生情感交融、溫馨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以上過程融合于四大特點,從而實現(xiàn)大教學方法,形成師生雙邊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從過去的枯燥乏味的注入式教學中解脫出來。
愉悅教學,寓教于樂。學生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他們已從沉重的心理禁錮中解放了出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想學、愿學、愛學,產(chǎn)生對學習思想的熱切渴求。教師要具備較高的、豐富的情感素養(yǎng),以情感為紐帶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師生雙方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以人格地位的平等為前提,相互尊重彼此的獨特個性,自由而持久地交換意見和體驗,達到彼此的情感融合。在課堂上恰當?shù)剡\用幽默,可以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進而創(chuàng)造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的氣氛,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教學“把握青春,把握情感”時,讓學生就男女交往的敏感問題進行男女生的心靈對話,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并對待異性間產(chǎn)生的愛慕之情,引導學生接受,悅納自己在異性交往中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的心靈受到一次洗滌,使這種心靈的溝通成為思想品德課精彩愉悅的催化劑。
學無定法,教無定法。而這種教學方法也存在不足之處,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探究、改進、深化、完善,才能成為真正讓學生樂于學習思想品德課的最佳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課堂教學技能訓練[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淺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008(11).
[3]曹紅悅.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激勵方法.
[4]高尚榮.愉快教學法及其德育價值[J].教學研究.
[5]思想政治課研究,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