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
摘 要:過去在初中音樂中的講學方式較為簡單,形式不夠開放,不能有效地培養(yǎng)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如今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多元化、多樣化的講學形式正在融入中學的音樂課堂。從中學音樂講學中實行開放性教學的角度出發(fā),對其進行分析,同時提供幾個意見和觀點,期望能夠對中學教學的模式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啟發(fā)越來越多的人去探究、去發(fā)現。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開放教學
音樂依靠其特有的吸引力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及學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它是中國九年義務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基礎學科。過去的中學生音樂教育,過于注重老師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往往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動性重視度不夠,令中學音樂教學長期處于教學質量差、教學效率低的狀態(tài)。面對這些情況,新課程基于初中音樂教學給出了一些合理的變革意見,提倡師生互助、學生聯動,即開放式教學,以便切實推動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多管齊下,創(chuàng)設多元化開放性講學環(huán)境
開放性講學不單單是表示要變革簡單、單一、封閉的講學方式和講學理念,同時也表示講學的環(huán)境抑或是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也都是開放性的。過去的音樂講學方式是老師為學生放送將要學習的曲目,接著學生跟隨老師的節(jié)奏練習該曲目,一遍一遍地練習直到學會為止,練習的整個進程從頭至尾都沒有離開課堂這個固定的、單一的環(huán)境。這樣乏味的講學方式和環(huán)境會導致初中生產生厭煩、疲倦的心理,更有甚者形成叛逆心理,阻礙學生的音樂學習和自我發(fā)展。倘若教師可以在音樂講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學習環(huán)境,譬如,動員學生欣賞音樂演奏會;鼓動學生報名參與歌手比賽;多參加聲樂欣賞課程;開展音樂活動,倡導學生根據相關的音樂內容進行探討、評析和辯論,老師做到有效的、實時的評析或總結。同時,組織音樂隊伍不定期舉行音樂演奏,個人的音樂演奏會或團隊的音樂演奏;或者經常開展小型的樂隊表演,邀請樂曲家、演奏家、音樂家走進講堂;把講堂教學變成針對性的音樂活動等。這樣能讓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不再受限于課堂教室中,讓學生處于輕松舒適的學習氣氛之中,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活力,使他們自主地投入學習中。
二、動員團隊協作
初中學生各方面機能尚處于快速發(fā)展時期,團隊意識和交際期望一點點增強,再加上對同齡人的依賴度和接納度較高,因而中學音樂教師可以動員學生運用團隊協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即學生以中心內容為重點相互交流表述各自觀點,通過最終的溝通環(huán)節(jié)達成共識。譬如,教師進行初中音樂教材曲目《讓世界充滿愛》的課程講學時,可指導學生組成若干團隊并以團隊為單位,經由共同協作將曲目改編成音樂劇抑或舞臺劇的方式再次演繹歌曲內容和情感。教師動員學生選用團隊協作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協作及探索的精神,從而增強學生的音樂表達能力和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
三、適當增補課外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音樂知識面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規(guī)劃自己的講學內容,正確地使用教科書,并做到適當的增補,以便適應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需求。如,在講授如何唱《歌唱祖國》這首愛國曲目時,同時可以欣賞《中國心》《五星紅旗》等曲目;也可讓學生整合他們喜歡的、能產生共鳴的愛國曲目,以便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感;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放送影視金曲,讓學生學習更多、更廣的經典樂曲。
四、使音樂愈加密切聯系實際生活
音樂從來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要改正一些人的觀念誤區(qū):認為只有課本音樂才是高尚的、清新高雅的;生活中的音樂卻是低俗的、索然無味的。所以,教師在展開初中音樂教學時,不應局限于課本上的音樂內容或曲目,而應跟上潮流進行知識點的擴展,改革自己的講學方式,鼓勵學生涉獵更為廣闊的生活樂曲,因為經典的題材來自于生活,而課本上的音樂終究是有限的。
教師要開展多元化開放式講學,對我國的教育形式進行變革。我們明白當下的初中音樂課完全得不到該有的關注,課程計劃也相當少,一星期甚至兩星期才有一堂課,導致老師在講學中也只是匆忙地教給學生某首曲目,并不對音樂的相關內容做解析或說明,這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傾向于“走馬觀花”。根據目前的情況,老師應注重“溫故知新”講學方式的運用,同時還要在講學中主動加入專業(yè)知識與本領的訓練,增強學生的音樂情感。
總的來說,根據當下的發(fā)展狀況,將多元化開放性講學方法運用于初中音樂講學中已成為必然趨勢。開放式講學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音樂學習的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并促使其自主能動作用的發(fā)展,使學生自在地遨游在音樂的海洋中。
參考文獻:
[1]孔祥玲.初中音樂開放性教學法的實施探析[J].音樂時空,2014(11).
[2]陳怡芬.新課改后初中音樂教學的困境及優(yōu)化策略[J].才智,2014(11).
·編輯 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