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若楠
摘 要 人力資源會計是一門新興的會計學科,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的必修課,是經(jīng)管專業(yè)的選修課。這門課的教學目的是在于讓學生采用會計的方法對人力資源的成本、投資、價值、權益和管理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針對人力資源會計課程在莆田學院商學院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現(xiàn)狀,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以期提高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水平。
關鍵詞 人力資源會計 教學現(xiàn)狀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4.048
Abstract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is a new accounting subject, it is a required cours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t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economic management major.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make students adopt accounting methods to confirm, measure and report the cost, investment, value, equity and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level,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cours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Business School of Putian University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 teaching situation; suggestion
1 背景介紹
莆田學院是福建以南的一所綜合性本科大學,其中隸屬于莆田學院的商學院會計學系已經(jīng)連續(xù)多年展開“人力資源會計”的教學活動,采用的教材主要是張文賢老師的《人力資源會計》第1版、第2版,這是目前在圖書市場上能夠查找到的更新較為頻繁的一本教材。
人力資源會計是一門新興的會計學科,它基于“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的思想采用會計方法來探討人力資源的成本、投資、價值、權益和管理的問題。人力資源會計被定義為:為了提供企業(yè)人力資源在成本、投資、價值和權益等方面變化情況的信息以滿足企業(yè)內(nèi)外界有關人士對這些信息的使用要求,而對企業(yè)人力資源的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鑒別和計量的一種會計程序和方法。該課程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包括:從投入的角度進行人力資源成本的計量和報告,從產(chǎn)出的角度進行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和報告,從開發(fā)人力資源、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益的角度進行人力資源投資會計的計量和報告,從人力資源參與企業(yè)剩余價值分配的角度進行人力資源權益會計的計量和報告,從預測需求、供給和決策的角度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的計量和報告。
人力資源會計是一門富有爭議的學科,學術界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學者認為企業(yè)或社會運用人力資源會計有利于進行人力資源的優(yōu)勝劣汰,達到人力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有的學者認為人力資源會計的某些模型尚處于理論探討階段,目前仍不具有在我國實施的可行性。盡管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人力資源會計仍然以自己的步伐緩慢發(fā)展著。
2 教學中存在的現(xiàn)狀
據(jù)對莆田學院商學院會計學系的調(diào)查,選擇會計學專業(yè)的學生大多是文科生,比較喜歡采用文字分析,對采用統(tǒng)計、線性代數(shù)等進行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抗拒性,所以當人力資源會計的教學內(nèi)容涉及到貨幣性記量和非貨幣性計量上,學生更加偏向非貨幣性計量;在涉及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上,學生更偏愛定性分析。
人力資源會計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年輕學科,目前莆田學院商學院會計學專業(yè)的學生接觸到的知識僅限于課本的內(nèi)容,且該學科在目前我國企業(yè)運用的實例甚少,整個學科的發(fā)展較緩慢,尤其是在編制各種會計分錄的問題上,由于實例甚少,如果教學中一直依賴教材上晦澀的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生的接受能力。另外,學生在學習理論后可以說出許多的大道理,但卻由于缺乏實踐,在分析各種問題時候思路仍然受限,甚至脫離實際,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渴望了解更多的企業(yè)案例,而不僅僅是理論。
另外,據(jù)調(diào)查,目前在亞馬遜、當當、京東等購書網(wǎng)站上,所能搜索到的人力資源會計教材相當有限,并且時間跨度都較大,這與會計學原理等已經(jīng)成熟的其他會計學科是無法相提并論的。從目前可采用的人力資源會計教材來看,其中所采用的案例時間基本是發(fā)生在2003年前的,因為時間差的緣故,使得許多案例跟不上現(xiàn)階段的要求,讓學生產(chǎn)生與目前生活的環(huán)境脫節(jié)的思想,失去學習興趣。
人力資源會計作為會計學學科分支中的年輕成員,許多方面問題關系到其是否科學和合理,例如是否能夠?qū)⑷肆Y源定義為企業(yè)的資產(chǎn),它是否符合目前我國會計準則中“資產(chǎn)”的定義,是否能夠采用傳統(tǒng)會計中的會計假設來進行人力資源會計的假設,對“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等等許多討論及問題都亟待解決。
3 改進建議探討
針對目前在人力資源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首先教師需要在上課前做好大量實際案例的準備,這些案例必須具備“新、實用、熱點”的特點,才有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進行思考和討論。
“新”指的是案例發(fā)生的時間要近,比如在提到人力資源市場的供求關系會使工資偏離勞動者付出的勞動,市場需求就是人力資源價值的體現(xiàn)時,可以采用“2014年中國十大薪水上漲最快行業(yè)”以及一些發(fā)達城市的“2015年各行業(yè)平均工資一覽表”來舉例,只有采用最新的數(shù)據(jù)才能說明問題,讓學生對自己未來幾年的職業(yè)選擇以及可能獲得的報酬做一個預測和評估。
“實用”指的是案例要貼近學生生活,例如在講到人力資源教育投資中的個人投資時,就可以讓他們通過實際交的學費,獲得的獎學金或者勤工儉學獲得的報酬等來計算從大一到現(xiàn)在的教育投資是多少,然后告訴他們并不是所有在大學里面的花費都能計入到教育投資里面,這里面還存在一個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機會成本的差別等等,讓學生對自我的教育投資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熱點”指的是案例要是大家津津熱道的,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對目前社會熱點進行分析,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在案例討論結(jié)束后,教師需要進行總結(jié),肯定學生的新觀點、新思路,并及時指出其中存其次,由于人力資源會計課程仍然處在探索發(fā)展階段,所以除了針對學生的基礎選用合適的教材之外,還要不斷地收集新資料,及時更新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接觸到人力資源會計課程的前沿性知識。
參考文獻
[1] 石泓.人力資源會計裸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設想[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7(2).
[2] 張文賢.人力資源會計(第二版)[M].科學出版社,2015.
[3] 王躍武,汪麗麗.人力資源會計研究述評[A].國際化與價值創(chuàng)造:管理會計及其在中國的應用——中國會計學會管理會計與應用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
[4] 黃愛華.淺談對人力資源會計的認識[A].煤炭經(jīng)濟管理新論——第二屆中國煤炭經(jīng)濟管理論壇、第三屆中國煤炭經(jīng)濟管理論壇論文集(2002)[C].2002.
[5] 陳蔚.關于建立我國人力資源會計制度的設想[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2003年會議論文匯編[C].2003.
[6] 渠美蘭.淺論人力資源會計核算[A].第七屆中國煤炭經(jīng)濟管理論壇暨2006年中國煤炭學會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6.
[7] 尚冬蘭.淺談人力資源會計的必要性[A].工程技術發(fā)展論文集[C].2015.
[8] 王玉敏.關于人力資源會計的產(chǎn)權歸屬問題研究——基于勞動力發(fā)展權[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
[9] 石永成.廣義實力論與青年人力資源會計[A].青年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報告——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1)[C].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