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招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不利于教學的正常開展。鑒于此,為了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教師應把多元化教學法引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然后從三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元化教學法,以期有效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 多元化教學法
初中語文是中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以學生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改善課堂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學法,增添課堂趣味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現(xiàn)在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教師依舊沿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思想,沒有樹立“學生才是課堂主人”這一教學新觀念,致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并不能理解教學內(nèi)容的精髓,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學生消極對待課堂討論,沒有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第三,教師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僅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最后,教師不習慣運用新科技。新科技新穎、時尚,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有些教師依舊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會阻礙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元化教學法
1.堅持生本理念,確定教學重心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把“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轉變?yōu)椤耙詫W生為主體”,一切以學生的需要為主,根據(jù)學生的需求有計劃、有目的地制訂教學內(nèi)容,以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和語文學習的效率。如在教學《羚羊木雕》時,教師不能只從自己的觀點出發(fā),而應更多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猜想學生會怎樣理解課文內(nèi)容,哪些內(nèi)容難以理解,可能存在哪些誤區(qū)等。這樣一來,教師不僅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獲得學生的認同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能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增添課堂趣味,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堂不應只是沉悶的朗讀聲,更應有歡樂的笑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夭捎萌の督虒W法,除了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傳統(tǒng)方式,教師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分組討論、兩人對話、趣味比賽等方式增添課堂的趣味性。這樣,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教學《蚊子和獅子》時,筆者一改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讓兩位學生分別扮演獅子和蚊子,不僅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加深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還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課文,讓學生愛上語文。
3.善用新科技,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運用多媒體技術,不但能吸引學生的眼球,而且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電子白板、投影儀等多媒體技術,把文中靜態(tài)的景色轉化為動態(tài)的圖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學《看云識天氣》時,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了云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文中描述的云朵,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幫助學生記住了不同云代表的不同天氣。
三、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以學生為本,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學法,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理解和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為今后更深入地學習語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杜永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5,(12).
[2]沈建紅.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探討[J].學周刊,2015,(12).
[3]于淑敏.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5,(11).
(作者單位:江西省安遠縣鎮(zhèn)崗初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