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波
摘 要: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更加豐富,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不斷提升。與此同時,教師感受到了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不斷在教學中增添新內容,但卻使語文教學走入了一個誤區(qū)。為了能夠使語文教學的本質得到保護,給學生以淳樸的教學享受,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進行分析,并探尋使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教學主體;語文思維;閱讀面
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教學是一扇窗戶,能夠讓他們學習到更多的詞匯,鍛煉閱讀和口語交際能力。如果教學過程忽略了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就會使小學生誤解語文教學的本質,過分追求浮華的教學效果,學習效果得不到實質上的提升。作為語文教師,應褪去語文教學中的華麗外衣,為學生營造一個樸素無華的教學氛圍,喚起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感受語文的魅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
1.過分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
在教學中,很多教師忘記了教學的根本在于對教材文本的解讀,為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紛紛采用花樣繁多的教學方法,將課堂變成一個花里胡哨的舞臺,脫離了教材本身的要求而進行教學。
2.濫用創(chuàng)新教學技術
新課程鼓勵教師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技術來提高課堂效率,但是有的教師誤會了創(chuàng)新教學技術的用處,舍本逐末,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為學生展示很多網絡技術、遠程教學技術,雖然在表面上好像學生對于教學內容都保有很高的熱情,但是沒有實現教學技術與課堂內容的結合,學生在課程結束之后往往只記住了繽紛的圖片、音樂和視頻,卻沒有牢記語文教學內容。
3.過度開展課堂活動
雖然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是開展課堂活動的最佳時期,也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小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但是有的教師僅僅是“為了活動而活動”,絲毫不考慮活動的目的性和組織性,整個教學過程非常散漫、膚淺,既沒有蘊含語文知識,也沒有與教學目標相結合,教師看上去好像是在進行教學指導,實際上對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沒有任何幫助。
二、去除雕飾,給學生最淳樸的語文教學
1.將小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
小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情感的觀察和喚起,使小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樂于在教學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文章《胖乎乎的小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的手,并想想自己在平時有沒有幫助爸爸媽媽做過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學生回憶,自己曾經幫媽媽提過水果,媽媽可高興了;有的學生回憶,自己曾經給奶奶捶過背,奶奶一直夸我是個好孩子。討論之后,大家再對課文進行閱讀和分析,小學生驚喜地發(fā)現,課文中描述的事情與自己家里的事情有很多相似之處,也感受到了父母對自己的疼愛之情,并希望能夠用自己胖乎乎的小手,為家人帶來更多的快樂。
2.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
作為教師,主要任務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只有小學生具備了語文思維,他們才能夠更好地理解語文,用語文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實現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教材為基礎,適當開展拓展活動,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調動,在不斷訓練中培養(yǎng)語文思維。例如,在學習《地球爺爺的手》時,教師在帶領學生朗讀并學習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思考:請小學生從生活中舉出一些說明地球有“手”的例子,并仿照課文寫出類似的句子。經過思考之后,小學生就會寫出這樣的句子:“小朋友在樹下玩,一片花瓣掉到小朋友的頭發(fā)上,小朋友說,這是地球爺爺的手在給我戴花呢?!?/p>
3.拓寬小學生的閱讀面
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必備的語文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拓寬小學生的閱讀面,幫助小學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豐富自己的視野。作為小學生閱讀之路的引導者,教師應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提高自身的語文文化修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也要經常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述名人讀書的故事,使學生從心底愛上閱讀,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讓學生主動走入閱讀的世界中,不斷體會閱讀帶來的快樂。例如,在學習童話《丑小鴨》時,有很多小學生喜歡這種類型的文章,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多讀《海的女兒》《白雪公主》《蟋蟀的故事》等經典童話故事,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最后,為了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教師應針對個人不同的特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由地表達思想,鼓勵小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展開辯論,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從而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鄒軍.淺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真實作文的實施[J].成功:教育,2012(01):76.
[2]丁正后.尚美崇實:小學語文優(yōu)質教學的有效之舉[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S2):58-61.
[3]付學來.呼喚理性,實踐真實:關于小學語文“真學課堂”的教學反思[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3):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