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向紅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踐,開放式的教學開始在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而對于這種開放式教學方式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也受到廣大歷史教學者的重視和關注,這種教學模式更加注重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擁有主動權,主動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從而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開放式教學;課堂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教育理論的不斷發(fā)展過程中,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工作通過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力和能力,并將歷史知識更加靈活地運用到實際,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積極參與者,與教師一起在互動中將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一、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民主的師生關系是開放式教學實施的根本前提。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和諧平等的民主關系之后才能更有效地展開教學工作。教師作為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而學生是教學內容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與教師之間形成教學與學習的相輔相成的關系。有了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能夠更好地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到一個放松活躍的課堂情緒,從而使學生在一種自由的環(huán)境中更好地認真學習,并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和看法,而且在這種民主關系的建立下,能夠讓教師更好地掌握到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助和引導。
二、掌握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并調動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大部分正處于步入成年的前期,所以非??释毩⑶?guī)в械囊欢ǖ某墒煨?,為此教師要掌握學生在這個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然后并觀察和了解學生所具有的這個階段的認知能力以及對事物認識的好奇和沖動,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靈活掌握這一點,避免歷史知識的灌輸式教學,而是通過有效的情景教學來把知識進行分解。比如,通過實例或者多媒體故事播放,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歷史的有趣和重要,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師生間的互動,就能對學生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中提高興趣和學習效果。
總之,通過開放式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工作,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有助于對學生學習能力差異的了解,并通過情景設置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讓學生在一種和諧的氛圍中收獲知識,提升能力。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