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蓮玲
(山東省萊西市實驗中學,山東 萊西 266600)
?
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分析
史蓮玲
(山東省萊西市實驗中學,山東萊西266600)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對于初中數學課堂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一直是以教師為中心展開的,教師是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在學習知識方面是被動接受知識,經常死記硬背并且機械式地去訓練題目進而去掌握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往往會使得學生缺乏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精神,而且還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則根據新課改的精神,針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出新的教學方法——思維導圖,來解決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數學;教學活動;運用
在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章節(jié)的檢測往往是通過測試卷來完成的,并且每學期還會進行期中、期末考試,這些常見的檢測評價一般都是基于線性的、單一的。初中生所面臨的是高考測試,所以如果沒有一個完善清晰的知識網絡結構可能會造成學生對知識內容之間的結構認識比較模糊,而思維導圖就可以很好地對各種知識點之間進行聯系,條理清晰有序。
例如,在高考數學卷中一個關于函數的綜合問題,很多學生會因為思路不夠清晰而導致知識點的鏈接出現斷層,進而導致解題出現困難。舉一個導數的例子,學生可以將導數能夠解決的問題用圖式表達出來——導數研究曲線的切線、導數研究函數的單調性、利用導數研究函數的極值。所以解決方法最好的就是利用思維導圖,將所有知識點以及所學內容呈現出來,并且還可以在圖上增加各種常見的解題思路。除此之外,因為每位學生對數學的認知程度不同,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采用適合自己的結構,方便自身記憶。
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本節(jié)要復習的內容以及所涉及的知識點用思維導圖來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回顧知識,并在腦海中形成知識結構。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思維導圖,以便能夠清晰地對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有效反饋,在課堂中學生也可以相互交流溝通自己所構建的思維導圖,進而發(fā)現自己的問題與不足,合作學習,相互進步,這些也都是新課改對學生所要求的。
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很多學生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這一本書都學完了,我怎么沒有感覺到相互之間有什么聯系呢?考試要怎么辦???”這種情況其實并不少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學習完某一內容之后,不能夠將所學內容聯系整理到一起。
良好有規(guī)劃的思維導圖能夠有效解決課堂上這些常見的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圓的方程之前可以先讓學生對整章節(jié)的內容進行預習,讓學生知道圓的方程是什么,學習圓對之后有什么作用,之后再利用一個課時的時間來與同學們一起通過目錄構建即將要學的知識體系,形成完整的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在一開始就能夠知道要學哪些內容,哪些章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哪些章節(jié)要考什么內容并且還能夠及時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并且可以根據思維導圖來制定全方位學習計劃,之后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就能夠做到心中有數。
合理并且嚴格的規(guī)劃在思維導圖中是比較重要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并且能夠有效地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除此之外,當某一章節(jié)學習完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他們對本章節(jié)的知識自主進行構建思維導圖,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們自主學習,進而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
初中數學里有許多數學題都具有一題多解的特性,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其全部一一解答就會浪費很多時間。所以在此采用思維導圖便可以輕松解決這樣一題多解的問題。并且在講解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之后將每種方式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不僅很好地提高了課堂效率也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解答立體幾何的問題中,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就可以將這兩種方法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展現給學生。解決立體幾何問題的方法有平移法、射影法、等積法、分割法、補形法、比對法。并且通過這多種方法還可以延伸許多種形式,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進行溝通,培養(yǎng)學生們的發(fā)散思維模式,讓學生們自主地去分析每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并標明每種方法的使用條件,之后再以例子將各種方法標志其中。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清晰的解題思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學生在解答問題過程中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解題的學習困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已經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數學對于有些學生是相對較為困難的一門學科,而采用梯度的思維導圖可以使得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夠適應并且一步一步地去解決相應的問題,獲得成就感。并且在不斷進步過程中,逐步適應解決更難的數學問題,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
例如,教師在進行思維導圖時,可以按照梯度來進行設計,這樣每位學生都會對所學知識有了新的認識與進步,并且都會有興趣來學習接下來的知識。在進行數列知識復習時,學生可以自己將最基本的猜想數列、等差數列以及等比數列總結一起,然后再根據各種數列的性質來總結較為復雜的數列。除此之外,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合作學習,總結自己對于數列思維導圖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如果有什么沒有涉及到的數列,同學之間也能夠相互提醒,加強印象。合作學習還能夠通過學生一起迅速構建清晰的知識結構,每位學生還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薄弱點,進而加強自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思維導圖正是這種教學方式。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精神,進而提高整個課堂效率,也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性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識華.思維導圖在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網絡財富,2009(4).
[2]熊玲.思維導圖在高中數學復習題教學中的應用芻議[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
[責任編輯金 東]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88