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瓊霞
【摘 要】如何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煥發(fā)歷史課堂生命力,成為當前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在制訂教學方案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讓每一位學生去感受歷史知識的魅力,并逐漸掌握歷史學習技巧,從而達到初中歷史教學目標。
【關鍵詞】歷史教學 方法探索 生命力
一、引言
對于大多數初中生來說,歷史知識的學習難度較大,主要是由于知識點相對瑣碎,再加上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不正確,導致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下降,最終不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教師在制訂教學方案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讓每一位學生去感受歷史知識的魅力,并逐漸掌握歷史學習技巧,從而完成初中歷史教學目標。
二、以生為本,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實際合理設置教學內容,依照學生需求對初中歷史體系進行構建,從而全面優(yōu)化初中歷史教學內容,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效果。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出發(fā),適當篩選初中歷史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歷史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對初中歷史的學習熱情。筆者在《夏、商、西周的興亡》教學過程中,就從學生感興趣的神話故事出發(fā),選取“武王伐紂”中的經歷對商朝的滅亡和西周的建立進行講解,讓學生通過神話故事對課本教學中的內容進行記憶。這種以學生興趣為核心的教學體系全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達到了最好的學習效果。
三、設置情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歷史是人類發(fā)展的再現,具有一定的環(huán)境和一定的背景。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歷史環(huán)境背景,依照歷史文化合理設置教學情景,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動、立體的教學環(huán)境。這種學習環(huán)境可以全面提升學生對初中歷史知識的認識水平,增進學生對初中歷史的了解程度,對學生初中歷史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情景可以幫助學生還原歷史事件,再現歷史文化,讓學生與歷史面對面交流,使歷史文化深深烙印在學生的腦海中,這對學生初中歷史知識的把握和初中歷史學習技能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教師在情景設置的過程中可以選取歌曲、語言、道具等對情景進行還原。通過歌曲導入、語言導入、動作導入等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歷史環(huán)境氛圍,讓學生在上述情景中感受初中歷史的深切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水平。如筆者在《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教學過程中就曾選取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相關圖畫,對鄭成功收復臺灣過程中的各項事件進行還原,通過圖片讓學生深入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艱辛及他的愛國主義情感,從而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四、拓展途徑,融入視頻教學體系
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進行單純知識性教學,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初中歷史課堂的活躍性,導致歷史課堂成為一潭死水,造成學生主觀能動性受到嚴重挫傷。新課標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多媒體教學進行合理利用,在多媒體教學基礎上豐富課堂教學體系,形成三維立體化教學結構,從視覺、聽覺和感覺三方面出發(fā)全面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使歷史課堂的活力充分散發(fā)出來。
筆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教學過程中就運用多媒體教學,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融入其中,充分感受新中國成立時的氛圍。除此之外,筆者還通過多媒體對我國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進行展現,鼓勵學生對上述事跡進行交流并詢問學生上述革命烈士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這種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交流、自主探究,學習熱情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學習效益大幅改善。
五、合理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反思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時,應該要確定探究目標,要以小見大,從小處入手,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增強其學習興趣,掌握更加科學的學習方法,最終達到課堂教學目標。比如教師在講解“改革開放”這一歷史知識時,可以先讓學生去了解父母小時候的生活狀態(tài),然后再對比自己現在的生活,從而讓他們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提高學生對改革開放的歷史認識。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探究教學時,還要做好任務分配工作,尤其是在小組合作教學狀況下,教師應該要明確小組成員責任,使小組之間相互配合,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如教師在講解“洋務運動”時,就可以將其分為前期和后期兩個部分。然后將全班學生分為兩個大組,每個大組內部再分成若干小組,分別負責搜集不同的解有關知識,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后教師結合學生的講解來進行相應的補充,拓展學生的歷史知識面,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六、科學評價,形成和諧歷史課堂
在進行初中歷史課堂評價時,應該從教師的教學方法入手,評價其是否能夠降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難度,是否能夠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是否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要認識到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做出教學調整,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能夠從歷史角度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除此之外,在對課堂教學評價時,還要考慮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狀況以及學生學科知識體系的形成狀況,用更加科學的評價標準來做出教學評價,為以后歷史課堂建設提供參考。
七、總結
具有生命力的初中歷史課堂可以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對該課堂進行構建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設置教學情景、視頻內容和探究問題,實施科學評價,從而全面改善歷史課堂的教與學,形成和諧的課堂教學體系,使歷史課堂的生命力得以全面煥發(f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