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飛
摘 要: 素質教育把個性發(fā)展作為全面發(fā)展的必要條件與培養(yǎng)目標的最終結果體現(xiàn),要求每個學生在學習中增強自信和發(fā)揮才能,綜合實踐活動給每個學生的特長發(fā)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挖掘鄉(xiāng)土教育資源,開設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并抓多種舉措,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多元評價,打造品牌綜合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
關鍵詞: 鄉(xiāng)土教育資源 綜合實踐活動 多元評價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小學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是學生課外學習活動的一種有效形式,為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空間,對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及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近幾年來,我們學校充分挖掘鄉(xiāng)土教育資源,圍繞“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學生、美麗學生”的總目標,實現(xiàn)學生“健康、快樂、智慧”成長而開設的28個學生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是學生興趣的結合,還是學生的第二課堂。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了活動的場所,活動的項目,活動的過程,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的生活,推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一、挖掘鄉(xiāng)土教育資源,開設綜合實踐項目
1.開設運動健康綜合實踐活動
我們鄉(xiāng)鎮(zhèn)竹子多,為了拓展音樂課程,提升學生舞蹈、跳躍等素質,學校開展了竹竿舞、舞蹈、花樣跳繩等踢跳類綜合實踐。鄉(xiāng)村的孩子精力充沛,有豐富的運動潛能,為此,學校開展了籃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田徑等體育運動類綜合實踐。
2.開設心靈手巧綜合實踐活動
我們開設七彩種植、梨園曲苑戲曲、快樂朗誦、妙筆生花文學社、魅力攝影、涂鴉畫社、剪紙、編織、民宿作品制作等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家鄉(xiāng)的自然景觀、民間風俗等內在美,讓家鄉(xiāng)之美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并將其內化為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豐厚的人格內涵的滋養(yǎng),提升生命的質量和品位。
3.開設智慧起航綜合實踐活動
“智慧”在辭海中的意思是指對事物能認識、辨析、判斷處理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能力,也可以說是才智、智謀。為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實踐活動,形成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學習態(tài)度,我校開設了多媒體電腦繪畫、國際跳棋、英語沙龍等綜合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大腦的運動,使學生習得一些課外的知識,掌握一些技能,從而不斷提高智力水平,做一個充滿智慧的人。
二、并抓多種舉措,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相對于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來說,綜合實踐活動不硬性要求有自己的知識體系,不需要拘泥于“知識學習”,更多的是著眼于“增加體驗”,可以是說,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做。
1.確立綜合實踐活動的培養(yǎng)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要將活動過程中的各個相關因素有機結合,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揮學生的特長,提升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例如魅力攝影綜合實踐,首先讓學生了解攝影的基礎知識,包括相機的種類、光圈的檔位、快門的級數(shù)、鏡頭的焦距和視角的區(qū)別、膠卷及感光度的知識、構圖、用光的基本知識等;然后指導學生進行攝影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與熱愛生活的習慣。以尤溪的美景及家鄉(xiāng)活動為主旋律,創(chuàng)作出內容積極向上、催人奮進、有較高藝術品位的作品。再如我們鄉(xiāng)鎮(zhèn)是全國環(huán)境優(yōu)美鎮(zhèn)、省級生態(tài)鎮(zhèn),每年都要舉行鄉(xiāng)村旅游節(jié),因此,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緊緊抓住這些特點及優(yōu)勢積極舉辦“美麗鄉(xiāng)村”畫展,百件民俗作品展覽,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2.創(chuàng)新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學生自愿報名和教師推薦相結合,分低、中、高段組開展活動。比如我校的特色綜合實踐——“竹竿舞”,老師們自找音樂,和學生們一起優(yōu)化編排自編動作、舞步、隊形,在多次展示表演后逐漸成為學校的特色項目,并參加臨海市中小學特色教育展示廣場晚會,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舞蹈綜合實踐的開展為愛舞蹈的學生提供了鍛煉的平臺,二三十個喜愛舞蹈的學生在一起,互相訓練,互相欣賞,互相鼓勵,既鍛煉了身體,又培養(yǎng)了堅強的意志。每年市里組織的小學生文藝匯演,我校的舞蹈隊多次獲得一等獎。
