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光英
【摘 要】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既要全面的立足大綱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基礎的政治課程學習能力,又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筆者就當前高中政治課程的課堂教學情況,結合德育工作的展開,談談高中政治課中如何有效的滲透德育教育。希望對高中政治課程的教與學提供一些淺顯的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德育;滲透
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fā)展階段。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yè)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深刻影響;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使我國的發(fā)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機遇,這對高中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教育,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常識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逐步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終身發(fā)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高中思想政治課應與高中相關科目的教學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高中德育工作是高中政治課程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檢驗高中思政教育的重要參照。高中政治教育的著眼點不能僅僅存在于課堂的書本教學之上,而是要把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道德意識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行為和道德規(guī)范。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切實的認識到德育滲透與高中政治課程教育的潛在關聯(lián),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德育滲透的工作務實,多年來的工作實踐證明,在高中政治課程中強化德育滲透對于提高高中政治課程教學成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高中政治課程學習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高中政治課堂中的德育滲透十分必要。
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具體內容和措施
1.深入教材,挖掘教材的德育內容
高中政治課程教育,可以為德育提供豐富的資源,教師應該深入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點。比如在《神奇的貨幣》這一課程中,可以從商品的價值屬性的課程講解中,引導學生對于自身價值的思考與反思。讓學生自主的去分析和思考自己未來的價值會在哪些地方?自己認為什么才是有價值的事情?以及怎么去提高自身的價值量。通過這樣的教材引入,可以引發(fā)學生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談論,觸動學生自我反思、自我對照,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又比如在《公民的道德生活》這一單元中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于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的認識,從思想上培養(yǎng)學生對于責任和服務意識的認可。用于承擔責任、樂于服務社會,這樣的思想認識的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高中政治教學的基礎內容,相輔相成,德育寓于高中政治教學中,高中政治教學為德育提供素材和資源,共同促進,共同發(fā)展。教材內容的深度挖掘和應用,不僅僅可以不斷強化學生對于基本知識的掌握和鞏固,還能把德育滲透進來,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有著“一箭雙雕”的作用。
2.轉變傳統(tǒng)單一教學模式,多元化的提供學生德育機會
德育的滲透不光是來源于課堂教學,多元化的政治教育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多層次的德育機會。比如在公民教育實踐活動、模擬政協(xié)等課外實踐活動課程中,可以行之有效的引入德育,讓學生們養(yǎng)成政治學習的思維,提高學生對于政治課程的認識,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對于政治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公民道德建設》這一單元的講解時,教師可以組織以道德為重點的教育實踐活動,讓大家自我反思自身是不是具備公民基本道德意識。引導學生思考過紅綠燈的時候是不是有序的按照燈光指示行走?自己有沒有按照學校的正常作息來要求自己?自己會不會亂扔垃圾?等等現象,通過這些與學生相關、日常能夠遇到的例子,來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自我對照。這樣的教育實踐活動,不僅僅可以輕松的展開課程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同時也讓德育滲透進來。轉變傳統(tǒng)高中政治課程單一的教學模式,多樣化的給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德育形式,在夯實學生對于高中政治教學的內容掌握上,更能全面的推動德育的滲透,這樣多元化的德育機會對于學生本身也是自我反思與提高的重要過程。
3.以身作則,用自身德與行為人師表
教師自我的品德是德育滲透的先決條件。俗話說: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說的就是教師品德對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教師的一言一行,外表穿戴、言談舉止,都凸顯了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認識。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把情感作為德育滲透的重要載體,把情感作為感化學生心靈的重要溝通工具,在政治課程教育中,全身心的投入感情,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從而牽動學生的思緒,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以高尚情感的熏陶。
三、結語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考的鐘聲也即將敲響,作為高考中一項重要的考試內容,考察的是莘莘學子對于知識內容的融會貫通,同時也考驗著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師的政治教學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在高中的教學與生活中,德育滲透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過程,新教育理念深入多年以來,要求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的工作上,要充分的兼顧到個體發(fā)展的差異,積極有效的對學生開展思想道德的教育。有人曾經說了一句玩笑話,沒有思想道德的人是危險的,沒有學習能力的人是難以生存的。學校在開展各類教育中,不能只把學習成績作為考核學生學習能力的唯一考量,要重視到德育對于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只有從思想上轉變認識,才能從行為上落實行動。多年來,筆者發(fā)現在高中政治課程教育中德育的滲透有著重要的作用,德育的滲透可以有效的引導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認識、培養(yǎng)他們刻苦勤奮的學習態(tài)度。此外德育的滲透,可以讓學生懂得遵守校紀班規(guī)的重要性,可以讓學生們認識到課堂秩序的重要性,可以讓學生理解高中政治課程的對于每一個人成長和未來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方春梅.多彩的生活真實的課堂——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幾點嘗試[J].中學課程資源2014年08期
[2]夏玉芝.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課書中教學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析(一)[J].北京教育1994年03期
[3]陳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閱讀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摭談[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4]徐雪梅,黃凱.主線教學,一以貫之-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實效性淺談[J].吉林教育.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