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宇
摘 要:利用繪畫教學、實物教學、游戲教學、競賽教學等多樣化教學方法調(diào)節(jié)沉悶的課堂教學氣氛,提升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引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關鍵詞:小學英語;多樣教學;積極性;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7-0083-01
語言學習有時是一種枯燥乏味的事情,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特別是隨著學習難度的加深,有些學生會出現(xiàn)畏難心理。這就要求老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利用孩子的個性特點,采用多樣化教學,調(diào)動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模仿心理,使孩子們對英語學習保持興趣,才能克服困難,取得學習的進步。
一、繪畫教學
學生剛接觸英語,因為有著和母語完全不同的體驗,所以會對英語非常感興趣,學得很認真,也很賣力。但一段時間下來,那么多的單詞既要識記,還要運用,一些學生就會覺得很吃力。而傳統(tǒng)的聽寫背的教學方法會讓他們覺得英語學習很枯燥,再伴隨著學習過程中的一些錯誤和不如意,就會讓孩子失去學習欲望,出現(xiàn)詞匯學習瓶頸,動搖語言學習的基礎。要想防止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老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把一些新鮮的教學方式引入課堂,刺激孩子的興奮點。比如,用繪畫方法進行單詞教學。在黑板上畫一棵樹,一只貓和一只狗,讓學生先猜測是什么。學生自然會熱情高漲地討論,并大聲地說出答案。老師可以在旁邊注上英語單詞,并大聲地領讀,孩子們肯定會很高興地學習并大聲地跟讀這些單詞。練習“This is…”這個句型時,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在黑板上畫一些學生學過且簡單的東西,比如書、房子、汽車,讓學生練習“This is a book”等。這樣,可以輕松地以游戲方式使孩子主動融入課堂的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實物教學
老師如果僅僅在課堂上領讀單詞,時間一長,這樣的教學方式孩子會產(chǎn)生一定的厭煩心理。對于學生來說,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形象的東西會更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實物教具就必不可少,它可以供學生邊看邊摸邊學。在教學服裝類單詞時,可以結合季節(jié)等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實物教學。單元涉及的服裝類單詞包含春夏秋冬各個季節(jié),形式多樣,如果只是單純地跟著書本機械地操練,可以想象這是多么枯燥無味。同樣,如果只是將這些服裝以圖片的形式出示,部分學生可能也絲毫提不起學習興趣??赐暾麄€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里面還包含服裝的大小、長短的教學。這時,如果結合一些具體的實物來進行授課,各式各樣的服裝,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教學效果就會大大不同。有了一個直觀的感受,學生對于比較復雜的單詞也學得興趣盎然。最后,利用這些服飾讓他們進行一次T臺秀,同時對服飾進行大小長短的評價,教學內(nèi)容就在這樣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
三、游戲教學
低年齡段的孩子都有好動的特點,他們愛動,通常會對做游戲非常感興趣。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在課堂中穿插一些小游戲,能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例如,Riddles是孩子非常愛玩的游戲,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可以采用不同難易度的riddle。其實,英語中的riddle形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根據(jù)描述來猜。這些可以針對中高年級的孩子進行,他們有了一定的單詞積累,老師的描述他們能理解。比如,It is round、It is green and red、Its sweet、We eat them in summer、What is this。描述可以層層遞進,給孩子思考的空間,他們會熱情地參與猜測,通過討論很快就會知道這是西瓜。這樣的方式,可以給他們展現(xiàn)才智的空間,他們也會很感興趣,從而積極表現(xiàn)。而對于低年齡段的孩子,所掌握的詞匯相對來說比較少,他們不能明白這些riddle的含義,那么簡筆畫猜測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例如,猜測水果、動物、家具、文具都可以用到這種方法。老師先進行最簡單的繪畫,只有輪廓,然后一步步加入細節(jié),這樣的方式同樣讓學生興趣倍增。除此以外,一些其他的小游戲也可以在課堂中使用,如隔袋摸猜、角色扮演。這些游戲都簡單易操作,實用性也比較強,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競賽教學
競爭,是進步的動力之源。學生都有很強的榮譽感,表現(xiàn)比別人好的話,他們就會愈加自信。因此,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分組比賽來激發(fā)孩子的好勝心。比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分組PK賽,給他們規(guī)定一個任務,看哪一組說得又快、又多、又好。在練習描述人物形象時,把全班分成男女兩組開始競賽,男女生輪流回答,看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哪一組說得多,重復的句子不算在內(nèi)。學生都會爭搶地說:She is …、Her … is\are…、He is …、His … is\are…。這樣的教學方式,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樣也給不敢舉手發(fā)言的孩子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使學生情緒高昂。更重要的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表現(xiàn)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信心和動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五、結束語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已不適應素質教育的改革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要因材施教,注重多形式的情景化教學,以提升孩子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為目的,使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都能在課堂中找到學習的興趣所在,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鋼.普通語言學基礎[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