3.注重綜合實踐活動空間的開放與整合
綜合實踐活動打破了班級的限制,學生的活動范圍拓展到學校的各個角落,還延伸到了校外。如跳繩綜合實踐,老師把學生們帶到廣闊的操場上,組織大家開展多種跳法活動;在校園四周的圍墻上,開辟出一塊作為涂鴉墻,定好一個主題,由學生拿起畫筆隨心描繪,可以一個人進行創(chuàng)作,也可以幾個人合作完成。又如乒乓球和籃球綜合實踐活動,晴天時,室外進行對打實練;下雨天,就在室內進行球類知識講座,還可以欣賞世界冠軍的賽場風采。
4.實踐活動的多樣化和多層次
形式多樣性和多層性的綜合實踐活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產生積極參與活動的需要。
比如七彩種植綜合實踐活動的方式和內容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①種植前的準備
開墾荒地、平整土地、劃分土地、征名活動、設計美化、開園儀式。
②種植作物
開園之后各班開始種植活動,將準備的種子或秧苗播種在自己班級的“責任地”里。雖然是第一次種植,但每個學生都認真投入,并有了初步的勞動體驗。大家覺得看起來容易的事,做起來就不那么簡單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勞動實踐,學生漸漸掌握了一些勞動技能。
③田間管理
如果說種植是短線活動,那么管理則是長線活動,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此,各班成立種植小組,小組成員每天到種植園澆水、除草、捉蟲、施肥、間苗等,每一次勞動都是一種體驗。經(jīng)過同學們的精心照料,種植園里已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青菜嫩綠嫩綠的;大蒜抽出了嫩芽;蘿卜秧已有五、六寸高了;菠菜也長出來了……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同學們都開心地笑了。
④活動記錄
光有觀察還是不夠的,為了使學生更加準確地掌握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我們給每班統(tǒng)一設計了種植記錄表,其中包括學生上網(wǎng)查找的有關所種植物的介紹、植物生長情況的記錄、植物的花、植物的果實、植物的種子等。學生把觀察到的情況寫成觀察日記、體驗日記,把自己勞動的過程、勞動的體會等寫成文章,為今后的寫作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同時發(fā)到各班的班級網(wǎng)站上。
⑤成果分享
經(jīng)過學生的辛勤勞動,種植園獲得了大豐收。對于大家的勞動成果,又該如何分享呢?要充分利用種植園里的各種農作物,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為科學課、語文課等學科積累素材,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進行多元評價,打造品牌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的興趣愛好自愿組成團體,根據(jù)一定的要求,有組織地開展。其中評價是整個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學生有很大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因此,要完善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建立合理、客觀、系統(tǒng)、積極的評價機制,使活動評價貫穿于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評價的目標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實踐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不同體驗。通過多元評價,打造更具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
1.自我評價
學生自我評價是一種自我意識的表現(xiàn),說說自己在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前后變化、學到的知識技能及跟同學之間的交往能力等,從而激發(fā)向上進取的內在動力。
2.小組評價
每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內可以對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如參與是否積極、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認真負責等,目的是讓每個學生了解自己在小組活動中的表現(xiàn)。同時在組與組之間進行評比,看一看哪個小組的活動開展得最好,哪個小組的學生最積極主動、團結友好,使小組之間形成你追我趕的新局面。
3.校級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大大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文化生活,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興趣愛好。臨近學期末,學校搭建“評、比、展”的活動舞臺,組織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滿足。獎勵在各種綜合實踐活動中表現(xiàn)特別突出的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獎的學生,為學校深度挖掘綜合實踐文化內涵,凝練綜合實踐特色,打造品牌綜合實踐活動做好基礎。
總之,為了給學生的童年生活抹上絢麗的色彩,為了學生明天的發(fā)展,我們一定會充分挖掘鄉(xiāng)土教育資源,為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而努力著、踐行著。
參考文獻:
[1]崔發(fā)宏.農村小學開展社團活動初探.教育革新,2014(02).
[2]朱碧月,章師亞.農村小學開展“社團化”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浙江教育科學,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