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
【摘 要】良好的課堂教學管理必然會導致良好的教學質量,一堂課包括一系列教學過程,合理管理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堂氣氛;主體地位;調控;組織教學;檢查復習;傳授知識;鞏固新知識
在當前素質教育要求下,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向課堂管理要質量,而課堂管理中的教學過程最為重要。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地組織學生、管理紀律、引導學習、建立和諧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達到英語教學目標的行為。
一、英語教學過程合理化管理中對英語教師自身的要求
搞好課堂教學管理的第一要素是教師的自我管理,教師在課堂上的自我管理水平?jīng)Q定著整堂課的管理水平。教師的一切言行舉止、思想品德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一定要扎實準備。
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盡量使用英語教學,再配合手勢、表情及優(yōu)美的語言,努力使學生理解英語。這樣做有三個好處,一是增強學生對英語語調的適應,加強猜測領悟句子意思的能力,二是使學生容易形成對知識的長期記憶,三是加強培養(yǎng)英語語感和聯(lián)想的能力。
愛生也是外語教師必備的心理素質,教師的心靈活動著多少情,學生的心田便滲透多少愛。
二、英語教學過程合理化管理
1.組織教學
教師必須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充分的精神和物質準備,以使集中注意力,并培養(yǎng)學生嚴格遵守課堂紀律,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上課開始的幾分鐘內(nèi),先顯示本課的教學目標,引起學生急切的求知欲,從心理上、思想上作好學習英語的準備。
2.檢查復習
檢查是了解學生掌握外語程度、獲得反饋信息的手段,通過根據(jù)圖片、幻燈內(nèi)容作自由交談并重現(xiàn)舊課的情景操練,引出舊知識的重現(xiàn)。教師要多加研究,從而調動課堂氣氛,引起學生興趣。學生熱情增加了,學生主動性就提高了,就能促進教師要整節(jié)課的管理做到得心應手。
3.傳授新知識及訓練新技能
教師傳授新知識、學生感知理解新的外語知識及進行新的技能訓練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開展模擬活動和有操練性質的游戲,對自始至終保持學生高昂的學習熱情有很大幫助,這也是學生們喜愛的一種課堂活動。由于活動能創(chuàng)造熱烈氣氛,使學生投入了活動,也就促進了新課學習的效果。同時,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和學習英語的特殊規(guī)律研究教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專心聽課、反應敏捷、勤于動腦、積極參與、敢于開口、不怕犯錯。自學能力包括能用已有知識預習新單詞和句型,能根據(jù)語言規(guī)律拼讀記詞,在教師啟發(fā)下,具有自己發(fā)現(xiàn)、總結語法規(guī)律的能力。
教師應當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社會背景知識和語言知識以及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質。組織課堂教學的實質就是組織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教師應盡量不采用嚴肅批評,教師不必急于糾正學生語言表達中的錯誤,要讓學生具有安全感,積極主動地學習外語。學習就是嘗試,嘗試多次,才能成功。而成功感則有助于強化心理素質,所以對于學生在語言嘗試中的錯誤,最好是引導學生在不斷嘗試中自我糾正,從而不會動搖學生嘗試運用語言的信心。
組織課堂教學的實質就是組織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教師應盡量不采用嚴肅批評,教師不必急于糾正學生語言表達中的錯誤,要讓學生具有安全感,積極主動地學習外語。學習就是嘗試,嘗試多次,才能成功。而成功感則有助于強化心理素質,所以對于學生在語言嘗試中的錯誤,最好是引導學生在不斷嘗試中自我糾正,從而不會動搖學生嘗試運用語言的信心。
4.鞏固新知識并作綜合能力訓練
德國心理學家艾濱浩斯在《論記憶》一書中,用無意義音節(jié)和有意義文字為識記材料,對記憶保持和時間推移的關系、學習材料份量和誦讀次數(shù)的關系、重復學習和分配的影響等問題都作了深入的關系、重復學習和分配的影響等問題都作了深入的研究,根據(jù)其先快后慢的遺忘規(guī)律,教師應及時組織學生操練、鞏固和運用新知識,并為學生課后順利完成作業(yè)清掃障礙。鞏固新知識和培養(yǎng)運用知識的能力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如能在這時對一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作一小結也有助于學生掌握課堂上所學內(nèi)容。
5.教學反思
調控是指教師針對課堂上學生反饋的信息隨時調整教學進度、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nèi)容的深淺程度,對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給予評價、鼓勵、表揚。教師要能通過觀察;提問、巡視等方法隨時對學生掌握教學內(nèi)容的情況進行了解,作出評價,并根據(jù)反饋情況對教學進行調整。
三、英語教學過程合理化管理中的注意事項
1.靈活運用
以上所述只不過是一般教學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而已,在實際外語教學中,教師當然不必拘泥于機械地按順序進行,而應該根據(jù)不同教材的不同特點,靈活運用。
2.教師要注意上課節(jié)奏
如果學生英語實踐的量少,面窄,上課節(jié)奏緩慢,學生智力活動就會松馳,注意力就會分散,影響學習效果。若教師生怕學生不理解,故意放慢語速,講解過多,把問題重復幾次,不但影響學生正常的聽力反應,而且拖慢了上課節(jié)奏,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而有些課堂教學更是全班大合唱,學生回答問題,讀課文拖長音調,毫無節(jié)奏感,這主要是因為受到教師講課的語調影響,是屬于教學管理的失敗。
3.個別提問和與分組集體活動相結合,盡可能創(chuàng)造個人、小組活動機會,減少群體教學的弊病
“一對一”教學優(yōu)于“群體教學”,原因是學習語言這一交際工具需要多給學生操練口語的機會,并能及時調整學習偏差。但在目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中,群體教學仍上主導地位。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每一個學生多講多練,個別提問與分組集體活動相結合,讓每個學生有多次以上機會開口練習。
4.利用學生好奇好勝心理,進行集體紀律性、智力性的隨堂評估,利用集體榮譽感教育每個學生,促進良性競爭的形成,保證課堂的良好紀律
例如在操練新知識的同時,摻進有競爭性的游戲、情景性表演、模擬活動,不但有趣,而且能使學生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競爭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的,教師應從主導地位轉換到咨詢、監(jiān)督、評議的角色,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其語言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英語課堂教學管理是一門綜合學問,教與學互動,情與知互動,人與境互動。也就是說,尊重和熱愛學生,把學習和發(fā)展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全面施教,整體育人,發(fā)展學生健全的自我認識,優(yōu)化學生學習的心理活動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課堂管理的實施是課堂教學得以動態(tài)調控、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課堂管理的水平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