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摘 要:初中語文課本選編的課文多是名家文質(zhì)兼美的佳品,古今中外,無所不包,既能給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又能給學生提供寫作技巧,是學生讀寫結(jié)合的范例。本文從學選材,學構(gòu)思;學標題,擬新題;學開頭,練結(jié)尾;學描寫和對比;學課文的遣詞和造句五方面入手指導學生學好課本就基本能讓學生學會寫作。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指導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2-058-1
一、學選材,學構(gòu)思
常有很多學生作文時說不知道寫什么。其實事無不可用于寫作。初中語文課本中選入的課文,內(nèi)容就五花八門、包羅萬象。有老王(楊絳《老王》)、信客(余秋雨《信客》)、阿長(魯迅《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這樣的普通人,也有老頭子(孫犁《蘆花蕩》)這樣的老英雄,還有杜小康(曹文軒《孤獨之旅》)、小弗郎士(都德《最后一課》)、李京京(黃蓓佳《心聲》)這樣的小孩子;寫事的,有寫父親花費了一輩子心血造了個高臺階的(李森祥《臺階》),也有父親車站送別給兒子買橘子的(朱自清《背影》)。其他寫物的,比如寫花的《紫藤蘿瀑布》,寫蟬的(小思《蟬》),寫貝殼的(席慕容《貝殼》),寫行道樹的(張曉風《行道樹》)等,其他還有寫景的,闡明事理的,表達觀點的……不一而足??梢哉f我們的課文選材無所不包。上課時我通過分析讓學生明白:媽媽的嘮叨、父親的呵斥、一碗熱湯、老師的鼓勵、我家的飯桌、媽媽做飯等等這些平常小事都能體現(xiàn)父母對子女的關(guān)愛、家人之間血濃于水的親情和濃濃的師生情,也就都可以寫成文章。這就避免了學生生搬硬套、胡編亂造,使學生作文言之有物,內(nèi)容具體實在毫不空洞。
有了可供寫作的素材,還要推敲怎么寫出來。我精備怎樣從課文里學習技巧,課上則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悟其“怎樣寫”的規(guī)律。讓學生明白選材可以寫普通人的小事情,而注重構(gòu)思立意可以將細小的事情寫得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二、學標題,擬新題
中學語文所收篇目,其標題可謂各呈異彩。同樣是寫父親的,李森祥的文章是《臺階》,朱自清的文章則是《背影》。寫尊老愛幼的,莫懷戚的《散步》以散步這么一個小事情吸引讀者……我啟發(fā)學生品味,比較,用心抓“題眼”,讓學生明確題目與內(nèi)容的關(guān)系,懂得精心命題的妙處,學會擬題的方法。作文課上,再讓學生根據(jù)訓練要領(lǐng),模仿學習,擬出了許多言簡意豐、新穎又頗具吸引力的題目。比如一個學生寫她家院子里的花草,原題為《我家的小院》,經(jīng)過啟發(fā)指導,她改為《在自然中生活》。還有的同學寫自己人老心不老學跳舞的奶奶,題為《時髦的奶奶》,我指導他根據(jù)《橋之美》改為《那樣年華那樣美》。還有的學生寫一個終日說著言不由衷話的人,他由契訶夫小說受到啟發(fā)將題目定為《面具》。其他還有談學習方法的《問渠那得清如許》和寫自己小鄉(xiāng)村的《何陋之有》等,都非常別致醒目,令人耳目一新。
三、學開頭,練結(jié)尾
初中語文課本選的很多篇目都是千古傳誦的經(jīng)典之作和名家名篇、大家之作,堪稱“鳳頭”、“豹尾”的課文,比比皆是。老舍《濟南的冬天》用對比開頭,朱自清的《背影》開頭開門見山,開篇點題,一下子點出了題目和文眼“背影”,讓學生從這些文章的開頭學習寫作從哪里入題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經(jīng)過啟發(fā)引導,有的學生開頭用倒敘式寫《我第一次教育爸爸》;有的學生用對比式寫《周園一日游》的開頭;有的學生用《蘆花蕩》的介紹人物法開頭;有同學用小思的《蟬》欲揚先抑寫《新來的同桌》開頭。經(jīng)過多次訓練,學生在寫作文時就會很快開頭、迅速入題了。
作文開好頭還不夠,還需一個圓滿的結(jié)尾。初中課本中很多文章結(jié)尾都非常精妙獨特。比如魯迅《阿長與〈山海經(jīng)〉》結(jié)尾用抒情感染式;李森祥《臺階》結(jié)尾用自然收速式等等。像這樣的“鳳頭”、“豹尾”,我總是不忘記讓學生仔細體會,反復揣摩,有意模仿,讓學生深受所讀書籍文篇之影響。反復訓練后,有的學生寫《瞧我們這個家》,用“自豪的歸納,巧妙點題法”結(jié)尾。有的寫《落葉的思索》時用“畫龍點睛法”結(jié)尾。有的學生在寫《我讀懂了歷史人物》時用“引用歌詞和名言警句法”結(jié)尾:“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從古至今,有多少仁人志士,他們高尚的品德,偉大的理想,使今天的我們也受益很多。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p>
四、學描寫和對比
課文中像朱自清的《背影》對背影的描寫,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中對紫藤蘿的描寫,魯迅的《孔乙己》對孔乙己的描寫;劉成章《安塞腰鼓》中對安塞腰鼓的描寫……這些對學生的寫作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精彩片斷,我就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分析它的表達效果。訓練后,學生就不再畏懼寫作了。他們也喜歡在寫作時進行描寫。久而久之,學生見得多了,琢磨得透了,無論是平時的作文訓練,還是“戰(zhàn)時”比賽作文和考場作文,他們基本能一揮而就。
經(jīng)典課文的對比也用得精當、巧妙。如《濟南的冬天》開頭的對比,朱自清《背影》中的對比手法,運用都很獨到、恰當。在這方面指導和訓練學生后他們也能適當運用。一位學生寫《有一種愛讓我淚流滿面》,他先寫媽媽給放學回家的“我”拿出冰鎮(zhèn)西瓜,讓“我”在涼爽舒適的空調(diào)房寫作業(yè),而她自己卻不顧天熱在悶熱狹小得跟蒸籠似的廚房里忙著給“我”做營養(yǎng)晚餐。這里“我”的涼爽舒適和媽媽的悶熱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突出媽媽一心為了子女卻絲毫不顧自己的慈母情懷。
五、學課文的遣詞和造句
課文多為名家名作,語言技巧都很高。對像《春》等課文中空靈華美的妙詞佳句,我要求學生一要咀嚼,品嘗,領(lǐng)悟其中的味兒,培養(yǎng)語感;二要廣收博采,不斷積累豐富詞匯、辭格,掌握各種句式的特性,不拘一格,廣開“語”路;三要注意學以致用,盡快將閱讀中獲得的養(yǎng)分轉(zhuǎn)化為表達能力。
除了以上方面,其他還有學課文的過渡照應(yīng)和學修改潤色等,對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也有幫助。從實踐訓練來看效果也不錯??傊瑥恼n文里學作文,可以讓學生學習寫作,從而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新作、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