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 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游戲活動以其趣味性與實踐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學活動參與的主動性,有利于組織學生實踐體驗,在群體性活動中發(fā)展合作精神。
【關(guān)鍵詞】小學音樂;游戲化教學;策略
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音樂教學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使學習內(nèi)容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引導(dǎo)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币魳方虒W要基于兒童的立場,追求教學模式的多元化?!坝螒蚴切『⒌墓ぷ??!币魳方虒W中離不開游戲活動,筆者在多年的小學音樂教學中致力于游戲化教學探究,用游戲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提升音樂教學質(zhì)效。
一、利用游戲激趣,營造快樂氛圍
興趣是音樂學習的動力,兒童都是好動的,安靜的音樂欣賞或機械的跟唱練習無法激活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游戲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活動。”每一個兒童都喜歡游戲,游戲可以讓學生輕松自由、心情愉快、精神振奮。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游戲活動營造快樂的音樂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投入音樂學習狀態(tài)。
動態(tài)性的游戲讓課堂洋溢美好意境,讓學生充滿激情與活力,增添學習動力,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陶冶情操,提升音樂審美情趣。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的《我的朋友》第一課時中的《七個小兄弟》時,我利用游戲激趣導(dǎo)學,邀請了七個孩子分別頭戴“1、2、3、4、5、6、7”七個簡譜音符裝扮成卡通娃娃,然后播放音樂“DO-RE-MI”的伴奏,這七個孩子跟隨音樂的旋律一起自由舞蹈,他們依據(jù)自己對歌曲的感受情緒自由發(fā)揮,有的蹦蹦跳跳,有的搖頭晃腦,有的轉(zhuǎn)起了圓圈,他們夸張而搞笑的動作讓大家笑得合不攏嘴,現(xiàn)場彌漫著歡快的氣氛。為了讓音樂學習的氛圍更加濃厚,我又讓全體學生參與了游戲表演,他們每人頭上帶上音符卡通頭飾,站在教室中間,圍成圓圈,集體游戲,這回我播放了原唱,要求他們邊跳邊跟著唱,孩子們都有了參與游戲的機會,氣氛變得更熱烈,他們跟著音樂節(jié)奏手舞足蹈,享受著音樂的動感,感受著音樂的美妙??吹綄W生的學習氣氛被調(diào)動激活,我順其自然的引入了歌曲《七個小兄弟》的教學,孩子們延續(xù)著剛才快樂的氛圍,開始了對七個音符的探索。
游戲營造了歡樂的場景,拉近了孩子和音樂的距離,將學生引入音樂的殿堂,邁入音樂元素探究的旅程。
二、妙用游戲教學,助力歌詞理解
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教學游戲化,學習進步分外迅速。”音樂歌詞的解讀是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wù),然而,對歌詞部分教學是多數(shù)教師的軟肋,他們往往通過簡單機械的朗讀或枯燥的解釋完成對歌詞的教學,導(dǎo)致學生對歌詞大意理解空洞,不能很好地領(lǐng)悟其內(nèi)核精髓,無法激活對言詞之美的感悟。
聽容易忘記,做容易理解,歌唱內(nèi)容需要在動態(tài)活動中體驗與感悟。融音樂教學于游戲之中,有助于學生對歌詞大意的理解,在音樂游戲情境中讓學生對歌詞內(nèi)容的理解更為豐富透徹。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的《金孔雀輕輕跳》一課時,我首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舞蹈視頻“金孔雀”,在優(yōu)美的舞蹈欣賞中將學生引入教學情境,接著給學生呈現(xiàn)了一組孔雀圖片,喚起學生在動物園看到孔雀的記憶,讓學生根據(jù)經(jīng)驗?zāi)7驴兹缸呗贰㈤_屏、喝水等動作,在學生初步感知了孔雀的生活習性和動作特征之后,我?guī)ьI(lǐng)學生解讀歌詞大意、感悟歌曲內(nèi)容,為了讓學生理解歌詞所表達的含義,加深對歌詞的認識,我在學生念讀歌詞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為歌詞添加動作,學生邊說“金孔雀,輕輕跳”,邊模仿孔雀輕輕跳起,邊念“展翅開屏河邊走”邊學孔雀開屏。接著,我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了“我是快樂的小孔雀”游戲活動,讓學生人人穿上美麗的孔雀服,共同游戲?qū)W跳孔雀舞,孩子們一起聽錄音范唱,一邊跟著哼唱,一邊隨著音樂舞動身姿,宛如一只只美麗可愛的孔雀,我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學生當中,和他們齊唱共舞。孩子們在表演活動中感悟孔雀舞的意蘊,對歌詞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體驗與模仿是音樂教學的重要手段,游戲給了學生更多模仿和體驗的機會,游戲助力學生對歌曲內(nèi)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同時音樂也更好的表現(xiàn)了游戲。
三、活用游戲活動,涵養(yǎng)合作精神
“充分利用音樂藝術(shù)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xié)調(diào)能力?!笔且魳氛n程的一個重要目標。集體性的游戲活動增加了學生接觸交往的機會,為學生提供了增進群體意識、鍛煉合作與協(xié)調(diào)能力的平臺。
在音樂教學中,我經(jīng)常開展群體性游戲,以游戲活動為交往紐帶,在游戲中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涵養(yǎng)合作精神。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編花籃》一課中,我在組織學生聽賞歌曲、學唱歌曲后,為更好的鞏固歌曲,我設(shè)計了一個音樂游戲環(huán)節(jié):編花籃。我將學生分成每六人一組,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用人體編織出一個花籃,這可難住了一些學生,在我的鼓勵下,他們開展小組討論,發(fā)揮集體智慧,終于設(shè)計出各式花籃,有的小組想法獨特:將六個人的手臂交叉,編織成一個花籃;有的小組構(gòu)思新穎:每人伸出一只腳,將腳勾搭在一起與身體配合仿造成一只獨特的花籃。編織出花籃后,我給他們播放音樂,讓他們伴隨著歌曲邊唱邊跳。固定不動的花籃好編,但是要使花籃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運動,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可需要孩子們默契的配合,更難的是他們還要在跳動的過程中演唱,而且每個小組成員的歌聲要和諧,這更需要孩子們在聲調(diào)上協(xié)調(diào)配合。難度雖大,但是孩子們不畏艱難,在精誠合作中、多次磨合下圓滿完成任務(wù)。這一綜合性音樂游戲不僅鍛煉了學生動作上的合作,還訓練了學生小組合唱中的協(xié)同幫襯。
合作性游戲活動不但給學生提供了交往的機會,鍛煉了合作能力,提升了合作精神,還使他們?nèi)谇⒘烁星?,增進了友誼。
雨果說過:“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币魳芬彩翘鴦又挠螒?,讓我們用游戲架起學生通向音樂殿堂的橋梁,用游戲點燃學生音樂的激情,豐富審美體驗,提升藝術(shù)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