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慧
摘要: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提升文化素質(zhì),發(fā)展能力的主陣地。如何讓學生學好英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了關(guān)鍵問題。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關(guān)鍵詞: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興趣
課堂是教學的重要場所,是學生獲取知識、提升文化素質(zhì)、發(fā)展能力的主陣地,也是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舞臺。然而,怎樣讓學生學好英語,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我們一線教師永遠探討的話題?,F(xiàn)將我個人的一些體會和做法與大家探討一二。
一、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至少要有一桶水。這是對我們教師的要求。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高低與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試想,作為英語教師,如果連英語國際音標有些都不會讀或者讀不準,我們?nèi)绾巫寣W生會讀、會說一口標準的英語?如果對《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沒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我們?nèi)绾文芡瓿捎⒄Z教育教學任務?如果我們對某些知識都沒有很好地掌握,如何讓學生掌握好這些知識?等等。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學習,鞏固專業(yè)知識,接受新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育理論水平,做到“活到老,學到老”。在掌握課堂教學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還要能熟練地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和設備,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得到和諧發(fā)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各方面的素質(zhì)都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二、課前的精心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障
課堂教學效率如何,備課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備課的好壞直接決定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事實確實如此,平時我們都有這樣的一些經(jīng)歷:當某個教師在上公開課或示范課時,這節(jié)課的效果確實比平時好得太多,我想,這并不是該教師在上這節(jié)課時他的教學能力突然提升了多少,而是他課前做了精心的準備。因此,教師在課前一定要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備課包括研究《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備教材、備學生、備板書、備教具等。再細一些就是教師對本節(jié)內(nèi)容的課型是什么,如何引入新課,教學指令如何下,怎樣讓學生聽懂,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何設計,教師做什么,學生做什么,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何銜接,用時多少,問題的難易,問哪些學生,如何引導學生回答問題等,都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說其是“備”課,也可以說是“背”課,這樣的準備更會讓教師對本節(jié)課心中有數(shù),得心應手。作為教師,我們更要知道:我們是用教材教學生知識,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們在備課時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整合教材,適當調(diào)整教材內(nèi)容順序。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步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guān)鍵
1、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怎樣,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有著重要的影響。那么要怎樣才能營造這種氣氛呢?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盡最大可能地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開端。作為教師的我們,一進入教室,就應把一種活力四射、精神飽滿、熱情洋溢的面貌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面帶微笑地用一些簡單而常用的語言與學生打招呼。如“How are you?”“Nice to see you!”等,這些用語絕大部分學生都能開口進行互動。這樣既可以先把學生帶到英語的氛圍中來,又可以激起學生學英語的欲望,使教學在和諧的氣氛中進行。從而使絕大部分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把精力集中到課堂上來。這樣的話,接下來的活動就好開展了,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的安排,課堂教學新課導入應該靈活多樣。常用的導入方式有:插圖導入、利用多媒體導入、復習式導入、背景知識導入、歌曲導入、故事導入、設懸念導入等。以上這些導入方式都是我們常用的,而我在上課時還用了另一種導入即“托”式導入(“托”指幫助設套者成功的人,也叫“托兒”。“托式導入”就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事先安排個別學生做好準備,上課時在別的同學不知情的情況下,幫助教師把教學內(nèi)容引出的導入),這些都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到很好的作用,何樂而不為呢?
2、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用多的時間來讓學生練習聽、說,在聽、說的活動中讓他們掌握更多的知識,更好地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換句話說,就是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這種課堂教學并不是說教師是多余的,而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師生之間是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關(guān)系。我們面對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我們所設計的學生參與的活動應該是多層次的,不能一刀切,要分層對待,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方法的設計和安排上還必須注意,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和激勵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提問的問題或要求表演的活動或要表達的內(nèi)容可相對難些,使他們覺得不是很簡單,但也能回答;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對他們的各種要求都簡單些,使他們也能參與到課堂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