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琛中
[摘要]多媒體教學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當前的課堂教學,它具有將文字、圖形、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網絡、師生互動集于一體的強大功能,已成為廣大教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必須借助的輔助手段。但在物理課堂教學的使用中卻存在著一些不盡合理的地方,表現(xiàn)為因課件展示而忽略黑板板書,用視頻和動畫演示替代動手實驗,課件的預設束縛了師生的手腳,課堂教學一味追求使用多媒體。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只有根據教學實情合理取舍,才能使多媒體技術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為課堂教學助力添彩。
[關鍵詞]輔助作用 缺位補充 調配空間 實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02-0071
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技術的不斷更新,有力地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已經跟不上教育前進的步伐.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已是教育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充分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但針對日前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筆者認為在合理利用上還有所欠缺。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時,應處理好的幾個問題。
一、不可因課件展示忽略黑板板書,應充分體現(xiàn)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一節(jié)課的所有教學內容教師全部用一體機展現(xiàn)完成,一堂課下來黑板上寥寥幾字、甚至一字不寫。從學生課堂的表現(xiàn)來看,氣氛很不錯,一節(jié)課似乎超容量、快節(jié)奏地完成了所有教學任務,但下課后學生對一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把握卻沒有清晰的概念,在下節(jié)課的提問中會發(fā)現(xiàn)學生竟然沒有抓住重點、知識掌握支離破碎。一問學生方知緣由:上課就像看電影,熱鬧了一節(jié)課,書上沒留下痕跡、大腦中沒什么印象。究其原因,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味地追求多媒體課件的展現(xiàn),忽視了黑板的作用。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時,必須明確多媒體課件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它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絕不可成為課堂教學的全部,傳統(tǒng)黑板的作用絕對不可忽視。
比如在《運動的快慢》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展示了生活中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從而引出速度的概念。而此時針對速度的定義、公式、單位,就沒有必要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而應由教師在黑板上進行板書,隨后介紹生活中常見的運動物體的速度,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運動物體的運動情景。在此基礎上,再對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運動進行視頻觀看,從而對運動進行分類,并在黑板上板書。接下來對課本例題的講解,就沒有必要再使用多媒體課件了,可以直接利用課本,在學生分組討論的基礎上,利用一體機的實物展示功能對各小組的解題過程進行展示,從而發(fā)現(xiàn)學生解題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的解題格式。最后,可借助多媒體課件設計一些補充練習,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強化。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性、生動性、大容量、多角度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黑板上一節(jié)課需要學生掌握的內容也系統(tǒng)出示,課堂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二、不可用課件演示代替動手實驗,應充分發(fā)揮其缺位補充作用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很多物理規(guī)律和結論是由實驗歸納總結得出的。在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教學中,一部分具備條件的實驗由教師演示和學生分組來完成,一部分不具備條件的實驗由教師講解完成。在多媒體教學手段廣泛應用于物理課堂教學之后,一些教師用清一色的視頻和動畫演示代替了所有的動手實驗,從表象上來看,這樣既節(jié)省了課堂教學時間,又增加了實驗的準確性和可視性,可謂一舉多得,效果真的是這樣的嗎?實則不然,時間是節(jié)省了,準確性和可視性也上去了,但學生對由此得出的結論的真實性卻持懷疑態(tài)度,而且長此以往,物理學科的實踐性特點在學生心中蕩然無存,教師的實驗動手能力不斷下降,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難以培養(yǎng)。多媒體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絕對不能用視頻和動畫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應充分發(fā)揮其缺位補充作用。
比如,在《大氣壓強》教學中,對于能夠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典型實驗,如杯口覆水、瓶口吞蛋、塑料吸盤掛物、用吸管喝飲料、鋼筆吸墨汁、馬德堡半球實驗等,必須由教師演示和學生體驗來完成,這樣學生才能對大氣壓的存在確信不疑。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由于受實驗器材的限制.馬德堡半球實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力氣大一點的學生還是可以拉得開,雖然教師分析了相關原因,學生對大氣壓很大的結論還是將信將疑,此時若及時利用一體機播放大氣壓很大的相關實驗視頻,學生會確信不疑。而對測量大氣壓值的托里拆利實驗,由于水銀有毒,現(xiàn)行教材已將其改為視頻演示,此時利用多媒體播放實驗過程已經成為唯一有效的手段。教材最后的活塞式抽水機,相信很多學校的儀器也不能完全有效完成,此時配合以動畫演示又顯得非常必要了。
三、不可因課件預設束縛師生手腳,應留有自由調配空間
多媒體教學課件是由教師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預先制作的,很多教師在內容的準備上追求全而細,這就導致課件容量非常大,為了節(jié)省課堂時間,保證課件內容順利完成,往往會將所有習題的答案預設在題日之中,即使是計算性題日的解題過程也會不遺余力地置入其中。上課前,教師為準備課件累得暈頭轉向,課堂上,師生為按時完成預設內容忙個不停,下課了,還在為沒有進行完的內容嘆息不已。這樣的情景在實際教學中經常出現(xiàn),教師忙暈了,學生跟著跑累了,效果怎樣呢?答案是明確的:并不好。教學課件是基于多媒體設備支持下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教學課件不是課堂教學的全部,它應服務于教學內容和課堂需求,再加之課堂教學的生成性,要求我們在制作教學課件時不能被教學課件束縛住手腳,應留有足夠的自由調配空間。
比如,在《電功率專題計算——用電器銘牌類問題計算》復習課的練習題設計中,我一共設計了四道題目,前三道是用電器銘牌類型問題,屬于所有學生應通過復習掌握的典型類型,第四道則是一道彈性很強的強化提高題日,給出基本條件,要求學生補充適當條件并予以提問解答,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可自主根據課堂時間進行難度和量度調控。四道題日在課件上都不預設答案和解題過程,而是由學生直接在一體機上填寫或在黑板上完成解題過程的板書,課堂節(jié)奏變得輕松可控。
四、不可一味追求使用多媒體課件,應充分考慮課堂的實用價值
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有些人認為在教育信息化如此發(fā)達的今天,在多媒體教學設備全面普及的條件下,就應該每節(jié)課都使用教學課件進行教學,而且一節(jié)課就應該一以貫之地從上課運行到下課,讓教學課件主導每節(jié)課的教學,以此來加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這樣就出現(xiàn)了教師上課為了使用多媒體而制作課件,為了制作課件而浪費大量的時間。這樣,本來是為豐富課堂教學、方便教學而誕生的多媒體設備,卻變成了教師教學的壓力和阻礙。毋庸置疑,多媒體教學設備的發(fā)展和普及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良機,但并不是所有的課型都需要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學課件都要主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比如,在《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教學中,我就舍棄多媒體教學課件,按照傳統(tǒng)的實驗課型指導學生提出問題、作出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歸納得出結論,通過學生動手,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學生技能得以培養(yǎng),教學效果很好。如果換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肯定能節(jié)省一定的時間,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但由于一些本該學生親白動手的環(huán)節(jié)被課件預設代替,收效未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