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摘 要: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材一改傳統(tǒng)英語教學重知識傳授、輕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明確規(guī)定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強調語言教學的交際性和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英語教學思想以及教材設計思想的一個突破性進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轉變觀念;教學效率
由于歷年來中學英語教材以語法知識為主線,英語升學考試以單項語言知識測驗為主,忽視語言運用的能力,致使英語教學一直使用語法翻譯法。許多教師認為,教英語無非是讓學生掌握語音、語法和詞匯知識,判定學生英語學習好壞的標準是看其英語知識掌握了多少。這種觀念導致英語教學目標單一、方法保守、形式陳舊,語言教學與實際運用脫節(jié),學生英語運用能力明顯偏低。盡管一些有遠見的教師為改變這種狀況嘗試進行教學改革實驗,通過改編或引進教材以加強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但由于中考的牽制,實際上仍很難突破為應試而教的怪圈。
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使教師牢固樹立起英語教學必須培養(yǎng)學生“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
一、探索多元的教學方法
初中英語教學要改變應試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必須探索新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因此,英語教學要倡導“教學過程交際化”的教學原則,以“交際”為主線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以此原則為指導,還要注意“創(chuàng)設情景”、“多練精講”等教學方法。
創(chuàng)設情景:我們主張英語教學以聽說為基礎,運用現(xiàn)代化的視聽手段和各種媒介,借助環(huán)境氛圍、動作表演等,使學習內(nèi)容與相應的情境相結合,以助于學生從整體結構上感知和把握學習內(nèi)容。
多練精講:變“精講多練”為“多練精講”。要在有限的課堂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多練。這種“練”不是只要求學生單純地、機械地重復語言,而是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要學生運用語言來說或做有意義的事情。教師的“講”是點撥的講,通過精講促進多練。
教師在教學中應增強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更新教與學的方法,讓教材為我所需,為我所用。現(xiàn)行教材中的有些課文內(nèi)容由于難度過大,學生并不感興趣,此時,教師不能受制于教材和教參,而應設法使靜態(tài)的文字變成活潑的交際活動,使學生在語言運用中學習語言,在創(chuàng)設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語言。教師對教學設計的合理性,不僅能夠激活教學內(nèi)容,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設出更多有意義的活動,使課堂充滿活力,留給學生更多的創(chuàng)造空間。
二、完善英語考試的評價體系
教材改革的逐步展開,對教學評價和考試制度的改革提出相應的要求。評價直接影響目標的導向,影響教師對教材的使用??荚?、考查是教學評價的主要手段,它具有預測、診斷、反饋、評定、激勵等功能。因此它是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致使教師們一談到評價,就自然聯(lián)系到升學考試,聯(lián)系到中考、甚至高考。形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學什么”的不良狀況。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們應該積極探索與教材改革相配套的考試評價制度的改革。
教學目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是教學改革的主要方面,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必須有一套以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為指導的教學目標,一套與教學目標和要求相一致的考試評價制度。如聽力、口語、情景交際等內(nèi)容在試卷中應有不同程度的體現(xiàn)。試卷結構應力求體現(xiàn)語言教學的交際性和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注重學生的口語訓練
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在交際中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改變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偏重語法結構的分析、講解,及機械的句型操練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既違背了素質教育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又背離了英語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因此,在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加強訓練指導,加大學生自學的活動量,從而發(fā)揮其“主體”作用。特別是在以下兩方面要加強口語訓練。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練好各種句型,教師要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注意情景對話,不孤立教學單詞,努力培養(yǎng)學生講英語的良好習慣。(1)進行多種訓練。在對學生句型訓練時,每學一個句型,都必須通過重復、模仿、替換、轉換、擴展等多種訓練,達到熟練程度,為培養(yǎng)學生講英語的習慣奠定基礎。如“Sit down,please”“Good morning,student”“How are you?”。然后進行扮演角色的對話。教師用清晰的語言介紹給學生們,并告訴這種新結構的意義及語法的形式。(2)做重復交流活動。練完句型,如果學生們達到了理解的程度,教師應按照上下文逐漸地創(chuàng)造一些交流活動,如介紹情景活動:“去商店買東西”(go Shopping),讓一位學生扮演售貨員,讓另一位扮演顧客,“Can I help you”“How much are……”讓兩位學生利用日常交際用語去演或實習買賣東西這一活動。通過這種交流活動,使學生真正掌握日常交際英語的用法。這樣在學中用,在用中學,會使語言形式與語言運用相聯(lián)系,是培養(yǎng)學生講英語習慣的好方法。在培養(yǎng)學生講英語習慣的訓練中,總會有一部分學生害羞,產(chǎn)生不敢講、不愿講等心理障礙,教師應該采用鼓勵的辦法,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
教學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沒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的教學觀念都要圍繞英語的交際功能去開展教學,這樣學生所學的知識才會具有實效性,課堂的教學效率才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