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萍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互動過程。在互學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的價值,把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土,使學生想學、樂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師生互動,本文對此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互動式教學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即圍繞某一教學內(nèi)容,教師和學生交流合作,產(chǎn)生新觀點、新思想的過程。在“互動式教學”中,師生互動是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師生互動包括: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師與小組互動以及教師與班級互動等。
“互動式教學”是師生感情交流的主要渠道?!盎邮浇虒W”承載了教師對學生的關(guān)愛、期望和評價,既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完善人格,又可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還可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一、影響“互動式教學”的因素
1.教師因素
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因此,“互動式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其一,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決定了教師是否選擇“互動式教學”。接受并貫徹新課程改革教育觀念的教師,注重在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交際能力,并精心設(shè)計教學內(nèi)容,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積極采用“互動式教學”。其二,教師的知識結(jié)構(gòu)影響“互動式教學”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知識豐富的教師,不僅有助提升其講課的精彩程度,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以使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這樣的互動效果會比較好。其三,“互動式教學”效果與學生的互動狀況密切相關(guān)。如果教師與學生配合默契,當教師期待學生有某種回應時,學生便給予教師某種回應,這有助于增強教師繼續(xù)推進“互動式教學”的自信心。
2.學生因素
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因此,“互動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其一,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基礎(chǔ)影響“互動式教學”的開展?!盎邮浇虒W”要圍繞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淺。如果學生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基礎(chǔ),“互動式教學”就無法開展。例如,有的教師采用復述課文的形式與學生互動,如果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課文內(nèi)容,那么“互動式教學”就難以為繼。其二,“互動式教學”的起點首先是學生具有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互動式教學”就無從談起。
3.課堂環(huán)境
課堂環(huán)境是“互動式教學”得以進行的綜合條件,它包括:師生對待課程的態(tài)度是否熱情、參與互動的情緒是否高、求知欲如何、是否具備友好合作的氛圍以及互動交流的欲望是否強烈等方面。課堂環(huán)境影響師生在課堂互動中的行為與效果。一般來說,師生的互動渠道越通暢,互動效果越好,課堂氣氛越和諧。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互動式教學”的開展
1.注重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1)在師生關(guān)系上力求民主性、平等性。師生有效互動首先要求我們建立新的教師觀和學生觀,樹立師生平等的教學本質(zhì)觀。因此課堂教學中的師生有效互動,體現(xiàn)為教師不再是權(quán)威式人物,而是與學生平起平坐的一員,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促進者、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教學過程是師與生彼此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對話過程。
(2)在情感上注重對學生的信任和尊重。課堂上,師生互動有效性的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要求有一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諧民主的環(huán)境。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把學生當做是共同解決問題的朋友,以師愛營造民主、和諧、積極、開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2.學會分享,培養(yǎng)能力
所謂分享,就是雙向的溝通、彼此的給予和共同的擁有。學會分享,首先意味著學會傾聽,學會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學會用學生的眼光看待世界。課堂上的傾聽是師生心與心的碰撞、愛與愛的交流、情與情的融會;是一種親切的對待,一種由衷的信賴,一種美妙的心境。其次意味著學會欣賞。有人講,我們不見得喜歡我們所欣賞的人,但一定喜歡賞識我們的人。在教學中欣賞,在欣賞中教學,教師就會變得胸襟開闊,就會變得得心應手。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分享,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探索問題的積極性,根本改變學生等待教師傳授知識的狀況,消除學生的依賴心理,使學生由被動者變?yōu)橹鲃犹剿髡?,把學習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
3.共同評價教學效果
長期以來,教學評價過于強調(diào)甄別與選拔功能,評價主體單一,評價標準劃一。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可堅持讓學生平等地參與到教學過程和效果的評價中,實行自評、互評、師評相結(jié)合,達到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效果。自評讓學生較客觀冷靜地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查找不足,努力改進。集體互評可以彌補自評時的不足,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水平,學會客觀地評價別人,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也培養(yǎng)他們合作學習的能力。師評則可以作為自評、互補的有效補充,更明確地指出學生應發(fā)揚的優(yōu)點和需努力改進的不足之處。這種三結(jié)合的評價方式更客觀、更全面,學生樂于參與也樂于接受。
總之,在構(gòu)建師生“互動式教學”的語文課堂中,我們要善于創(chuàng)設(shè)互動情境,善于提問,善于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讓理解、信任、尊重、寬容、民主、合作的氛圍充滿課堂,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才能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